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述评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述评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价值观论文,民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评述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展开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的现代意义。文章分析了民主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论证、当代资本主义论、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目标论、变革社会道路论诸方面,指出它强调了价值原则之于社会主义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并不是马克思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正继承者。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既是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同时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社会历史价值的价值学说。价值原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并且,这一原则正以深厚的历史理性为其本体论基础,因而这一原则与历史原则是内在统一的。①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辩证法。马恩逝世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不完全如马恩曾预想的那样。一方面,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便开始了一个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落实的过程。鉴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特殊的国情,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价值理性与历史理性也就各有侧重。在这点上,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②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为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提供了客观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也就有了另一种的历史命运。

在当代众多的国外社会主义流派中,我们选取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为论题,来试图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在现时代的意义。之所以作这样的选取,即是考虑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当今世界影响的广泛性。而“欧洲共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思潮虽然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也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后者基本上已脱离当代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经院的研究和阐发。而前者则已日益社会民主党化。③同时,选取民主社会主义为论题,也是考虑到它提出以“自由、公正、互助”等价值的实现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从而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多重的复杂关系。

由此,我们拟以民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作为主要研究范例。我们相信,这一工作,既有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的界限,也有助于对西方出现的“价值热”作出积极的回应。

民主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于西欧的重大社会思潮之一。它是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和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由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党右翼的“社会民主主义”发展而来。伯恩斯坦是“民主社会主义”概念基础思想的奠定者。作为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一种重要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声称其奋斗目标依然是建立社会主义这样一种“新的和更加美好的制度”来代替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党国际主席勃兰特曾指出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摒弃社会主义”的说法是“大错而特错”的。④下面我们从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论证入手,来展开论述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1.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论证

早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伯恩斯坦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就是从批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必然要导致它的崩溃的预言开始的。对历史决定论的发难,把社会主义看作是某些基本价值的实现,构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悠久传统。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原动力是人类的道德感。在它看来,由于人们持续不断地向往和追求“自由”、“平等”、“互助”等一系列的道义目标,才使得社会主义成为必要和可能。社会主义是一种道义的必然,而“不是从时代的现实趋势中产生的”,不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身矛盾的发展而得出的历史的必然。“经济状况”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来说是“第二性的”。社会党国际的成立宣言(法兰克福声明)明白无误地写道:“社会主义的实现不是必然的”。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原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说,社会主义思想“常常是在人道主义信念的基础上或者通过对世界的艺术性理解而产生的”,“社会主义选择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把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推到首位”。⑤这就把道义必然性不仅当成是社会主义的依据,而且是当成唯一的依据。

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从道义上来立论,也以道义为归宿。在它看来,社会主义就是“自由、公正、互助”等价值原则和道德目标的实现。也因此,这些道德理想和原则又成为它估量政治现实和衡量一个新社会的尺度。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纽伦堡纲领草案(1986)就说:“人的尊严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和目的”。1984年的柏林纲领又指出:自由、公正、和平等基本价值原则是“我们判断政治现实标准,衡量一个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的尺度,同时也是各个男女社会党人的行动方向。”与此相应,民主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违背了民主社会主义所弘扬的道义原则。

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道义论证,表明了与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相区别。1986年德国出版的《社会主义词典》也认为,社会党国际成立宣言的观点是“表示放弃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信念”,而基本价值的提出则意味着“有意识地摒弃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解的中心要素。”

2.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社会党国际的成立宣言指出,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虽然发展了极大的生产力,但是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造成了许多弊病,“它在经济上的浪费和使群众不能享受物质的利益”;它无法避免灾害性的危机和大批失业。它产生了社会的不安定和贫富之间明显的对立”;“它凭借帝国主义的扩张和对殖民地的剥削,使国家和民族间的冲突更趋激烈。”在1952年召开的社会党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社会党人再次宣布:社会党国际毫无保留地摒弃一切形式的资本帝国主义,资本帝国主义把各国人民束缚在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锁链上,并且在可憎的种族优越论神话的基础上繁荣昌盛。德国社会党的哥德斯堡纲领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历史“既是一部记载着令人钦佩的技术和经济飞跃的历史,也是一部记载着一连串毁灭性战争、大规模失业、剥夺人们储蓄的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历史”。它甚至宣布,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那些社会力量已无力承担把工业革命解放出来的力量用于为一切人的自由和公正服务。1962年,社会党国际的《奥斯陆声明》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更进了一步。它指出:经济力量日益集中和垄断资本不受控制地增长造成了严重问题。随着工业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产生了新的经济阶级。这些人拥有很大的权力,他们在行使职权时用不着对集体负责。投资往往是为了资本家摄取眼前的利润而不是有计划地增强经济基础,或解决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急需。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仍然是十分不平等的,大部分私有财产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社会仍然按照地位和生活水平的不同分化为阶级,这种划分是以出身和继承的偶然性从而造成不同的教育和训练机会作依据的。现代企业广告和文化活动的商业化愈来愈过于强调纯物质目标,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千篇一律的趋势。

由此,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劳动者无权、失业、危机、战争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状况采取了比较明确的批判态度。在这些状况中,它认为尤为不合理的就是“排除了极大多数公民对于生产应有的影响力”。为此,它宣布要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来改造和克服资本主义,要谋求一种新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以“反抗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各种弊害”。在这种制度下,公共利益将优先于个人利益,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把“自由、平等、互助”等一系列理想作为它试图建立的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确实反映了它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精神。

但是,与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义的必然性而不是历史必然性的观点相呼应,当民主社会主义追究资本主义的这种种弊病产生的根源时,不是把它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是归结为人类理性、伦理原则的未能充分实现,归结为资产阶级对“道德感”、“正义的观念”的背叛,以及资产阶级把“所有权置于人权之上”等等。“社会党人之所以反对资本主义,……最主要是因为它违背了社会党人的道德感”。正因为如此,民主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并不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而只是为了恢复人类的理性和道义。可见,这种批判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批判、伦理批判,归根到底只是一种现象批判。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极力认同集中表明了民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非批判性。它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已经变成了“用计划生产的社会主义原则来代替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原则”的所谓“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因而资本主义的本性已经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危机也变得可以避免了。英国工党领袖克罗斯兰甚至断言:“说现在仍有一个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就显得荒谬了”,他认为,英国已经“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而是后资本主义”。⑥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机关在1971年2月26日的决议中指出:自由、民主“现今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居统治地位的并以私有制为主体和奉行有计划增长和稳定的国家政策的混合经济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⑦这实际上是把批判的对象仅仅指向了传统的、历史上的资本主义,而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则越来越多地给予了认同,至多也不过是对制度以外的各种罅漏、小节提出不满。这就使得它反对资本主义的口号或言词变得越来越空洞,越来越失去实际内容了。进入80年代以来,社会党国际的文件中不再出现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字眼,他们已着眼于所谓人类的共同问题和共同任务。

3.对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及所谓“第三条道路”

民主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尤其是传统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对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也持否定态度。在它眼里,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充满“罪恶”、“弊病”和有着“根本性不平等”的世界。

1951年的《成立宣言》宣称:社会党人坚决反对独裁,“不论受到的是法西斯的独裁统治还是共产党的独裁统治”。1962年奥斯陆会议通过的《社会民主党对今日世界的看法》中说:“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倒退到一个把人当成原料而不是一切努力的源泉和目标的时代”。1976年社会党国际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又指出:“在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依然表现为现代社会压迫的主要形式:两者都为谋求利润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惜牺牲民主权利和公民自由,并为维护无所不能的官僚统治的特权服务”。在1989年的第18次代表大会上,社会党国际再次强调:“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主要强调个人自由,无视公正和团结一致,共产党人则声称实现了平等,而无视自由”。

对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的攻击,不仅出现在社会党国际的文件中,也出现在许多国家社会党的纲领中。德国社会民主党1959年通过的《哥德斯堡纲领》指出,共产党人无情地镇压自由。他们侵犯人权和个人与民族的自决权。他们在压迫本国人民的基础上建立起经济和军事力量,这种力量对自由构成了愈来愈大的威胁。1978年,瑞典社会民主党第27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说:在列宁主义的权贵原则占上风的情况下,人民自治制未能兑现。少数人掌权统治多数人却不受任何民主的约束。在共产党长期统治的国家,社会主义的价值没有发展的余地,而平等和自由都被窒息了。

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把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样视为是必须加以克服的不合理社会,而且还指出反对共产主义和苏联是优先的任务。在它看来,苏联的社会主义是“用专政的手段争取和强加于人的”,所以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随着全面的全国国有化和计划化,在苏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官僚机构,它比资本主义管理部门作的决定更脱离劳动群众的意愿和需要。生产率达不到本来可以达到的指标,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匮乏。关于生产的决定很少适合人民的需要。工厂里职工几乎没有发言权,个人自由受到极大限制等等。它批评苏联只是“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官僚极权制度,至多也不过是国家资本主义,是“党对人民的专政”。甚至把斯大林主义和希特勒法西斯专政相提并论。换言之,共产主义的发展,给社会党人实现自己的目标造成了比资本主义统治更为严重的障碍。

苏东剧变开始之后,民主社会主义者对这一形势普遍采取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德国社会民主党副主席拉封丹声称:“由国家承担监护个人责任的帝国主义最终将引向绝路,这也是值得从共产主义世界的发展中吸取的教训之一。”⑧法国社会党的一位领导人罗卡尔说:“本世纪,有4种意识形态在欧洲造成了巨大影响。法西斯主义已在世界大战中失败。共产主义已在冷战中失败。现在只有两种意识形态产生于本世纪之前并将继续存在下去,它们就是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⑨

鉴于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样具有极大的不合理性,社会党指出:未来既不属于共产主义,也不属于资本主义。而只能属于一种新的社会模式。由于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⑩,这种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的选择,也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在民主社会主义者看来,只有这“第三条道路”,才能真正完成解放人的任务,才是人类真正的理想社会。“这是现实的出路,也是既与过时的、不人道的资本主义不同而又有别于损害自由的极权共产主义的道路”。(11)

4.社会主义概念

什么是社会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的定义是什么?社会党人很少有明确的、一致的答案。虽然如此,民主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大致上还是相近的。

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一再否认,使得它不可能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种由于历史必然性而导致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状态。在民主社会主义看来,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由此去立即和全面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模式,也不是为社会制订的一个固定不变的计划,而是一种组织经济、国家和社会的原则。这种原则谋求在变化的形式下给予人民最大程度的自决、平等和团结互助。“社会主义是在任何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公正和团结等基本价值的原则”。(12)自由、公正、平等、互助等一系列道义要求和标准既是民主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评价现实存在社会主义的武器和尺度;也构成为它的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党国际在其成立宣言中指出: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固有弊病的运动在欧洲诞生,其目的在于消灭剥削,是要把人们从对占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少数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把经济权力交到全体人民手中,建立一个自由人能以平等地位共同工作的社会,“以谋求自由与公正”。“社会党人为建立一个和平和自由的世界而努力。在这个世界中,个人的个性是人类充分发展的基础”(13)。1959年11月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的《基本纲领》宣称:“自由、公正、互助和从共同的结合中产生出来的彼此间所承担的义务,即是社会主义意向的基本价值”(14)。1962年社会党国际理事会奥斯陆会议发表的奥斯陆声明即《社会党对今日世界的看法》中宣称:我们深信政治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自由和民主自治是不能放弃的宝贵权利;自由、平等和繁荣并不是人民必须从中挑选的不同抉择,而是结合在一起也能实现并能为人们所亨有的理想。1986年6月,社会党国际第17次代表大会发表的《利马委托书》阐述了社会党人在80年代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社会主义是以对国内社会与世界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实行民主化为手段,来争取人类解放的运动。应该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世界上个人与集体自决的普遍人权。1989年社会党国际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原则宣言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是为实现自由、社会公正与团结一致的国际运动”(15)。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全国执行委员会教育问题书记特扎诺什在苏东剧变发生以后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必须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是一组价值。”社会主义是“一种解放思想,它以清除在逐步地发展和深化自由和平等的道路上的障碍为目标。”(16)曾为法国共产党党员的埃伦斯坦则明确强调,“和我们长期以来的认识相反,社会主义不是生产方式。它代表一种赋予我们的技术文明以良知和道德的新企图。”(17)

由此,社会民主党人把自由、公正、互助、团结、平等、和平等道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就是实现这些基本价值的过程。之所以说是一个过程,是因为它没有明确的最终目标。民主社会主义者声称,他们所谓的社会主义决不是马克思所论述的那种推翻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没有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持久的过程,也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

在社会主义这一过程中,民主社会主义尤其看重民主的重要意义,把民主当成社会主义的核心前提。因为,在它看来,只有民主才真正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和人的自我负责的尊重,只有民主才能保障自由、公正、互助等原则的实现,因此,争取经济、政治、社会等一切领域的民主也就是争取社会主义。库特·舒马赫曾讲:“民主和社会主义同时成长,它是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和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的,因为它是劳动群众争取精神、经济自由的斗争”。(18)勃兰特也讲道:“政治上得到保障的,从社会方面加以完美化的民主,现在是、将来也仍是民主社会主义未来设想的核心。”(19)民主社会主义甚至把社会的民主化作为社会主义的定义:社会主义就是最高形式的民主主义。(20)

就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确立某种伦理价值观的过程和原则,以及认为这种伦理价值观体现了全人类普遍意志的观点来说,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从纯粹抽象的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并赋予社会主义以意义的。也正是从这种价值的普遍性、超阶级性出发,社会民主党宣称不再只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而力求成为“全民党”。

5.变革社会道路的选择

与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相联系,民主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可以推翻的事物,要关心的只不过是使它有所改变罢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应再用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办法来完成,而应“努力去‘驯化’私人资本主义和使之文明化”,(21)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

在民主社会主义看来,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已不是社会中唯一的阶级,它们的对立也不再象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日益尖锐了。所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越来越不可能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在于自由、公正、互助等等,所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每个步骤都必须是这些因素的增加。而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势必引起全社会的大动荡,势必要流血,这就违反了道义原则,是粗野的“独裁”举动,因而是必须反对的。密特朗在《可能的社会主义》一书中写道:“目前,我仅知道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道路:1917年式的、迅速急剧的、必要时甚至是流血的道路;或者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得到群众支持的政府,这个政府继承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我认为,在目前法国社会状况下,认为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将是一条暴力决裂的道路是不合乎情况的”。奥地利的社会党领导人克赖斯基说:“凡是存在现代工业国家的地方,社会发展,不是通过革命……我们应有勇气承认,只有通过不断改良,社会才能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充其量是改良主义运动”。社会党国际成立宣言就明确指出:作为政治范畴的革命已“失去任何内容”。戈尔巴乔夫在《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一文中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们自己通过宪法的民主程序作出决策并将其付诸实施。”

所谓民主的道路,就是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地注入民主因素,这样,资本主义就可以转变为社会主义了。具体而言,民主的道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

在政治上,民主的道路就是,社会民主党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通过普选权、争取议会多数上台执政,然后推行社会改良。它主要包括人民享有政治权利、政治多元化和实行多党制。在经济上,民主的道路就是通过工人参与管理资本主义经济,从而走向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重要的不是谁掌握生产资料,而是谁对生产资料实行监督;对私有制不是消灭的问题,而是如何影响它的问题,只要通过工人“参与”,使生产管理权转移到工人手中,工人就能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从而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产生出社会主义经济来。因此,它主张“混合经济”模式,主张经济多元化。此外,民主道路还有社会民主等内容。

总起来说,民主社会主义不仅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而且还主张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改良也即民主的道路来消灭剥削、消灭压迫,它否认阶级、阶级斗争的存在,否认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用科技革命代替或取消社会革命,以实现其社会目标。

对民主社会主义作出评论是一件费力的事。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思潮,又是一种政治运动,评判它也就自然不能仅限于学理的论究,而需涉及其社会实践。而且这里还有黑格尔所谓的“理性的狡诈”关系,需把思想与其实际的效果区分开来。

毋庸讳言,民主社会主义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无疑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也因此,它在当代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吸引力。事实也证明了,已参政或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力,有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弄清民主社会主义到底是否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的新模式,特别是它以某些基本价值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同义词,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

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提出以“自由、公正、互助”为旗帜,是有其历史根据和合理性的。作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背景的要素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与人的价值实现的不同步性。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以提倡人文主义而起步,以对抗宗教神学。而随后日益膨胀的物性、工具理性也同样在吞噬着人性,坚持价值原则,倡行价值理性,实代表了对近代文明中物质主义、技术主义的省察甚或反叛。其二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严重失误。固然,从历史的观点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但正是这些失误,特别象斯大林主义所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它使有些人在共产主义与“极权”、“独裁”之间划上了等号,把共产主义与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之间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其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不正确的偏向,如把历史决定论说成是自然科学一样精确的预示,从中失却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价值尺度,更何遑在坚持两种原则、两种尺度、两种理性统一的基础上把理论推向前进。

如此而观,民主社会主义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无疑有其一定的纠偏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溯伯恩斯坦对当年流行的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可以看出其中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对庸俗经济决定论的拒斥、纠偏,对价值理想的关注,并非必须以抛弃历史必然性概念为前提。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概念,包含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是经济决定论,也并非建立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对于民主社会主义者来说,确实是一味难以下咽的苦药。

由是观之,民主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论证,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主义的批判,对社会主义目标及其实现道路的展望等等,全部理论,都从属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范畴。而从纯学理的角度来看,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性和目标的空想色彩则是其致命的缺陷。

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性。比如民主社会主义把工人“参与”管理作为经济民主的体现,这样,如果工人民主监督机关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那么工人代表就必须最大程度地关心利润的增加,如此说来,工人参与制实际上起到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如果工人民主监督机关的目的是限制企业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结果必定使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导致破产。所以,工人参与制要么使工人代表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者,要么失败,与其经济民主的目标是相矛盾的。再比如,民主社会主义以代表全民普遍意志、利益自许,但是找不到一个把传统的社会问题如两极分化和新的经济危机一揽子解决的完整方案。这绝不是什么智商问题,而是社会民主党希望代表所有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的要求和自我理解相对立的结果。奥地利学者格玛歇尔在1990年7月出版的《未来》杂志中曾写道:“西方社会民主党今天已成为庞大的、颇有成就的竞选机器。如果它长期地在以职员为主的中间等级中占据优势,也许会发展成为公共服务业的职业性政党,而如果它的上层领导曾是银行专业人员,社会民主党的财政部长是私有化的拥护者,那么就会发生一种变革性的转折,其影响并不亚于东方的变化”。从中我们这样说也许并不过分: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政策与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根本对立的。

浓重的空想色彩。民主社会主义用对资本主义的道德谴责来代替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科学分析,用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来代替对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证。这给它的全部理论抹上了一层浓厚的空想色彩。对此,民主社会主义者们似乎也有所感,因而他们安慰自己道:“即使社会主义社会永远建不成,那时我们也应感到心安理得,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已赋予生活在那种情况下所应具有的意义。”

作为一个例子,我们从现实中来看看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现实资本主义正在不断地攻破民主社会主义的神话。在社会民主党参政或执政的国家,资本主义内在规律仍在顽强地表现自己。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物。作为现实后果,民主社会主义要么与资本主义共生、融为一体,比如东欧、前苏联地区的社会民主党都在狂热鼓吹实行无限制的经济自由主义,“社会民主党”已徒有虚名;要么仅仅成为一种文化批判,对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批判,仅仅是对社会现实保留一份贵族式的清高,在此意义上提出的“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公正、互助”,只有纯粹道德理性的意义,只停留在“应该是”的彼岸,而永远无法真正走向此岸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强调了价值原则之于社会主义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民主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正继承者。必须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的结论。

注释:

①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其与历史观关系的考察,可参阅拙作《论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②可参阅拙作《论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③尽管现在对西欧共产党与社民党“合流”的结论似乎还下得过早,但这一趋势已是十分明显。1990年和1991年的夏季,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社会/法兰克福杂志》曾出了两期题为《社会主义的未来》的特刊。其中西班牙工人党副主席卡里略的文章证实了欧洲共产主义实际已接受了民主社会主义。原西班牙共产党中央委员克劳丁也说:“用共产主义的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的衰亡,加上西方共产党的不可逆转的危机”,已使社会民主党“成为唯一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力量。东方的那些企图保留他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前途的改革运动,都把目光转移到社会民主主义上来了。同样,西方的还能起一些政治作用的少数共产党,也这么做了。”(《未来的社会主义》第12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

④托马斯·迈尔等著:《论民主社会主义》,第82页。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⑤《未来的社会主义》,第21、23页。

⑥克罗斯兰:《社会主义的未来》第35,115页,转引自《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下册,第554~5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⑦萨雷切夫:《寻求“第三条道路”》,第300页。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⑧《未来的社会主义》,第70-71页。

⑨《未来的社会主义》第272页。

⑩《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第3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寻求“第三条道路”》第300页。

(12)《论民主社会主义》,第113页。

(13)(14)《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第8、149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15)《政党与当代世界》1989年第11期,第31页。

(16)《未来的社会主义》,第198、189页。

(17)《未来的社会主义》,第449页。

(18)《论民主社会主义》,第71页。

(19)《未来的社会主义》,第35页。

(20)列宁曾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这个名称特别是它的后半部即“民主”,是不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国家,那时当然也就无所谓民主。

(21)《未来的社会主义》,第20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述评_民主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