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若干新动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研究的热点。目前,理论界正从多维的角度,在更广的范围内将这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现将哲学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若干新动态概述如下: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主要特征。
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有人提出当代发展观演变的“四阶段说”:发达国家发展理论、非发达国家发展理论、人和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人则把四阶段称为: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有限制的发展观、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还有人提出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三形态说”,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可划分为三大形态:经济增长观(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至本世纪七十年代);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观(七十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协调、全面、持续的发展观。
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特征,有概括为四点的,有概括为六点的不等。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在于:(1)人本性, 或坚持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根本宗旨;(2)整体性或协调性;(3)持续性或长远性;(4)全面性或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 有人认为还包括适度性、内源性或内生性、开放性等特点。还有人认为新发展观具有社会学、人学、经济学等多层次的哲学意义。从经济哲学角度看,它是传统的资源经济观向新生产观、新财富观、新效率观的转变。
二、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
一些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认为尽管邓小平同志没有明确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中已包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可持续发展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人把“邓小平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概括为:(1 )改革: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2)科技和教育是重要支撑;(3)两个文明的良性运行;(4)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
有人从发展战略角度提出“邓小平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1)“三步走”是战略目标和步骤;(2)改革开放是“根本发展战略”;(3)“两手抓”是重要战略方针。
还有人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是一种发展战略、发展观,同时深蕴了丰富的伦理内涵,主要表现在:(1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2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3)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 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4 )对待人类自身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高度责任感。
以上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总结和阐发,表明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可持续发展观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观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在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不能只注意具体科学层次的研究,只注意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而把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排斥在外。
许多学者都肯定可持续发展观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许多近似、相通、一致的观点和理论立场。在两者关系中,唯物史观对可持续发展观有指导意义,提供唯物主义和认识论基础;马克思的关于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整体发展观,马克思主义进步观等为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推动了唯物史观理论现代形态的发展,为它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如生态文明、现代科技问题),直接推动唯物史观价值理论的发展,还可以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之局限。
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是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同时吸收西方可持续发展观的合理内容。言下之意,两者还是有截然分界的。
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及环境保护问题
多数观点倾向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其落脚点还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有人提出,人是、且仅有人是价值世界的“中心”,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并不会轻视环境。“环境价值”与“环境的价值”是两个概念。“环境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它要求站在人类立场上,既不要脱离了自然环境来追求人与社会的发展,又不要脱离了人和社会的发展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不能把二者当作彼此无关的平行过程,任其自发地相互抗衡、相互抵销。
有人从权利角度提出,权利是指“人权”而言的,不存在一些环境伦理学者所谓的“自然的权利”。自然权利说实质是“万物有灵”的物活论。认为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本质上把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因为仅从起源上把人与自然同一,无法说明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的根本差别,也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人站在类哲学角度,强调人从自然出来,升华为主体,是为了建立与自然更高统一关系的必要步骤和必须形式。
还有从地学哲学角度,把人地关系作为地学哲学的一对主要范畴,提出必须提高人类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的自觉性。
一些学者在肯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后,还进一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上取决于人与人的关系。有人说,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依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建。因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当人们还在为“自我”利益或“集团”利益进行各种竞争而异化人自身的时候,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有人则从类哲学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的统一,只能在人和人达到类的本质统一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人无休止地征服自然,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财富,实质都不过是掠夺他人、征服他人的一种表征手段。
另外,一些学者考察人类文明史,有人提出保护环境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并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工业新文明”和“农业新文明”。有人重提“自然选择”概念,认为虽然人类的发展已高于动物进化,但自然选择作用仍不容逾越。人类文明史是自然挑战,人类应战的历史,其间自然通过对文化形态的选择而实现对人类发展的制约。当代人类面临自然的新的挑战,仅仅依靠可持续发展战略尚不足以使人类成功地迎接自然的挑战。认为当代人类必须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形成“转移式开发”战略,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新跃迁。
五、关于可持续发展与文化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表现在: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反对盲目干扰自然的自然观、生产观;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反对“竭泽而渔”的资源观;主张“为腹不为目”,反对过分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及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等等。
有人另辟蹊径,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后现代文化意识在社会发展领域的特殊表现。理由如下:(1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后工业社会意识的呈现;(2 )后现代资讯社会的知识转换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架提供了路标;(3 )后现代文化意识激发了人类在其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的最高层次反思自己的历史,从而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因此要深化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质认识,必须基于对后现代文化意识的理性反思。
六、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科技革命
一般都同意现代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巨大杠杆,对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指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是十分巨大的。
有人认为,正是科技万能论和片面的经济增长观带来的恶果,迫使人们反思和重新认识发展的意蕴,产生了可持续发展观。而人类发展观的变化,则不断给科学技术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方式作出种种更加明智合理的限定,以使科技革命朝着更有利于人类幸福的方向发展。有人则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战略的实施,只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对于负面效应的消除或克服是有效的,但仍然远远不够。只有把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把科技革命与人类生活共同伦理、行为规范的建设结合起来,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结合起来,并建立起马克思所说的统一的“人的科学”,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才能真正地克服。
此外,有观点认为科学的历史是重功利的技术传统与重理想的精神传统的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这两种传统各有利弊。若能恰当地把握好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张力,不仅有利于促进科学活动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科学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提到科学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
七、其他新观点
1、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观。
(1)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不在于“保护”和“节制”, 而在于创新。单纯的“保护”“节制”观是悲观主义的,而可持续发展观是乐观主义的,它相信人类自身的创新力量,意在创造条件、改变条件,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自觉创新观。
(2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发展的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是一个永远持续的过程,保证这一点的正是人类创新能力的无限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持续创新观。
(3)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是多元的、 多层次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因此它又是一种全面创新观:①环境创新;②经济创新;③社会创新;④科技创新;⑤文化观念创新;⑥人的创新。
2、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时空意识。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争取和利用时间拓展时间的历史。从时空意识角度透视社会发展,不仅有利于拓展发展问题研究的视野,也有助于我们对时空范畴本身的理解与把握。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间意识表现在经济活动中、政治活动中、科技活动中及文化活动中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意识指,由于人类共处于一个地球空间,要求做到人类的协调与整体的发展,把生态空间看作是关系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社会性空间。“以本国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和行动已经不行了。在许多方面都必须从整个地球和全人类的立场进行思考和行动。”
3、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不仅需要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观进行批判,还需要对与这种发展观相适应的消费观进行重新评价和规范。
发展观与消费观不可分,没有一个可持续的消费观的支持,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确立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消费观是不可持续的消费观,表现在:(1)“不求天长地久, 只要曾经拥有”的挥霍性;(2)消费背离需要,目的与手段颠倒, 导致“无意义消费”和“有害消费”;(3)价值取向扭曲的“进步观”。
收稿日期:199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