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探讨_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风险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做为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引起经济损失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发生往往都是不可预知和难以度量的。银行风险的积聚和爆发会导致银行无法维持经营而破产。所以广义上的银行风险可以理解为能够导致银行破产的各种因素。

银行以其在现代经济中所起的广泛的融资作用,历来受到货币当局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为了解银行风险而设置的银行风险监测指标是我们全面了解银行所处的风险环境,量化银行风险的有效工具。

我国在1994年开始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5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稽核局又颁布了一系列非现场稽核指标,使得我国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初具规模。但是,该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还有待于完善,本文将对此发表如下看法。

一、银行风险及风险关系分析

如果想使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更加系统而全面,必须首先理清各种银行风险的关系,然后再按照风险之间的关系设立指标。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划分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呢?笔者认为:所有的银行风险都可以理解为“导致银行破产”的因素。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导致银行破产”作为一项客观标准,来区分不同种类的银行风险。这样做的理由是:风险监测指标设立的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的监管工作服务,而监管工作的目的就是维护一国金融系统的健康并使之正常运作。银行的突然倒闭无疑会给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很容易导致全国金融业的“瘫痪”。银行破产与金融业运行关系密切,与设置风险监测指标的目的直接相连。所以,我这里采用“与银行破产关系密切程度”来区分不同的银行风险,并据此确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第一层风险与“导致银行破产”是最直接的、关系最密切的风险因素,包括流动性风险和资本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银行没有足够的支付手段以保证业务需要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没有足够的支付手段”不仅意味着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它可以直接导致银行的破产倒闭。

现代银行是一个信用机构,信用是银行的立业之本。它的经营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主要是依靠负债经营,它的自有资本一般不超过10%。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各种存款,这种硬负债是绝对不可拖欠的,否则就会触发挤兑风潮,银行7%左右的备付金马上会显得不堪一击, 经营就此失败。因此,保持足够的支付能力,对维护银行信誉,支撑其稳定经营,都是至关重要的。

资本是每一个从事经营活动的实体存在的基础。无本经营通常是不能被接受的。资本的缺乏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银行更是如此。虽然银行的经营主要依靠负债,但资本是获取资金的保证。充足的资本可以体现银行的信用程度,维持公众对其的信心,还可冲减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损失,提供银行扩展业务所需的资金,提高银行的竞争实力等。鉴于资本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各国的货币当局对银行业的资本数额非常重视,资本不足或连续的资本亏损,都会促使货币当局下令银行终止经营。因此,资本风险也划归为第一风险层次。

(二)第二层风险与“导致银行破产”的联系不如第一层风险那样直接,但它们都是影响第一层风险的重要因素。它们都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产生风险的主要来源。包括资产风险,表外业务风险,以及各种投资风险。

资产风险,主要是指以贷款形式存在的资产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它的监测包括了三方面内容:一是资产蒙受损失给银行资本带来的影响,二是信贷资产的过度集中给银行流动性带来的影响,三是资产风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表外业务风险比较难于直接表达,我们通常把表外业务看成是或有的表内业务。在测量表外业务风险时,可以把表外业务量乘上相应的“向表内业务转化概率”,使之成为表内业务,然后按照表内业务加以监测。因此,在进行风险划分时,表外业务风险列在资产风险的附属位置。

各种投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投资或买卖动产或不动产时,由于市场价值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证券投资风险,信托投资风险,租赁投资风险,房地产投资风险,外汇投资风险等。

(三)第三个层次的风险则距“破产”更远一些,有些看起来与“银行破产”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它们对银行的威胁总是缓慢而不明显的,通过它们的作用,银行的其它风险就表现出与其相关的反应。

竞争风险是指各家银行在竞争中失败而对己产生的不利因素。竞争范围包括,机构设置业务范围,利率、外汇管制,高级人才等。

管理与决策是银行经营时人为方面的基础因素。这部分基础的可靠程度预先就注定了银行经营的成功与失败。

管理风险来自于金融机构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包括管理层的水平和能力,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对付不测事件的应变能力,雇员的培训情况等。

决策风险来自于决策者的判断失误。决策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也称为风险决策和保险决策。决策者对决策的倾向对该种风险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又称为货币风险,指银行因经营外币业务而蒙受汇价变动损失的可能性。这两种风险的诱因随机性很强,除资金的供求关系外,经济形势与政治因素对两者的变化也有很强的影响作用。

国家风险又称主权风险,指借款人所在国家因政治上的变动(如内战、革命或对外战争)使其无法履行借款人义务。规则风险是指借款国制定的规则发生变化或新规则的颁布对银行造成的损失。

(四)这三个层次的风险之间关系如何呢?我们看到,第三层风险多属银行经营范畴以外的风险,它们对“银行破产”的作用,要通过第二个层次风险的媒介作用来完成。比如,一家银行在市场份额竞争中失败,它就不得不接受一些风险较大的客户的贷款要求,导致了资产风险的增加;在人才竞争中失败,就会使银行在技术性较强的投资业务中增大受损失的可能性;管理不严,决策失误,都会使资产风险加大;内部规章制度的实施不当,会给各种违规操作提供方便之门,增大各种投资风险。而国家风险、规则风险、利率与汇率风险更是直接地影响着投资风险与资产风险。如果我们能通过监测指标,恰当地控制第三个层次风险向第二个层次风险的转化,则会减少第二个层次的风险概率。

第二个层次风险是指发生在银行经营领域的风险,它们除了要受到第三个层次风险的影响,更主要的风险则是伴随着银行的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它们汇集了二、三两个层次的风险后,向第一个层次推进。资产结构安排不合理,会给银行的流动性带来障碍;资产的质量不过关,会亏蚀银行的资本金。投资的方向,影响到银行的支付能力,投资的损益也影响着资本金的增减。所以,第二层风险在整个风险层次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在控制风险时掌握好这个枢纽,则可大大降低银行的危险。

第一层次风险,是风险向“破产”冲击的最后一道闸门,它也可以看成是三层风险控制的总体效果。如何设置好这最后一道屏障,我们还需要深入而细致地研究。

在风险层次结构图中,盈亏风险被置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这个特殊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盈亏风险具有特殊性,其它并不能算做一项真正的风险,只是各种风险汇总的综合反映,是各种风险发生后的集中体现。盈利了则表明上一期的风险控制得较为成功,利润可以用来抵挡下一期更大的风险损失;亏损了,则表明风险的控制欠佳,损失要由银行股本承担,下期银行的御险能力会有所削弱。盈亏的这种特殊作用使它在风险关系中的地位很特别,它能够与各种风险发生联系,又可以反作用于各种风险,它能对上期风险进行总结,然后把结果引入下一期发生影响。

二、对风险监测指标的一些认识

我国的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但在某些指标中还存有问题,一些风险还没有设定相应的监测指标。

(一)对流动性指标的一些认识。我国现行的流动性监测指标有: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备付金率、中长期存款占比、资产流动性比率、资产变现率等。笔者认为,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实际上是银行支付能力的问题,如果一家银行的融资能力很强,它的支付能力则不仅仅包括备付金和到期贷款。负债发生具有主动性也可以很好地抵御流动性风险。因此,笔者建议设立偿付能力指标:

1.总偿付能力=可偿付性资产+基本融资能力

2.可偿付性资产=备付金+∑(各种可变现资产×相应的流动性权重)

其中,基本融资能力是指一家银行在需要时可以随时得到的融通资金的年均时点指标。包括: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额度,再贴现票据的年均余额,拆入资金年均余额等。这部分的数值不应估计过高。流动性权重是指依据资产流动性的大小,赋予银行资产的折现值。计算银行偿付能力可以弥补对贷款项目以外银行偿付能力的疏漏。

(二)对资本风险指标的看法。根据《巴塞尔协议》,衡量资本风险的指标主要有: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这两个指标的设立并无不妥,只是在我国,资本指标的计算还不规范。例如,当信贷资产发生坏帐时,应主动用资本(坏帐准备)来进行冲销。当前我国专业银行的坏帐规模庞大,冲销后,银行资本可能荡然无存。所以,资本风险在我国还很突出,应及早解决。

(三)笔者对三个层次各项风险指标设立的建议。第三个层次的风险与宏观环境联系较多,难以用微观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我们可以在定性的基础上,设定一些相关指标,大体上把握这部分风险。竞争风险可设指标:

1.信贷市场占有率=贷款规模/全行业总规模

2.高级人才变动率=本期高级人才总数/上期高级人才总数

管理风险指标可设:

1.股本发展指标=年末总股本/年初总股本

2.雇员素质发展指标:(1)知识结构发展指标;(2)业务技能发展指标

决策风险指标可设:

1.决策失误率=失误决策数/决策总次数

2.决策损失率=本期决策造成的损失/总资本

汇率与利率风险的随机性较大,但二者都是货币资金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资金的供求关系来预测汇率与利率的走势。这需要我们掌握相当数量的宏观经济资料,并建立适当的经济模型来进行预测。

国家风险与规则风险的发生与政治因素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更难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所以对此种风险的防范需要银行家对政治、经济的危机有敏锐的感觉。

以上是根据笔者对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理解,对银行风险结构的划分和监测指标的设立提出的一些看法。当然,建立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思路不只是“找出风险之间的关系”一条,划分风险层次的标准也不只是“导致银行破产”一个,我们期待着能更好地为金融监管工作服务的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出现,保障我国的经济在健康的金融体系护卫下,快速向前发展。

标签:;  ;  ;  ;  ;  ;  ;  ;  ;  

银行风险监控指标体系探讨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