钱良军 龚海华 王凌
(临海市中医院 浙江临海 317000)
【摘要】目的:对下尿路感染与腺性膀胱炎关系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腺性膀胱炎患者75例,同时取健康体检65名,对两组尿液细菌定量培养,并做尿细菌计数比较,分析下尿路感染与腺性膀胱炎关系。结果:尿液细菌学检查,对照组患者标本中,有意义菌尿、可疑标本分别为2例、4例,分别占3.08%(2/65)、6.15%(4/65),腺性膀胱炎患者标本总,有意义尿菌、可疑标本分别为14.67%(11/75)、20.00%(15/75),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检查者尿液标本经过细菌培养,以埃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为主,对比尿菌落计数结果,尿菌落计数结果腺性膀胱炎组患者计数结果较高,无菌率低,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尿液病毒检测,检出阳性率腺性膀胱炎组4.00%(3/75),与对照组3.08%(2/6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发病与下尿路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特别大肠杆菌感染,更可能增加腺性膀胱炎发生率。
【关键词】下尿路感染;腺性膀胱炎;关系
【中图分类号】R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45-02
腺性膀胱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其发病与较多因素有关。部分研究报道中指出,下尿路感染患者腺性膀胱炎发病率更高[1]。本次研究将选取7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为对象,分析下尿路感染与腺性膀胱炎发病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腺性膀胱炎患者75例,年龄最小31岁,年龄最大62岁,平均年龄(46.5±7.0)岁,病程1~4年,平均(2.6±1.0)年,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3例、42例。其中白细胞为5/HP以上脓尿患者53例,红细胞为3/HP以上血尿患者52例。经过膀胱镜检查,滤泡样水肿、慢性炎症、乳头状瘤样、黏膜无明显变化型分别为32例、23例、14例、6例。另外,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5名,纳入对照组。
1.2 方法
1.2.1尿液细菌学检查 取7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尿液标本,做尿细菌定量培养,晨起采集尿样,根据Kass流行病学,对患者尿液细菌计数检查,若检查计数结果为105以上,属于有意义菌尿,而可疑标本为103-104。污染标本为103以下。
1.2.2尿液病毒学检查 病毒学检测,主要借助定量荧光PCR检查方法,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疮疹病毒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尿液细菌学检查结果观察,并比较尿液细菌定量培养结果,同时观察两组尿液病毒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结果录入WPS xls表格中,经过软件SPSS21.0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采用χ2检验,利用数(n)或率(%)形式描述,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尿液细菌学检查结果观察
尿液细菌学检查,对照组患者标本中,有意义菌尿、可疑标本分别为7例、8例,分别占10.77%(72/65)、12.31%(8/65),腺性膀胱炎患者标本,有意义尿菌、可疑标本分别为14.67%(11/75)、20.00%(15/75),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尿液细菌定量培养结果
两组检查者尿液标本经过细菌培养,以埃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为主,对比尿菌落计数结果,尿菌落计数结果腺性膀胱炎组患者计数结果较高,无菌率低,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尿液病毒检测结果
对两组做尿液病毒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疮疹病毒等,检出阳性率腺性膀胱炎组4.00%(3/75),与对照组3.08%(2/6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关于腺性膀胱炎,主要指膀胱黏膜上皮出现病变,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但有研究报道中指出,若尿生殖窦、直肠处于分离状态,内胚层肠细胞巢于膀胱内残留,将演变为CG。也有研究中选择膀胱资料分析,发现膀胱上皮出现变异,主要收膀胱黏膜临床上皮生化、囊性膀胱炎与Brunn巢影响[2]。对于腺性膀胱炎的发病,也有其他较多影响因素,如部分研究资料指出,腺性膀胱炎的发生主要受慢性刺激因素影响,包括结石、梗阻、下尿路感染等,其中梗阻与下尿路感染可能增加下尿路感染病变发生率[3]。
在下尿路感染、腺性膀胱炎关系分析中,有研究报道中指出,尿路感染问题,易造成染色体被上皮细胞氧自由基损伤,出现基因移位情况,正常细胞被影响后,轻则出现炎症,重症时将有转化癌细胞的可能性[4]。若从腺性膀胱炎分期看,部分研究资料认为可细化为早期、后期两种,其中早期患者黏膜无明显变化或为慢性炎症表现,后期则以肠腺瘤样、乳头状瘤样等为表现。这些均是临床检查中需注意的问题,根据患者病变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5]。本次研究结果中,尿液细菌学检查,对照组患者标本中,有意义菌尿、可疑标本分别为2例、4例,分别占3.08%(2/65)、6.15%(4/65),腺性膀胱炎患者标本总,有意义尿菌、可疑标本分别为14.67%(11/75)、20.00%(15/75),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检查者尿液标本经过细菌培养,以埃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为主,对比尿菌落计数结果,尿菌落计数结果腺性膀胱炎组患者计数结果较高,无菌率低,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这些可反映出患者腺性膀胱炎的发生,很大程度受下尿路感染影响,在病原菌方面以大肠杆菌为主。同时,尿液病毒检测,检出阳性率腺性膀胱炎组4.00%(3/75),与对照组3.08%(2/6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未能将病毒浓度充分反映出来,可能受病毒浓度较低所致,应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分析。
综上,腺性膀胱炎发病与下尿路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特别大肠杆菌感染,更可能增加腺性膀胱炎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宋凌云,童宗武.单纯性尿路感染的诊治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05):457-458+464.
[2]马艳春,王丽,韩宇博,等.针灸治疗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02):80-83.
[3]李耀凡.益气通淋散治疗慢性膀胱炎105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06):532-534.
[4]邢谦儒.尿常规检查对于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J].甘肃科技,2016,32(02):122-123.
[5]韩俊昌,李勋.男性尿道憩室伴慢性膀胱炎1例病案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0):126.
论文作者:钱良军,龚海华,王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膀胱炎论文; 尿液论文; 标本论文; 患者论文; 尿路感染论文; 细菌论文; 细菌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