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论文,金融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个全新的审计领域,供应链金融审计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与风险控制上都与一般的企业审计存在明显差异。供应链金融基于整个产业链授信,实现了各利益主体的多赢格局,有效缓解了供应链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风险相伴而生,且情况更为复杂,成为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将风险识别与信息真实性、业务合规性有机结合起来,是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根本。因此,把内部审计引入到风险管理当中,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专项审计,成为一项紧迫而全新的现实课题。
一、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的作用机理
在经历了制度基础审计、控制导向审计之后,审计模式已逐步进入到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承担着监督与服务的职能。伴随着内部控制向风险管理方向演进,内部审计的对象主体与业务范围也逐步延伸到风险管理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应运而生。
(一)风险审计准则奠定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的制度保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首次将风险管理以及控制过程引入到内部审计当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或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价而客观地审查证据的行为”。随后,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中提出构建一个包括风险审计在内的动态风险管理流程。2005年,我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在《风险管理审计》中也进一步明确了风险管理的主要阶段与审计要求,确定了风险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此后,随着风险管理与审计实践的发展,各类与风险审计相关的标准、制度、指南陆续出台,这都为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与操作指引。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延伸。企业绩效审计是企业按照“3E”审计的要求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有效手段。绩效审计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对象、内容和业务范围,能够更好地提升和发挥内部审计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也是以此为基本原则和标准,检查相关业务的合理性,查找问题与识别风险,寻找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国家审计署在2008年就制定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随着绩效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也逐步延伸到以风险导向的供应链金融审计中来。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内在现实要求。内部审计参与到风险管理当中,强调风险控制的过程管理,在识别和评估重要的风险因素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风险防控体系,以提高风险控制与管理水平。供应链金融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过程中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由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供应链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会利用供应链与金融系统的关联性和脆弱性,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各方参与者带来巨大损失和破坏,使得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较大的偏差。通过风险审计,发现和评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因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规避风险,科学进行信贷决策,实现银行资产的“3E”目标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二、风险导向的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实施路径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扮演了参与、分析、咨询和评价的角色,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与控制、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和效果,内部审计应开展以风险和控制为核心的审计监督业务活动。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根据已有文献和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应用状况,借鉴信用机构信用评级模式,并结合供应链金融风险自身的特点,构建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的实施框架与路径(如图1所示)。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必须结合实际、全面规划,分阶段、有重点、有序推进、逐步达标,因此,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重点控制环节:
(一)立足风险评估,设定审计目标。审计的目标不仅是发现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还要考虑被审计主体的各种风险因素,是为审计人员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而获取的充分、真实的证据。与传统的单一授信不同,供应链金融基于整个供应链关系开展授信业务,其涉及主体和业务内容存在较大区别。与传统的企业审计相比,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不仅仅关注被审计主体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出现重大风险的可能性,更需要关注供应链交易企业、交易资产、合作契约等形式存在重大风险的隐患。因此,需要明确设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为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真实、可靠证据的鉴定性意见。
(二)强化风险意识,改进审计方法。正确选用审计方法是保证有效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条件。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方法上应以风险为导向,全面识别和评估被审计主体的风险状况,综合运用各种审计工具、技术和手段,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一方面应充分借鉴其他领域成熟的风险审计方法,积极探索适合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自身特点的新技术、新方法,把各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方法、专家经验与数理统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的技术支持,包括数据转化对接、信息权限协议等。
(三)厘清风险指标,提高审计质量。风险指标及指标体系是审计师和审计人员在风险审计过程中识别、判断、度量和评价风险的操作标准,是进行风险与绩效审计的科学依据。为保证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过程的客观性与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起全面、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以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与指导性。供应链金融风险指标可以按照“3E”审计进行分类,体现出指标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站在供应链的角度,考虑整个供应链对融资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应集中反映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资信状况、质物状况,以及供应链关系状况等方面的风险指标。在进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时,可以参照供应链金融风险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始风险审计工作。
(四)找准风险要点,突出审计绩效。确定关注的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把审计业务的关键与重点放在内控的薄弱环节与风险要点上,可以大大减少审计工作量并提高审计工作绩效。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质押的资产所有权、内在价值的持续性和契约的有效性等。如何识别质押物的价值风险、所有权风险及供应链企业间契约的有效性成为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的主要内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涉及面更广、情况更为复杂,如何在正确识别各类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的基础上,找准风险要点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绩效的关键所在。针对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确定不同模式下的风险控制点与审计要点。
三、供应链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下风险审计要点
针对供应链中小企业在不同阶段的现金流缺口问题和在不同环节的融资风险差异,供应链金融提供不同的业务模式来满足中小企业资金个性化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为采购阶段的预付款类质押融资、生产阶段的存货类质押融资和分销阶段的应收账款类质押融资模式。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其风险控制点是审计的要点。这里以仓单质押融资与动产质押融资模式为例,探讨供应链金融风险审计的关键控制点与审计要点。存货类质押融资模式,是指融资企业以其自有的存货作为担保,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此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资产管理公司对存货进行监管和存储。融资企业将存货(包括商品、原材料等)存放在银行指定或认可的物流企业仓库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或保函等业务。其中融资企业以物流企业开出的仓单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信贷业务,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权利质押业务。
存货类质押融资主要有仓单质押和动产质押两种模式,其主要风险控制点与审计要点(如图2、图3所示):审计质押物的价值真实性,即是否货真价实;零售商的信用额度和破产概率;银行对存货质押率的确定的合规性;银行对质押商品的市场监管机制的完善性;仓单的实效性;供应链下游的市场风险,重点关注销售情况对还款能力的影响;物流企业对质押物保管、处置的合法性等。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金融论文; 供应链金融论文; 金融风险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供应链融资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质押担保论文; 融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