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兵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浙江 富阳311400)
【摘 要】 在十几年的化学教学教研活动中,每次听课都会有很深的感触,几乎所有展示的课堂教学,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有很多是令人非常满意的。 原因何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景的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道具(包括各种模型,实验等)、教学过程、听课教师、临时教室、乃至展示课的上课老师都与平时不一样。众多情景,只要有几项不一样的变化,就能刺激学生敏感的神经,引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思维,有情景就是'任性'"。
【关键词】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导课;活跃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2-003-03
2017年新高考模式引发的新一轮课改,又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了。浙江省和上海市作为新高考的试点省份和直辖市,自然走在新课改的前沿。新高考中的一项重大变革,也是一个重大的亮点:选考制度。为此,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一门课,乐意并创新的去学习一门课,成了同行们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为了使化学课堂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本人借鉴众家之长,将各位同行曾经用过或者正在用抑或未用过的一些精华进行了梳理和改进,以求抛砖引玉。
一、情境创设
所谓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唯智主义的框框,其特点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如上图):智力活动中的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情感过程中的意志性格包括具体行为的产生。学习的两个心理过程都是从体验出发的。化学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以及应用,而这些都注重学生的感受,需要内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完成化学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融入化学课堂、贯彻教学理念、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从有兴趣的学到有智慧的学,运用情境创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情境教学正是在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方面发挥其独特优势,已经成为化学课堂中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常用的手法。化学情景创设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把教材内容与当前生活即"化学与生活"交汇融合,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有效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借助文献图表再现情境 借助文献、图表、模型等创设化学情景,把"抽象"的化学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表)穷千言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让学生扮演生活人物角色,感知具体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在对客观化学应用的体验过程中得到情感和认知的升华。
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学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恰当的语言描绘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巧设问题创设情境 巧设问题情境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真正地发挥出学习主体的作用。不言而喻,设置巧妙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强化,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根据以往关于化学情境特点问题的研究,创设化学情境必须遵守科学性、思维性、趣味性、开放性等原则。特别强调化学是一门关于探索的科学,需要合理的分析与探究。
二、情境创设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
情景创设过程中,导课的情景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为一堂课的学习定下基调。如果开头新颖别致,就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入角色,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一般来说,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学生都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如果这时教师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导入新课,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结束时刻回扣教学的情景,让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自然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的教师的导入情景也是各式各样的,但殊途同归,即:点燃学生的求知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并加以运用,增加成功的体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一)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成功的情景创设可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导课的情景是序幕,它预示课的高潮。作为教师要很好的把握课堂的节奏,在一次次精心的安排下,将课堂推入高潮,学生在轻松和愉快中学习,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导课的情节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情境设计要有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听课的需要为向导。
授课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创设不同的导课形式。例如游戏、讲故事的、联想、类比、设疑等形式。
2.情境设计要有科学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导课语科学与否,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学生对新内容的注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探求欲,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导课语时讲究科学性、生动性和幽默性,使新课一开始就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因此,导语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为理解好教学内容打基础。
3. 情境设计要有新颖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基准。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遍遭人厌,好戏连看三天令人烦", 导课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千篇一律,要出"奇"招,"出奇制胜"。 一个别致,新奇的新颖有趣的导课,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使教学在学生的兴奋中有效地进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境创设的技巧
化学教学中导入的情景创设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生活中的闲聊,有的闲聊者特别受人青睐,不完全是因为所讲的内容有吸引力,有的是因为他们的讲话技巧。同样的话,在不同人的嘴里讲出来,效果迥然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师讲授时,教学效果相差很大。当然,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每堂成功的课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段精彩的"序目"。他们设计的导入语,就象磁铁一样,吸引着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到一种科学和艺术的享受。不少教师认为,文科的导课发生多,理科就稍逊一些。其实不然,就拿化学课的导入来说,进行课堂导入就可以运用一个实验,一则故事,一首小诗,一个生活现象,一句名言,一句疑问创设教学情景艺术的开场。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举例介绍几种常见的创设情境导入的设计方法。
1.创设故事情景的导入
故事导课既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教师教学语言铺陈渲染,绘声绘色,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开场白"。 作为刚走上讲台的老师,笔者特别注重从导课上"引人入胜".因此,平时特别注意此类导课素材的积累与发掘。
比如,在上《钠的化合物》第二课时,注意到练习册的探究拓展知识中有一个介绍大苏打硫代硫酸钠、苏打碳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模块,题目为《"苏氏三兄弟"的老大--大苏打》,将大苏打、苏打、小苏打称为"苏氏三兄弟",诙谐幽默,很容易让人把硫代硫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俗名记住。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文学史上的"三苏"吗?生:(一愣,又马上争先恐后地回答)知道。苏洵、苏轼、苏辙。师:文学史上的"三苏"是什么关系?生:父子关系。师:化学上也有 "三苏",但他们是兄弟关系,我们称他们为"苏氏三兄弟"。生:(感到很新鲜)……师:大哥是大苏打。生:(学生学过苏打,马上猜出老二老三的名字)二哥是苏打,小弟是小苏打。师:(板书大苏打、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Na2S2O3、Na2CO3、NaHCO3)大哥还有个外号叫海波。生:海波,海波就是他呀。师:老二、老三长得比较像(指化学式),脾气也比较相似,今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两位,免得以后你们认错人。(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师:(板书:Na2CO3、NaHCO3的性质区别)。通过文学史上的三苏引入到化学上的大苏打、苏打、小苏打,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并且通过"好好认识一下这两位,免得以后你们认错人"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导入效果。
又如,在讲"乙酸"时:古代有个叫杜康的酿酒高手,一生酿制美酒无数。有一次他把一坛好酒放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忘记了饮用,待过了二十一天后,发现美酒变酸了,还有一股刺激性气味,这就是人类酿造的最早的乙酸,杜康把这种新的物质叫作"醋",其含意是:酒过了二十一天后得到的物质。通过一个简短自编的故事或历史故事,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下面的讲授新课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实验情景的导入
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注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设计导课的"优势"、是化学导出新课的好方法。
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准备了两架天平:其中一架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同的一根蜡烛,使其平衡;然后点燃其中的一支,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另一架天平的一边放入一只带有胶头滴管的滴瓶:滴瓶内装有 NaOH 溶液,胶头滴管内吸收了少量的酚酞试剂,另一边放入砝码,并使其平衡。然后挤压胶头,让酚酞滴入 NaOH 溶液中,立即观察到 NaOH 溶液变红色(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并思考原因。这样,让学生对比,从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这种导课语的设计,教学效果好,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取的知识,记忆犹深。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这种导课方法,必须注意直观演示和语言讲解相结合,尽量让学生共同参与,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3.创设实际应用情景的导入
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符合认知规律:从具体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逻辑的理性知识。如在讲"碘与淀粉反应显蓝色"时,可以从"无字密信"引入;讲"酯化反应"时可从酒为何越陈越香切入;在讲"水浴加热" 时可从沙炒板栗、沙炒花生引入;在讲"铵盐与碱反应"时,可从"为什么草木灰不能与氮肥(铵态)共施"谈起……。
如在讲甲烷的产生和性质时,首先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村庄,一头牛好几天没有吃东西,可牛的肚子却是鼓鼓的,着可把农庄主急坏了,他想牛不吃东西,不会是嘴里有什么毛病吧?于是他们叫人把牛的嘴巴撬开,点燃一支火把想看看究竟,谁知当火把刚靠近牛的嘴巴时,就从牛嘴里射出一条长长的火焰,此时学生表现出惊异的神情,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师生共同探究甲烷的产生和性质,利用这个故事创设情境,进行导课,既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又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动机,为下面的讲授新课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种导课语的设计,符合学生"急于求成,学以致用"的心态,它一锤就敲到学生的心坎上,深受学生的欢迎!
4.创设悬疑情景的导入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以疑导课,就是利用课题的"奇"处、"新鲜"处,通过对比等手法,揭示课题。给学生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新课就能顺利进行。这样让其带着"问号"学习,能使学生发挥出起智慧的潜力,让想象插上翅膀,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刺激下完成课时任务。只有层层深入设问,抓住学生求知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状态,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讲"纤维素"时,可以将乒乓球(它是同学们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的主要成分就是赛璐珞:来自纤维素的塑料,这是人类制出的第一种塑料,你们想知道乒乓球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吗?通过对纤维素的学习,你们会找到答案的。通过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很急切想知道乒乓球这小玩意的"庐山真面目"!
5.创设矛盾的情境导入
通过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相矛盾的情境,来导入新课,可使学生在左右为难之中,产生强烈的急需解决矛盾的愿望。如在讲"分子之间有间隙"时,我问学生:50+50=?学生答等于100。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学生个个疑惑不解。接着我演示实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不等于lOOml!一筐鹅卵石与一筐细沙混合,体积不是2筐!实验事实使学生心中矛盾更加激化。这时我趁机说:"欲知其中奥妙,请听新课分解"。
6.创设谜语的情景导入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引进谜语来引入新课,多少有点让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一氧化碳"时,我先让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种什么气体?这时有些同学猜到了 CO !这时很自然在黑板上板书这节要讲授的内容第三节:CO 。又如在复习化学操作实验时,打一个谜语,先让同学们猜猜,譬如过滤:杞人忧天……复习的效果就是与同个调子唱到底不一样!
7. 利用热点新闻创设情境的导入
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新闻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互动性。对热点新闻的引入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能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一节时,就可以这样导入:1993年8月,我国深圳市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罕见的特大火灾,造成多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不计其数,大火持续了16个小时,期间又发生了多次爆炸,事后查明,是由于清水河仓储区违章将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放在了一起,接触发热引起火灾,你想知道两种物质属于什么类别以及为什么会燃烧吗?由于这样的导入发生与学生心理相吻合,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高昂的状态,然后教师再导入正题--氧化还原反应。
又如在讲"合成材料"时,可结合目前热点新闻"不粘锅事件";在讲食品添加剂时,结合"苏丹红肯德基事件";讲硫化氢结合"重庆开县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件"……用热点新闻话题导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中学习化学知识。
总之,创设情境的导课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是提取几个较为熟悉且运用较多的例子。教师在导课时关键是要积极利用一些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艺术,不拘泥于某种模式,为了课堂的需要可以融合几种方法,并且要善于探索和发现新的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于创设情境教学的思考
(一)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创设情境教学实施的契机
创新是新课程理念的灵魂,课堂教学是展示教育艺术的舞台,没有创新的艺术是缺乏生命力的,没有生气的舞台迟早会坍塌。对新课程而言,有效课堂的标准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愉悦地学习;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教学恰好在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法转变及科学素养的熏陶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另外,新教材的专题模块编排体系较之旧教材容量大,但知识之间缺乏必要史实衔接。这给教师把握难易度与知识的拓展上带来困难,却为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境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情境要为教学内容服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教学速度,迫不及待地把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变"传授者"为"参与者",变"主导者"为"引导者",精心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知识只有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理解。缺乏体验的东西,即使能够复述出来,也并不代表真正的理解,复述只是对一个人记忆力的考验。我们应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建构,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情境教学是通过教师创造学习诱因,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不要离开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形式,重要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可接受性出发,从教材实际内容出发,选择恰如其分的情境教学的形式,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联系当地实际情况。
(三)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和贯穿性,生成有效课堂是创设情境教学的理想
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情境在符合教学需要的同时,还得注意情境的趣味性,以便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情境的贯穿性,明确情境的设置不仅仅用于导入,而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所设置的情境应具备不断的引导学生深入和内化知识的作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要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我们的热情,学生必将会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取必要的化学体验,提升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设境教学的实践还处于发展阶段,可供模拟、运用的成熟课例很多。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属于个性化教学方式的探索,个性化教学的生成需要个性化的教师,与教师的个性风格,专业素养、资源储备等关系密切。无论如何,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地把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和学、指导与非指导等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与整合,灵活高效整合教材,把学科教育和艺术溶为一炉,在有效课堂生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相信随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日益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它,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这将为化学学科教学掀开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王生。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历史教育网
2、胡志平 。导课的艺术。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8
3、高文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1998.1
4、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论文作者:李义兵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化学论文; 情景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