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传统报纸新闻写作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纸论文,传统论文,网络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数字技术、电脑、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信息传播革命,对传统媒介形成巨大冲击,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存在产生于需要,互联网作为“第四传媒”,能在短短数年内迅速普及,对旧媒介形成强有力冲击,说明旧媒介在满足人们对信息丰富性、及时性、言论空间的要求方面存在差距。2000年1月17日传来消息, 网络巨头美国在线收购世界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这似乎意味着全球媒体产业的权杖从以报刊、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移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中。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收购之举同时也表明了互联网这一单纯物理介质,因为其背后缺乏内容的强大支撑而深感乏力。综观人类传播史,每一种新媒体出现时,都给旧媒体带来生存恐慌,最终每一种媒体都通过自身的积极改革,扬长避短,找到了与其物理特性相适应的传播方式,生存下来,并在各自领域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传播功能。那“第四媒体”的出现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会对受众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对此,我们的新闻理念应作出怎样的回应?传统报纸的新闻写作将产生哪些变化?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传播环境的改变制约着新闻写作
与旧媒介相比,“第四传媒”几乎囊括了以往大众传媒的一切表现形态和优点,同时具备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除了融声、像、图、文于一体外,还具备信息传播的高度适时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并且不受截稿时间和版面空间的限制。网络传播包含了以往所有三种传播方式,即: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从旧媒体点到面的传播转变为点到点传播,突出了个人化和交互性特点,彻底摆脱了以往“枪弹论”中弹即倒的模式,可以达到最强的传播效果。互联网的广泛性、参与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使之成为更符合传播本质、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介的一种新型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无比宽泛的信息空间和言论空间,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六大特点:内容丰富,形态多样,迅速及时,无远弗届,自由和交互。前五个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最佳载体,自由和交互使得它彻底剥离了旧媒体受控、单向、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传播模式。在“第四媒体”全新传播方式的冲击下,受众心理将会产生哪些变化呢?受众开始获得对信息的主动权、选择权甚至发布权,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消息。即使主流媒体不予报道的事实,他们也能从网上获得详尽的信息,读者不再处于信息受控状态。“多种媒介,一种声音”转变为“一种媒介,多种声音”。他们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什么时候知道,应该知道到什么程度,不再完全由传媒操纵。互联网信息极大的丰富性,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渴求,同时也因为其信源的多样性而先天地存在着公信力问题。受众现实的心理状态是:对传统媒体既有权威性的需要,也存在“知情权”问题上的困惑。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思维方式,变传统的“宣传主导型”为“报道主导型”,真正从“传者中心”立场转变到“受者中心”立场上来,在更快时间内使读者了解更多事实。
“受众中心”的理念成为新闻写作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作为一种新媒介,互联网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介“你传我受”的单纯灌输模式的否定。新闻发布者不再被视为全知全能,而是和读者建立在一种平等关系之上的,具有真诚的服务精神和开放的思想空间的信息采集、制作、发布者。互联网的兴盛不仅仅因为它无可比拟的信息空间,还在于它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言论空间,让冲浪者充分体会信息充裕言论自由的快感。不容忽视的是,色情内容和网上垃圾也同时潮水般汹涌而来,要解决这种信息失控局面,回到过去的封闭状态已不可能,只能顺潮而动。在针对网络传媒制订完善有效的管理规则的同时,分析新媒介传播特点,吸收其符合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因素,使我们传统媒体的报道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思想水平、写作水平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根本的还是思想水平方面的要求。过去的优良传统要不要?指导性还提不提?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传媒都要发挥其基本的舆论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传媒安身立命之所在。关键就在于指导性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这种指导是自上而下、不由分说、俯视式的教导,还是朋友式的探讨、建议和协商?指导性应该蕴含在内容中,而不是建立在愿望上。并非有指导的意图,就能产生指导的效果。再比如我们新闻写作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在新的传播背景下,怎么看待它?怎样“摆”事实?是不是把事实硬梆梆的甩给读者?摆事实过程当中的语调、口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事实准确、道理清楚,读者却可以不听、不看、不理睬。表面看来是技巧问题,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写作者的人格魅力:是不是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读者位置,从读者需要出发,实现新闻的无距离关怀,从这里才能真正发展出通俗而不庸俗,体谅而非迎合,冷隽而非苛责,敢于实事求是而非人云亦云,着眼于解决问题而非追求耸人听闻的轰动效果,积极而非盲目乐观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写作态度。
传统报纸新闻写作的几个发展趋势
基于传播环境的改变和受众心理出现的新特点,传统报纸的新闻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有可为:
1、解释性新闻。在互联网条件下, 受众地位与媒介关系会发生根本变革,传统大众传媒作为突发性新闻事件发布者的地位将逐步下降,信息发布专业机构的特点将更显突出,新闻工作者将失去对新闻来源的传统优先权。“对新闻事件第一手材料的获得、占有和解释将不再是媒介工作者的独家权利,而成为受众与媒介工作者共享的资源。这也意味着任何一个公众都可以依据全社会共享的第一手材料对新闻事件作出自己的报道、解释和评论。”(注: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在这种条件下, 传统媒体作为突发性新闻事件发布者的地位不占优势,尤其是突发事件,它的发生有不可预知性,新闻记者能够在场的机率很小,而在场的任何人都可能通过网络把消息发布出去。例如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克林顿绯闻案等新闻都是首先从网上发布。相反,对预定性新闻来说,普通公众无法对其作连续报道、跟踪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等深度报道,而报纸却可以在这些领域大展身手。解释性报道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到60年代取代客观报道而在报纸上占据主导位置,原因是电视业迅猛发展,报纸在速度上难以与之竞争,不得不扬长避短,以报道的深度取胜。近年来,解释性报道在我国的报纸版面上也成为一种日渐繁荣的新闻体裁,并将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得到更大发展。互联网信息的极大丰富,令人们选择起来感到无所适从,仅仅知道事实本身变得远远不够,需要记者对庞杂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除虚假重复和无价值的信息,深入挖掘事实背后的新闻,写出有深度的解释性报道,揭示出事实发展的来龙去脉,预测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相关事实间的联系, 帮助读者了解事实的真相和实质。 例如,2000年新春伊始,一股网络的热潮席卷股市,无论什么价格,什么业绩,只要声言触网,股价便扶摇直上,股民对此现象大惑不解。《经济日报》2000年3月1日第6版刊登了文章《网络股玄机何在》, 分析了网络股高成长性的原因,又客观地指出网络热中鱼龙混杂,提醒股民要量力而行,谨慎投资。刊登在《经济日报》2000年2月29日第5版的一篇解释性报道《春潮涌动在车轮上》,报道2000年农历正月十六,武汉客流达到11万人次,比去年同一天上升71.4%。记者又联系一年来的总体经济形势,分析出客流火爆并非突兀而来,而是反映出几个经济动向: 1、经济上扬征兆、2、农民负担重,不愿种地;3、假日经济兴起。这些报道都不是以时效性取胜,而是通过对事实进行深入独到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起到释疑解惑的独特功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写作解释性新闻,既存在有利条件,又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电脑作为一种工具大大方便了新闻素材的采集,使得新闻采访的效率和新闻报道的时效大大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电脑辅助新闻学,“所谓电脑辅助新闻学,主要是借助在线服务,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环球网等进行新闻采集,借助公共或私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注: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第234页。)例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问世时, 《文汇报》记者在不可能进行直接采访的情况下,通过国际互联网,不仅下载了多利和它的借胎母亲的照片(新华社没有此照片),还找到了有关克隆绵羊的原始论文,编写出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专版,既有新闻性,又具权威性。另一方面,网络信源多样化带来信息公信力问题。网络上流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各种社团组织、传统的大众传媒还是各行各业的公司企业,各种由文化、兴趣、专业、信仰、背景相同的人员组成的网络社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地域、地位和动机的个人都可以成为网上发布信息的信源,信源的多样化要求记者从网上获取信息时注意对信息进行验证,以免传播虚假甚至有害信息。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还对记者的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才能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才能在众多的事实中辨认出最有价值的事实,写出外行看了有味,内行看了有益,具有专业水准的新闻报道。当然,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应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风格化写作。广播、电视、 互联网等电子媒介环境中的受众,逐渐形成轻文字、重图像、轻抽象、重直观的具象性思维方式,传媒的空前繁荣使得传媒空间向公众化演变,受众出现非群体化特征,选择性增强,个人趣味凸现,冗长乏味的东西再也难以满足口味越来越“刁”的读者。这就要求新闻写作简洁明快、平易通俗,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个性色彩,能够吸引读者,努力创建出知名的“新闻品牌”,使读者被鲜明的风格强烈吸引。例如: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其中,刊登在《中国青年报》8月8日1 版的《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口30米》被评为抗洪抢险报道一等奖和1998 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组消息由8条短讯组成,最短40字,最长240字,全文700余字,几乎没有形容词,文字简短凝练。 且看其中一条报道:“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15分电(记者贺延光)。记者已赶到缺口处。汹涌的江水从30米的缺口涌向市区。南京军区两个团已在国家防总、省防总有关专家的指挥下现场抢险。现在有一条100 多米长的船无法靠近缺口,抢险队正在想办法。”文字质朴有力,没有故作姿态,没有不痛不痒的口号和高调,现场感非常强,句子简洁到几乎无字可省,浓浓关注之情却力透纸背,紧急凝重的气氛跃然纸上。这样的新闻怎能不抓住读者呢?风格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在熟悉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和阅读心理期待的基础上,努力寻找新颖独特的角度,阐发与众不同的见解,精心讲求写作方法的结果。风格可以有多种多样,如自然流畅的叙述风格,风趣诙谐的幽默风格,精密严谨的逻辑风格,畅达明快的议论风格等等。它们或传达浓郁的生活气息,或体现强烈的地域特点,或洋溢温馨的人间情怀,以各自不可替代的特色牢牢地吸引读者,培养起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情感,和读者达成一种默契。这种默契一旦形成,新闻在它的固定读者群中就有了品牌效应。
3.精确新闻。精确新闻的概念来自于精确新闻学,“精确新闻学就是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一种方法。”(注: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16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精确新闻学产生于美国60年代,其特点是用确凿的数据来分析新闻事件,可以避免人为的主观因素,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互联网的出现方便了新闻数据的采集、归类和分析,为精确新闻的写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之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要求——报纸的精致化路线,即“强化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采用深度报道、调查报告、民意测验等更为精确的报道方式,来提高新闻的精确性和可读性。”(注:金杜《传统报业在新技术背景下的嬗变》,《南方新闻研究》1999年第二期。)目前,《北京青年报》的《新闻周刊》已经开办了《精确新闻》专版,如2000年2月2日17版《春节到,花钱去》,2000年2月29日22 版《北京PC机消费市场调查报告买品牌电脑成北京时尚》;《经济日报》2000年3月4日6 版《两会离我们有多近公众对两会的认知与期待调查报告》等报道,通过调查报告得出相关事实结论,列出详尽的调查数据和结果,并附本次调查技术说明,使结论更加科学准确,读者感到真实可信。由于互联网在中国远未普及,网民又集中在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知识阶层,网上调查的样本还不具有代表性。目前报纸上的调查方式大都是电话调查,跟国外还有相当差距,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网络调查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任何一种媒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归根结底不是取决于形式而是在于内容。“第四传媒”的挑战才仅仅是个开始,在新技术的催化下,传统报业的新闻写作将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