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任务新课程标准的构想_英语论文

常规的任务 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标的论文,新课论文,常规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比如,听写、提问和讨论等)。虽然这些方法都已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但要从中体现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却需要每个教师潜心钻研。立足于这些常规的教学方法,研究如何把常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把常规教学任务提前做

是非判断、情节排序以及找关键词通常是在阅读课文后教师用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做法。若将这类常规做法放在阅读课文之前进行,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想像空间,而且能把原本的“closed task”转化为“open-ended task”,从而实现答案的多维性。

以2003年SEFC修订版Book 1A(注:本文所有举例均出自该册教材)Unit 2的Reading部分为例,教师通常在学生阅读课文后展示下列事实让学生判断正误:

1.Over 400 million people use English as their mother tongue.(

)

2.The number of speakers of English(L1+L2)totals 1.5 billion.(

)

3.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lists about 500,000 words.(

)

4.Three-quarters of the world's mails are in English.(

)

5.Mos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re f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学生做上述练习时很难突破“标准”答案。如果教师将上述练习改为猜测性的任务,并安排在阅读前进行,则能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同时,还能使学生对即将阅读的课文有更多的期待和更充分的准备。

又如,针对Unit 1的Reading部分,教师通常会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设计一些诸如“Why did Chuck like the volleyball so much?”之类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Chuck在绝境中遇到的种种生存挑战以及在孤独中对友情的渴求。教师在备课时会注意到文中提到的“陪伴”在Chuck身边的一些物品(比如,volleyball等)。为什么Chuck和“volleyball”,须臾不分呢?学生若有相同的遭遇,又会需要什么东西“陪伴”自己呢?为避免课文的“暗示”限制学生想像力的发挥,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前在黑板上罗列出一些生活用品(比如,a knife,a radio,a book,a mirror,a volleyball,a box of matches等),然后设计如下情景和活动内容:

“Suppose you are alone on the island,you have to survive only with the things listed on the blackboard,and without any friends.Which items will be the most useful to you,a knife,a radio,a book,a mirror,a volleyball or a box of matches?List the three most useful items and explain why.”

教师应鼓励学生作出自己的选择,并阐述各自的理由。这种活动为学生奠定了理解课文的基础,使学生能真正理解而不只是简单地回答出“Why did Chuck like the volleyball so much?”这类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阅读课文后寻找关键词的练习安排在阅读课文前进行。教师可以预先把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根据这些词编故事;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最后让全体学生来评价自编的故事。这样的活动不是简单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而是让学生运用关键词构架情节,并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另外,阅读前围绕课文中的关键词做一些让学生充分想像的练习还能够减少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干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让学生在常规任务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不少教师往往以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提问时又以“5 Wh-”问题或一般疑问句居多。很多人将这种提问称为“拷问”,因为师生在问答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不均衡的地位,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课堂气氛也十分沉闷。如果教师将对课文的提问稍加改变,把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改观。以教学Unit 5的Reading部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What is the most surprising thing about Spielberg to you?”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提示性的短语或句型(比如,I have learnt that.../To my surprise.../What surprises me most is that.../I'm impressed...)写在黑板上,待学生阅读后让其运用黑板上的语句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学生说的是自我感受,所以他们发言异常踊跃。以下是笔者收集的部分学生的看法:

1....all of his films are blockbusters.

2....he started his career in the film industry at such an early age.

3....he was grateful to his family so much.

4....his grades were too low to go to the film academy.

5....he has six children!

虽然通过“How many children does Spielberg have?”这一问题得到的答案与学生自己感觉到最“surprised”的事实(He has six children!)是一致的,但后一个答案以及该答案的获取过程显然更有价值。因为这种获取答案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小组合作也是改变单调的提问形式的好方法。以Unit 3中的Adventure Travel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甲阅读Hiking部分,让学生乙根据表格(见表1)构思问题。学生甲阅读完课文后,学生乙向学生甲提问并完成表格。在填表的过程中,学生甲、乙双方均不能阅读对方的文字材料。

表1

Items

 

Part I Hiking

 Hiking in the city

Differences

  Hiking in the country

Equipment

Why popular

Safety tips

Your opinion

完成表1后,教师让持表的学生根据表中的内容对“Hiking”进行描述,其他学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描述修正各自表中填写的内容。在完成Rafting部分的阅读任务时,学生双方互换角色(与上述过程相同)。经过两轮学生之间的问答,学生相互借鉴,互动合作,较好地完成了阅读任务,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任务型教学中“Learn by doing”的教学理念。

三、换角度,找载体,给常规任务以核心

笔者仍以课文内容的处理为例,教师可以先整理出欲提问学生的问题,并选择某一任务为载体将它们表现出来。比如,在处理Unit 1中的Cast Away一课时,教师计划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

1.Why is the film named Cast Away?

2.What is the film about?

3.Why is the film made?

4.Is it difficult for Tom Hanks to act in the film?

问题中涉及的有关剧名、剧情和演员等内容都是电影的基本要素,而与这些要素密切相关的是导演。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一个小型记者招待会。学生展开四人小组的分角色活动,其中一位是导演,其他是记者。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需要去阅读课文,“记者”们还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完成全部活动后,实际上就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简单的提问比较机械和零散,而且很难让全体学生参与;而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完成一个有核心的任务,则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现。简单的提问活动表面上看与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殊途同归,但课堂效果却迥然不同。

又如,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谈到了旅行的不同目的。教师若运用常规的“Brainstorming”的做法收集学生的答案,学生的回答难免不够深入。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一个猜测任务。例如:

Last Chinese New Year,my family went some-where for a holiday.Can you guess where we went and why we went there?

A.哈尔滨

B.海南

C.新加坡

D.江郎山(当地一名胜)

把抽象的旅行目的地运用到对具体地域的猜测中去,活动的目标明确,而且饶有趣味。另外,这种任务完全植根于课文,即使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尝试回答正确。

四、延伸常规任务,使任务更加生活化

将语言学习生活化并不难。比如,教学“where”和“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后,不少教师通常采用常规的做法,即让学生造一些含定语从句的句子。教师可以将造句练习设计成以下任务:“新来学校任教的美籍教师经常对其所见所闻问个不停。他的问题实在太多,老师都回答不过来了,所以需要学生帮忙,请向这位美籍教师解释以下事物:Confucian Temple/Zongzi/October 1/the Lunar New Year”。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解释时运用“where”、“when”或“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中国学生对孔庙、粽子和阴历年等事物耳熟能详。这样的任务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自然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再如,教学Good Friends这一单元时会涉及“What makes a good friends?”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提问的方式设计成制作“友谊袋”的任务。学生首先要寻找并确定“Good Friends”的标准;然后在学习整个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周围同学的言谈举止,从中发现他/她的哪些优点值得你去和他/她交朋友;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一张小纸条上,并塞进自己制作的“友谊袋”中。教师可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完成这个任务,以使这一任务更好地向课外延伸。

又如,Unit 3的Integrating Skills部分讲到了eco-travel的具体行动和益处。虽然课文中设有相应的任务,但这一任务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笔者将其改成“Plan a two-day ecotravel to lianglang Mountain”这样一个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下表中的项目进行讨论,并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以便进行评比。

表2

Name:_________Date:________

Goals to achieve:

The first day

Before going:

At the village:

At the hotel:

The second day

At the village:

Head back for home:

Proposals to the Local Tourist Bureau:

又如,教学完Unit 10中的Are We Endangered?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寻访一处动物的栖息地,并画一张草图,把所发现的动物活动的踪迹用英语标在草图上。学生也可以拍摄所发现的踪迹,然后用英语向别人说明。活动完成后附上一篇英语报告,叙述所见所闻和自己的观点。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Did you find more animals in one spot?

●Which kind of animals did you find was the most in number?

●Does the animals' habitat have enough food,water and shelter for them?

这种生活化的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

五、给常规任务提供更明确的信息

讨论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常规教学活动,但不少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信息,因此常使讨论流于形式。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What kind of friend do you prefer?”这一话题时,可以预先设计一份材料(见表3),把笼统的提问细化为在充足的材料基础上的讨论:

表3

  Strong points   Weak points

Student A

Never leave you when

Not punctual.

  you are in trouble.

Student B

Like music.Speak in a   Get excited very easily.

  very sweet voice.

Student C

Always ready to help   Like to tell secrets.

  others.

Student D

Always have a lot of

Always forget to return

  new ideas.

 

 things.

Student E  Good at mathematics.

 Lie sometimes.

又如,Unit 2的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设计了让学生掌握遇到语言困难时求助方法的任务。教师让学生用固定的句型逐条罗列求助的方式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教师通过图表或漫画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则会使讨论更有意义。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下表(见表4),让学生围绕表中的几项内容展开小组对话。

表4

六、让常规任务“动”起来

新时代的学生不仅信息来源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而且主动接受知识的欲望也十分强烈。然而,由于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制约,在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常采用一些容易控制但却比较呆板的常规任务。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对常规任务作必要的调整。

比如,开学的第一天,不少教师为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通常向学生提出诸如“Who can play the piano?”之类的问题。在某个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之后,教师还会要求全班学生立即反馈,大声齐说:“Oh,I see!”,“Good for you!”或“You are really great.Congratulations!”等话语。

如果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提问题,问一问老师,则能使课堂“动”起来。仍以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为例。通过简短地提问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向老师提问。为了获得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分组讨论;为了鼓励发问,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将回答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教学比较枯燥的语法项目时,教师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例如,复习间接引语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想出一个祈使句(例如:Please take off your left shoe!),并用耳语的形式向第二位学生发出指令;第二位学生又以相同的形式把得到的指令以间接引语的形式(例如:Lucy asked me to take off my left shoe.)传递给下一位学生,以此类推,直到进行到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小组第一位学生传话后,马上把这句话写下交给老师;最后一位学生听到前一位学生的指令后将其转成直接引语;各小组的最后一位学生逐个向全班汇报他/她所还原的直接引语,并与本组第一位学生写下的祈使句相对照,信息传递无误的小组获胜。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就蕴藏在常规教学活动之中。常规教学活动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更新才会显示出生命力。对常规教学活动的微小改变都可以使课堂更为愉悦和民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签:;  ;  

常规任务新课程标准的构想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