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_严成刚1,彭华2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_严成刚1,彭华2

严成刚1 彭华2

1遂宁市安居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2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 目的:研究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以期用于临床治疗的参考。方法:随机选择88例本院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实施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44例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与同期实施胆囊全切术治疗的44例临床资料即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0.0)min,术中出血量为(95.017.3)ml,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结论:胆囊部分切除术用于胆囊炎伴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较高,对于临床应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囊炎;胆结石

作为外科常见疾病,胆囊炎伴胆结石治疗方法的优化备受临床研究的关注。传统的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鉴于此,目前主要实施手术治疗,其中胆囊切除术作为治疗的常规方法,已被作为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的标准方法[1]。临床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较差的手术耐受力、组织局部纤维化、组织粘连,胆囊严重萎缩或水肿造成局部解剖不清,增加手术风险。为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不能对患者强行实施胆囊全切除术。本院在临床实践研究生中发现,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进行如下回顾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医后被确诊为胆囊炎伴胆结石症患者88例,所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1~70岁,平均(47.6;病程2个月~7年。对照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28~61岁,平均(44.77.5)岁;病程5个月~6年。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将所有作为样本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并腹部常规切口令胆囊充分暴露。对对照组44例患者进行胆囊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4例患者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部分切除术具体操作为:首先,进腹后由胆囊底部切开,将其中的胆结石和胆汁摘取干净,。而后沿胆囊全层切开至胆囊颈部,延伸至胆囊管切口处,仅将紧贴肝后壁的部分胆囊保留。电刀搔刮后壁残留胆囊黏膜,再用电凝或酒精灼烧内壁进一步破坏壁上黏膜组织。按探针指引将胆囊管缝扎,切勿误扎胆总管。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后采用内荷包式缝合方法将胆囊口连续缝合。

1.3观察指标

注意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手术后随访记录治愈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次手术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方法为均数()表示。当时认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及住院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其统计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比较()

组别 病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

观察组44 60.0 95.017.3 6.02.1

对照组44 83.218.7 131.723.610.11.9

t值--3.214-2.796-3.719

P值-0.0270.0380.019

2.2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均达到100%,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其统计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由随访记录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其统计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比较 例(%)

组别n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

观察组4444(100)1(2.3)0(0)

对照组4444(100)7(15.9)4(9.1)

3.讨论

胆囊切除术分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顺行性胆囊切除,出血较少,手术简便,应优先采用。但在炎症严重,胆囊与周围器官紧密粘连,不易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时,则以采用逆行性切除法为宜。有时则需两者结合进行。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的有效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胆囊三角区较为复杂的结构组成,胆总管、右肝管和右肝动脉等区域存在较大的炎症发生风险,炎症的反复发生和胆壁组织的粘连有可能造成该区域解剖变异的发生[2]。若强行实施胆囊全切除手术,很大可能会损伤胆总管,且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手术出血量,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困扰,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因此,针对部分胆囊切除术实施困难的情况,临床研究提出胆囊部分切除术来规范胆囊炎伴胆结石的临床治疗。鉴于当前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可通过B超、核磁共振、CT和术前ERCP等技术对患者情况进行诊断[2],胆囊造影结合患者病史判断胆囊慢性炎症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考虑是否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部分切除术是自胆囊底部沿胆囊体、颈部前壁全层切开,仅保留胆囊后壁,切除后使用电刀搔刮和酒精烧灼等物理方法破坏保留的黏膜,最后将胆囊管扎合。该方法既除净疾病部位病变组织,又破坏胆囊内壁的分泌功能,与胆道隔离,从而避免了炎症的发生和结石的再生[3]。临床研究表明,胆囊部分切除术尤其适用于解剖部位不清楚的胆囊疾病患者,如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炎重症、急性胆囊炎等病征[4]。本研究结果表明,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均具有100%治愈率,其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患者痊愈时间更短,极大的降低了患者治疗过程的痛苦程度。根据随访统计显示,实施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二次手术率也比胆囊全切除术更低,其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疗效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伤口愈合快、操作便捷、大大降低患者损伤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赵成刚. 结石性胆囊炎、胆囊部分切除术临床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3:37-38.

[2]杨波,吴登贵,李树清.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J]. 当代医学,2009,19:82-83.

[3]陈龙,杨锐利. 胆囊部分切除术的应用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0,26:32-33.

[4]赵丁一. 胆囊部分切除术48例临床应用体会[J]. 中国临床研究,2013,02:135-136.

论文作者:严成刚1,彭华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胆结石的疗效观察论文_严成刚1,彭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