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变化关系探讨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变化关系探讨

韩福谦, 王雪玉[1]1994年在《慢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检测现状》文中指出慢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检测现状韩福谦,王雪玉河北省唐县医院(唐县072350)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年来,各地对慢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揭示了中医分型与胃粘膜相、血流...

魏蕾[2]2001年在《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变化关系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病人的中医辨证及其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找出两者间的对应关系,阐明慢性胃炎病理改变的中医实质,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客观依据。 资料与方法:将门诊及住院慢性胃炎病人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血五型,并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经常规染色(HE染色)及幽门螺旋杆菌(HP)特染(碱性复红染色)后,按悉尼会议慢性胃炎诊断标准进行病理诊断,进行两者间的相关性研究,找到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改变及其伴随病变(如肠化、HP感染)间的内在对应关系。 结果:1、慢性胃炎病人病理改变呈慢性浅表性胃炎者,其中医辨证多属肝胃不和型及湿热内蕴型; 2、慢性胃炎病人病理改变呈慢性萎缩性胃炎者, 其中医辨证多属脾胃虚弱型; 3、中医辨证胃阴不足的慢性胃炎患者病理改变多 属中度、重度萎缩性胃炎;胃络瘀血型则在慢性胃炎 病理改变无明显特殊相关; 4、慢性胃炎病人伴HP感染和/或炎症呈活动性 者,中医辨证多属脾胃湿热型,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 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5、慢性胃炎病人病理改变伴肠上皮化生与中医辨 证无明显特殊相关,可能与虚证关系更密切。 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 改变之间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

吴娟[3]2002年在《健胃清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将65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健胃清幽汤治疗组35例,西药叁联对照组30例。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对胃脘痛、痞满、恶心、暖气和舌苔白腻/黄腻的变化等症状改善方面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Hp的根除率,胃镜下胃黏膜炎症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动物实验显示,健胃清幽汤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抑制粘膜损伤、保护粘膜屏障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健胃清幽汤治疗Hp相关性胃病既有很好的改善症状和消除胃黏膜组织炎症作用,又有较好的根除Hp作用。

孟捷[4]2005年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规律探讨和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对胃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一般认为,胃粘膜上皮细胞在发展为恶性肿瘤之前,常经历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及早识别和治疗这些病变是防治胃癌的有效途径。世界卫生组织胃癌专家会议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典型增生时是癌前病变。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机理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本课题采用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中药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子机制。本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研究主要总结了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临床研究,采用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因子分析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第叁部分实验研究,在成功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增殖凋亡、血管形成的改变,以及消痞颗粒对增殖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质表达,微血管形成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和结论:临床研究临床资料分布情况:1.患者年龄平均 55.65±11.65 岁,年龄分布以 50~65 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 38.10%,在各年龄段间男女性别构成无显着差异(P<0.05),统计学检验表明随年龄增长发病增加(P<0.01)。2.病理改变是否伴有 IM 和/或 Dys 在性别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伴有 IM 和/或 Dy 与年龄正相关(P<0.05)、与病程呈正相关(P<0.01)3.Hp 感染在性别间无显着差异(P>0.05),Hp 感染和年龄无显着相关性(P>0.05),Hp 感染和病程呈负相关(P<0.01)。中医证候规律:1.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 5 个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临床证候分类,类气虚血瘀证、类虚寒夹瘀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胃阴不足证、类脾胃湿热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证候;2.患者性别、年龄在 5 个证候上的分布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与患者的病程之间有关(P<0.05),类气虚血瘀证、类虚寒夹瘀证患者病程较长,而属于实证的类肝胃不和证和类脾胃湿热证病程较短。4.脾胃虚弱,瘀血内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5.中医证候与是否伴有 Hp 感染,是否伴肠化和/或非典型增生无关(P>0.05)。(2)实验研究IV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规律探讨和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理研究实验一 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大鼠胃粘膜 PCNA 阳性表达明显增强,消痞颗粒治疗组 PCNA 表达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则明显减弱(P<0.05),而维霉素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抑制胃粘膜 PCNA 阳性表达是消痞颗粒治疗实验大鼠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有效机制之一,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维酶素片。实验二 模型组及自然恢复组大鼠胃粘膜 Bcl-2 阳性表达明显增强,Bax 表达则明显减弱(P<0.05),消痞颗粒治疗后 Bcl-2 阳性表达减弱,与正常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消痞颗粒治疗后 Bax 表达则增强,但与模型组、自然恢复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抑制胃粘膜 Bcl-2 阳性表达,上调胃粘膜 Bax 阳性表达是消痞颗粒剂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有效机制之一,其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维酶素片。实验叁 1.模型组 MVC 较正常组增加,有极显着差异(P<0.01),自然恢复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中药消痞颗粒治疗后,MVC 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且疗效优于自然恢复组(P<0.05)和维霉素治疗组(P<0.05),维霉素组与自然恢复组无显着差异(P>0.05)。2.模型组 VEGF 阳性表达较正常组增加,有极显着差异(P<0.01),自然恢复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中药消痞颗粒治疗后,VEGF 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且疗效优于自然恢复组(P<0.05),维霉素组与自然恢复组无显着差异(P>0.05)。3.模型组 bFGF阳性表达较正常组增加,有极显着差异(P<0.01),自然恢复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中药消痞颗粒治疗后,bFGF 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且疗效优于自然恢复组(P<0.01),维霉素组与自然恢复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发现脾胃虚弱,瘀血内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能通过抑制粘膜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调节促血管形成因子,减少微血管形成起作用。主题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候 因子分析 消痞颗粒 不典型增生 增殖凋亡 血管形成

廉艳红[5]2016年在《“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其病程长,复发率较高,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病、难治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由正常胃黏膜一炎症一萎缩一肠上皮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胃癌的演变规律已被大家公认。基于此,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已被明确定为癌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亚洲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地区,其中又以中国和日本的发病率最高,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最后会恶化演变为胃癌。在年龄分布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相应的增高。所以,及早的发现和识别癌前病变,进行有效的随访监测,最好能干预和阻断其恶化就成为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其仍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且西医治疗存在着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多等诸多弊端。近些年来,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依靠合理的辨证论治,联合应用中药、中成药、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取得了显着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已经发生病变的胃粘膜,从而进一步阻止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发生。可以说中医中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研究目标本研究是在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的指导下,对其经验方“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借助专业的统计分析对其给予客观评价,从而为中医辨证论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临床思路和依据。研究内容导师周斌主任医师通过总结长期的临床实践,主张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以脾胃虚弱为主要病机,又结合中医关于脾肾“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关系理论,主张应以“温阳健脾、化瘀通络”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治则,并依据此治疗原则组方“温阳健脾汤”来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的变化。本次研究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实验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综述: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的诊疗进展,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所属的中医范畴、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辨证治疗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临床试验研究:收集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例,应用“温阳健脾汤”对其进行12周为一疗程的治疗,并在一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通过比较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胃镜、病理结果的变化,探讨“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着的疗效,其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0.59%,其中痊愈率10.59%,显效率52.94%,有效率27.06%。在病理疗效方面,胃粘膜萎缩在胃窦的总有效率为83.05%,胃体为100%,胃角为64.52%;肠化在胃窦的总有效率为90.76%,胃体为73.33%,胃角为73.33%;本次研究中不典型增生在胃窦、胃角未出现无效病例,而胃体部因未收集到出现不典型增生的病例,这里不予讨论。结论“温阳健脾汤”对于治疗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在不同程度上逆转胃粘膜的萎缩、肠化以及不典型增生。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粘膜病理的改善程度也是逐渐提高的。另外,通过一个疗程结束后的随访发现,停服“温阳健脾汤”后,仍有某些症状可以得到继续缓解,可见中药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杨颖[6]2012年在《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及组织病理学分型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探讨胃脘痛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结合中医“望诊”的方法,对患者的胃镜相进行微观辨证,研究胃脘痛证候与胃镜相、舌象及组织病理的关系,综合分析,期望为临床中医胃痛的宏观辨证与现代胃镜检查寻找切入点,促进中医辨证的客观化进程。从而辨证施治,指导临床治疗,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在现代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优势与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方法:1.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的综合性研究与分析,了解胃脘痛的病名演化、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其现代研究进展,总结归纳出较统一的辨证分型,以及与相关客观化指标的研究进展。2.依据胃脘痛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通过收集整理300例胃痛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归纳,然后进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分析镜下粘膜相。再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探讨胃脘痛中医辩证分型与胃镜相及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1.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中以肝胃不和证最多见,各证型间排序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2.胃脘痛患者镜下粘膜相在不同舌苔中有明显的差异性(X2=77.585P<0.01);3.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镜下粘膜相之间有密切相关性(X2=124.210P<0.01);4.HP感染率在不同的中医证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X2=12.092P<0.05);5.胆汁反流与胃脘痛中医证型关系密切:以脾胃湿热证病人最多见,其次为肝胃不和证(P<0.01);6.慢性胃炎病理分型在中医各证型中有明显的差异性(X2=27.115P<0.01);7.胃脘痛中医证型与肠上皮化生程度无相关性(X2=3,644P>0.05)。结论:胃脘痛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胃镜相微观辨证紧密相关,其中中医证型及舌象与胃粘膜相有明显相关性;与HP感染率有一定相关性;与组织病理学不完全相关;胃脘痛中医证候能够反映出胃镜下胃粘膜的变化。

李乐[7]2014年在《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HP感染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表现、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p)感染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试图寻找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Hp感染与中医舌诊、辨证分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制作量表收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脾胃病科慢性胃炎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舌象、胃镜下表现、Hp感染情况等),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HP感染、胃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各中医证型所占比例依次排序为脾胃湿热(50.65%)>肝胃不和(20.12%)>脾胃虚弱(16.23%)>胃络瘀血(7.14%)>胃阴不足(5.84%)。2.15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118例患者感染Hp,感染率为76.62%,各证型Hp感染情况如下:脾胃湿热(82.05%)>胃络瘀血(81.82%)>肝胃不和(80.65%)>胃阴不足(77.78%)>脾胃虚弱(48%),其中脾胃湿热、胃络瘀血、肝胃不和和胃阴不足型与脾胃虚弱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3. Hp感染率由高到低的舌苔类型依次为黄腻>薄黄>白腻>剥脱>薄白,其中薄黄和黄腻苔与薄白苔Hp感染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4各证型腺体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各证型与胃镜下表现无明显相关性,不同舌苔表现与内镜下表现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与中医脾胃湿热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药治疗应强调清利脾胃湿热。

童宁宁[8]2006年在《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唾液代谢组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把中医传统理论“脾在液为涎”作为突破口,以中医证候(湿热蕴脾证)切入点,从单一病证入手,应用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脾脏湿热蕴脾证唾液代谢组的变化,从唾液代谢组学角度探讨湿热蕴脾证的内涵,以期找到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的特异性标志物,为中医症候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弥补中医辩证自身的缺陷,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纳入病例,共44例研究对象,分为脾病组及脾未病组,对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患者填写临床观察表。于清晨9:30—11点,收集唾液,受试者试验前,均用清水漱口,减少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受试者在一安静房间,手持无菌量杯,咀嚼定制只含有胶质的口胶糖,将口内分泌的唾液外吐于的无菌器皿中,持续5min。将过滤后的唾液储存于含60μmol氟化钠的试管内置于液氮中以备检测。并对其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唾液pH值以及唾液总流率、唾液的代谢组学。 研究结果:两组唾液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唾液动态流率比较: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表明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患者唾液在流速明显慢于健康受试者;两组唾液PH值比较:P>0.05,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唾液的代谢组学检测结果显示:44例受检查中两组检测代谢产物结果的不同,共初步检测出在18种代谢产物,两组所共有的产物为11种,脾病组(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所共同检测出的的代谢产物有12种,而脾未病组所共同检测出的代谢产物种类有15种;两组都有伴有组氨酸及正丁氨酸的缺乏,尤以脾未病组组氨酸缺如的明显。同时,在两组检测出的18种唾液代谢产物中,白氨酸、苯丙氨酸、丙酸盐、甘氨酸、精氨酸、羟丁氨酸、乙酰基糖、异丁酸、蔗糖、正丁酸等10组指标,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丙氨酸、脯氨酸、抗坏血酸、酪氨酸、葡萄糖、乳酸盐、乙醇、组氨酸等8种物质之间比较中,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者无明显差异性。 研究结论:本课题研究以唾液代谢组学为出发点,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为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唾液代谢组与健康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组在流速、唾液代谢产物种类及分布,以及产物含量上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为证候的客观诊断提供了一条思路,同时也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论证了脾在液为涎的科学内涵。同时,因为唾液采集的无侵入性,且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进行大样本的检测,以期为深入研究中医证型与客观辅助诊断试验依据提供了参考,从而促进临床证候判定的客观化诊断。

张惠强[9]2008年在《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用药规律的临床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是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90%以上。故此,本课题选择慢性胃炎为研究对象。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痛”、“痞满”等病症范畴。中医的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以及通过整体的调节,对治疗慢性胃炎有一定的特点与优势。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所反映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方药的应用,从中揭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兼挟证候,与及相关的用药规律,为将来的方证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拟采用统一问卷式调查表,选取300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门诊部求诊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症状学调查,每名患者均以连续四个诊次(约2个月内)为一个观察期,将所收集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再采用SPSS10.0统计软包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主要证型、兼挟证型的分布演变规律。另一方面,在有关300病例的连续四诊当中,得出共计有763次诊治次数,同时将有关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从中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收集300例慢性胃炎患者当中,经过统计学处理,得出慢性胃炎主要有6个证型。其分布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脾胃气虚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气阴两虚型和脾胃虚寒型。根据结果显示,慢性胃炎各证型的演变规律,可以在虚实之间相互转化;也可表现为由寒至热,由阴虚转变为气虚的现象。体现了慢性胃炎病机的多变及其证型的复杂性。同时也提示慢性胃炎有向复杂症候方向演变的趋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情况出现。基本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在症型的转变过程中,多挟有热郁证。说明慢性胃炎有容易化热的特点。提示在治疗慢性胃炎过程中应慎用温燥助阳之品,同时也要重视胃阴的顾护。经统计学计算,兼挟证(即气滞、热郁、湿热及血瘀)的出现频率占本研究慢性胃炎证型的40.63%,其中脾胃气虚兼挟气滞型(中虚气滞)与及肝胃不和兼挟热郁型(肝胃热郁)在慢性胃炎中是最常见的兼挟证型,应予以重视。治疗慢性胃炎最常使用的方剂分别是六君子汤(达196频次)和柴胡疏肝散(达178频次)。提示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以健脾益气和疏肝理气两种治疗大法。通过统计得出,脾胃气虚型使用六君子汤最多,其余为四君子汤和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使用柴胡疏肝散最多,其余为二陈汤、四逆散、香苏散、左金丸等;脾胃湿热型使用二陈汤最多,其余为平胃散、藿朴夏苓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等;胃阴不足型使用沙参麦冬汤最多,其余为芍药甘草汤、益胃汤等;脾胃虚寒型使用黄芪建中汤最多,其余为理中汤等;气阴两虚型使用芍药甘草汤最多,其余为六君子汤、四君子汤、沙参麦冬汤等。从慢性胃炎的高频次药物中可以发现,使用次数最多的以益气、理气、清热、燥湿、消食药为多。可见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集中在健脾理气,清热燥湿导滞方面。这些药物也可以考虑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首选药物。通过对各主要证型的高频次用药的分析,将各证型的最高频次的前两名用药合为一剂。所选用的药物有:太子参、白术、枳壳、白芍、黄连、陈皮、麦冬、甘草、半夏、佛手、神曲。此方大体由5个方剂加减而成,即六君子汤、积术汤、四逆散、二陈汤和麦门冬汤。集益气、理气、养阴、清热、燥湿、消食于一方,极其符合治疗慢性胃炎的各种复杂症候,与本研究总结的各主要证型的病机也相契合,可以说达到了论治慢性胃炎的主旨。

万莹[10]2013年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流行病学、证候学及诊断标准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在病证结合的模式下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医临床量化诊断标准的相关因素;2.调查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饮食饮酒偏嗜等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形成的影响;3.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证候学特征,筛选出脾胃湿热证的特异性症状;4.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电子胃镜像、幽门螺杆菌、胃动素等微观实验室指标与建立中医临床量化诊断标准的相关性。方法:理论回顾,对古代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探讨,归纳中医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源流及辨证规律;对现代文献中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流行病学、证候学及诊断标准的相关因素,为本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文献依据。临床研究,采集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05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按照有关纳入标准,选择适合条件的病例纳入脾胃湿热证组。其余病例均归入非脾胃湿热病组,并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肝胃不和证及脾胃虚弱证的诊断标准将非脾胃湿热证组中符合条件的分别纳入肝胃不和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其他组,与脾胃湿热证组做对照。向纳入研究对象的慢性胃炎病人分别发放流行病学及临床证候调查表、行电子胃镜检查、14C呼气试验、抽肘静脉血3-5ml测胃动素。将所有数据结果汇总,分析统计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饮食偏嗜、胃镜像、幽门螺杆菌、胃动素这些因素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判断各项因素的实际意义以及在四组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脾胃湿热证组的平均年龄大于肝胃不和证组,同时又明显小于脾胃虚弱证组;脾胃湿热证组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另外叁组;脾胃湿热证组患者中嗜甜的人数比例高于肝胃不和证组,嗜辣的人数比例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喜荤腥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组;脾胃湿热证组有饮酒偏好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非脾胃湿热证组。2.临床证候学分析: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证候的调查统计,发现胃脘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脉数这五项证候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口渴少饮、身困乏力、脉濡这叁项证候也与脾胃湿热证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筛选出脾胃湿热证组与其他叁组所不同的特异性证候有:胃脘痞满、口渴少饮、身困乏力、舌红、苔黄腻、脉滑、脉濡、脉数这八项。3.微观实验室指标分析: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胃镜像中局部粘膜糜烂出现的频率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和其他组,但尚不能认为高于肝胃不和证组;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与非脾胃湿热证的叁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明显高于这叁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的胃动素均值明显低于肝胃不和证组、其他组,但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形成,从流行病学上角度分析:与年龄、体重、饮食偏嗜和喜爱饮酒有关。在证候学方面与胃脘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脉数这五项证候关系密切,与口渴少饮、身困乏力、脉濡这叁项证候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胃镜像方面与胃粘膜糜烂有关联;在微观指标方面,脾胃湿热证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另外叁组,胃动素均值低于肝胃不和证组及其他组,说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和胃动素有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慢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检测现状[J]. 韩福谦, 王雪玉. 辽宁中医杂志. 1994

[2].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变化关系探讨[D]. 魏蕾. 福建中医学院. 2001

[3]. 健胃清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吴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2

[4].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规律探讨和消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理研究[D]. 孟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5]. “温阳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廉艳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6]. 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及组织病理学分型的关系探讨[D]. 杨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7]. 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变、HP感染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 李乐. 暨南大学. 2014

[8]. 慢性胃炎湿热蕴脾证唾液代谢组的初步研究[D]. 童宁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

[9].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用药规律的临床探析[D]. 张惠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10].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流行病学、证候学及诊断标准相关因素的研究[D]. 万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与胃粘膜病理变化关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