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真善美论文_陈霞

发掘真善美论文_陈霞

陈霞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 753200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要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写作与学生未来的人生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真善美;创新素养;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98-01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历来是与阅读教学平分秋色的教学任务,学写作文是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备感头疼的一件事,并且作文中假话、套话早已成为教育界所诟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第二条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第三学段的第二条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认为“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十分重要。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写作与学生未来的人生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 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事件入手练习写作,把写作课堂变成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和回忆,努力实现从单纯写作练习到培养学生观察、讲述生活能力的转变。注重教育学生处处留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实,善良,美好的人或事,赋予小学生作文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灵性,让其记录各自的真实生活过程和生活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为了教育学生感受父母之爱学会感恩,结合“母亲节”我给学生布置了写作题目《妈妈我想对您说》,其中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天特别的冷,我独自完成作业后,静静地一个人看电视,不知不觉睡着了,梦中一只粗大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把我惊醒了,我发现妈妈把我搂在怀里,正轻轻用她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发和脸,这次,我是仔细地、认认真真地观察并摸着这双大手,那是一双粗糙的、不是很干净、有些红肿的大手,看着看着,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是呀,我爸爸在外做生意,多数不在家,这么大一个家,家里几十只羊和几头牛,从早到晚,里里外外都是妈妈一个人在操务着,怎能不辛苦?摸着这双粗大但很温暖的手,我心里默默地说道,妈妈您辛苦了,我感谢您给予我的一切.....”另外一个学生写到“妈妈您是最心疼我的,也是最想让我有出息的,我知道,您念书不多,但是,在卫生、做饭、做人这些方面您几乎都是手把手教我的,您对我的教育和希望都融入到默默的关爱中,我非常感激您。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一家人煤气中毒,您是伤的这严重,您一直到医院才醒过来,这一路上,我喊了无数遍“妈妈”您都没答应,当时我似乎已经失去全世界,直到您醒来,让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妈妈您是我生命支柱,谢谢您的养育之恩。我不太会说话,我只是要您知道,我永远爱您,永远、永远...”从这真诚、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发现孩子对母亲爱的真实、善良、美好,句句都是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反思、创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兴趣从何而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生活实际,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习作《秋天》,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农村的孩子不缺乏生活素材,果然,他们的真情写作,给了我意外惊喜。“剥去皮的玉米,露出金色般的笑脸,那是丰收的喜悦,那是辛劳汗水的结晶”,“树上的苹果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等待人们去采摘,急的脸都红了”,“金色的稻田,在秋风中泛起层层波浪,欢快地唱着丰收的赞歌”,“连老牛也被秋天的丰收所陶醉,眯着眼静静地休憩,享受着秋天的喜悦”。这些精彩的话语,是一群六年级孩子们发出的心声,真挚朴实自然又耐人寻味。在人生的长河中,有柴米油盐的琐事,有喜怒哀乐的情感,有酸甜苦辣的尝试,有人情世故的交际,有奋斗情感的拼搏,有尊老爱幼的美德,等等。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有时就是生活本身,只是需要我们留心发现就能找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三.弘扬正能量 注重人格培养

许多家长和老师有过一种感受,孩子让他们看自己写的作文,但不愿让他们看自己写的日记,这说明孩子的作文是没有秘密的,写的不见得是真实,抒的也不一定是真情。而日记却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是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不愿意示人。孩子对两种写作的不同态度,可能会造成人格的分裂,严重的是阳奉阴违,两面派。这些都是传统写作教学在无意中带给学生的伤害。因此,我们在创新素养教育中,转变写作教学观念,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禁影视、游戏等中虚假的、不真实的东西对学生的误导,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中的正能量。把创新素养教育和健全学生人格培养贯穿学生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感悟自然、体验生活、快乐学习中开发创新能力,挖掘创新思维。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健康的生活中领悟人生,健全人格,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

陈霞,女,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回民学校,大学专科,一级教师。邮编:753200

论文作者:陈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发掘真善美论文_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