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结合小剂量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女性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45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活络丸,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安全性及MR影像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体疗效及治疗后病变关节滑膜增厚改善率、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肿胀评分、晨僵时间及DAS28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大活络丸结合小剂量激素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可抑制炎症反应,加快症状缓解,抑制病情进展,综合疗效优异,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大活络丸;醋酸泼尼松;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国内发病率约0.4%,其中约40%为老年人,其初起可因关节肿胀、游走性疼痛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治疗不佳病情迁延进展者,可因关节畸形、僵硬而丧失功能。现代医学治疗RA以多机制、小剂量联合用药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为主要策略[1],为尝试改进治疗方案,我们采用中药大活络丸结合小剂量激素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女性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门诊及住院部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5例RA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年龄22~77岁,平均65.4±6.3岁;病程1.5~9年,平均4.5±2.3年。对照组72例,年龄23~78岁,平均64.6±5.5岁;病程1~11年,平均4.2±2.8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考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制定: ①晨僵≥1h,≥6周;②手关节的关节炎,≥6周;③至少3个关节的关节炎,≥6周;④对称性发病,≥6周;⑤皮下类风湿结节;⑥类风湿因子(RF)阳性;⑦影像学可发现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性改变。符合上述4条及以上者并排外其它关节炎即可确诊。
1.3排除标准 ①影像学有骨质破坏或关节畸形者;②疾病活动度(DAS28)<26分;③有研究药物禁忌症或治疗依从性较差者;④年龄≥80岁;⑤3个月内进行过相关治疗者;⑥伴其它致关节畸形或影响关节功能疾病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①甲氨蝶呤片口服,10mg/次,1次/周;②醋酸泼尼松片口服,5mg/次,1次/d。观察组西药同对照组,加用大活络丸口服,1丸/次,2次/天。两组均以24周为1个疗程。
1.5疗效判定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评分改善率≥50%,ESR等实验室指标正常或明显改善接近正常;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评分改善率≥30%且<50%,ESR等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评分改善率<30%,ESR等实验室指标无改善。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评分(0-3分)、晨僵时间(0-3分)、20m步行时间、疾病活动度(DAS28)及关节滑膜增厚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l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见下表1。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RA属“痹证”范畴,多因正虚体弱、风寒湿三邪侵袭筋骨、脉络所致,痹证为病,多因肝肾亏虚不能荣养筋骨,正气不足而风寒湿杂合侵袭,气血凝滞,痰浊瘀阻,脉络不通则痛而发病,故治疗应以祛风除湿止痛为主,兼以补肝益肾、活血通络[2]。
现代医学治疗RA以甲氨蝶呤等抗风湿药为主,但其起效慢、疗程长,多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以促进临床症状缓解,而长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顾虑颇多,临床耐受性较差。小剂量激素与抗风湿药联合治疗早期RA逐渐受到临床关注:激素可起到桥梁作用,在抗风湿药起效前减轻临床症状,并可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增加抗风湿药疗效,大活络丸源自明《经验良方》,由48味中药浓缩而成,方中僵蚕、乌梢蛇、蕲蛇、地龙、全蝎、乌药等虫类、有毒药物药力峻猛,可去浊开凝,通气和血,逐深伏之邪,是治疗RA最常用的增效配伍[3]。红参、熟地、白术、当归、何首乌等可补气养血、滋肝益肾,在益气行血同时可培补正气以防虫类、有毒药物伤及正气。RA患者多病程日久,邪入骨髓,痰瘀、寒湿胶固,正气闭塞,血液凝滞,必须以乳香、没药、麝香、藿香等芳香化湿药及丁香、细辛、肉桂等温里助阳药以透邪外出,行气活血,内外兼顾。痰瘀相搏、正邪交争,可伴有一派热像,故少加黄芩、黄连、大黄等清热祛湿之品,诸药合用,祛风散寒、化湿除痹治标,补气养血、滋肝益肾顾本,切合RA之病机。本研究显示,大活络胶囊结合小剂量激素合甲氨蝶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变关节MR影像学改善、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及肿胀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度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早期RA较单纯西药具有症状缓解迅速,抑制病情进展,安全可靠,综合疗效突出等优势。
总之,中药大活络胶囊结合小剂量激素合甲氨蝶呤治疗女性早期RA可抑制炎症反应,加快症状缓解,抑制病情进展,综合疗效优异,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52-353.
[2]岳峰.风湿疼痛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48例[J].世界中医药,2012,07(5):415-416.
[3]柳春,梁永林,姚柳伊.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9):1269-1272.
论文作者:张翠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关节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激素论文; 评分论文; 关节炎论文; 中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