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科结构体系要直面中国旅游实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面论文,中国旅游论文,学科论文,体系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视点
经过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旅游教育已形成包括职业中学、中等专科以及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金字塔体系,但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现状,却已不适应旅游业发展,亟待调整和规范化
我国大陆的旅游教育,经过十七年的努力,现已大体形成了一个包括职业中学、中等专科学校以及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金字塔式的比较完整的体系。迄今为止,我国中等旅游教育机构已多达近两百所,高等旅游教育机构也接近七十所。本科招生的院校二十余所。有硕士点的系科近十家。这些数字告诉我们,我国旅游教育的结构是合理的。但我国旅游专业的学科建设现状,却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旅游业,亟待调整和规范化。
产业地位呼唤学科地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专业建设一开始不得不寄人“篱”下,以附庸的形式存在。1979年9月, 我国大陆第一所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专在上海奉贤成立,随后在杭州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相继设立了旅游系和旅游专业,担负起为我国旅游事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历史重任。1983年,在原来就是为国家培养翻译导游人才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基础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等旅游学府——中国旅游学院。我国大陆高校办旅游专业,在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前期曾出现过两次热潮。前一次是因八十年代中期旅游业蒸蒸日上,一些高校的决策者认为有利可图才决定上马的。九十年代前期则一方面由于旅游业行情看好,另一方面也由于中文、历史、地理等应用型潜力不大的系科要图生存、图发展被迫改行的。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学科建设上,它们都是其它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附庸!如旅游经济只是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的附庸,旅游外语类只是语言学这个一级学科的附庸。
然而随着旅游业在全世界以及在中国的产业地位日益强大和突出。鉴于旅游业所扮演的角色地位的变化,我们也应给为旅游业培养人才的旅游教育以应有的重视,否则,旅游教育将会滞后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将会成为制约我国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一个障碍。这是产业地位对学科地位的呼唤。
“旅游经济”能替代“旅游学”吗?
在我国,旅游专业学科目录中没有“旅游学”这个一级学科名称,只有“旅游经济”这个二级学科的目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习惯于用“旅游经济”来取代“旅游学”。这方面除了迄今为止(1995年)的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招生目录可以证实外,全国影响最大的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论文目录索引》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编印的《旅游经济》也可证明。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旅游经济”这个“名”下塞进了大量名不符实的东西,有些是连标题都明明白白说是研究旅游文化的,有的虽从标题上不能一眼看出,但文章内容实为探讨旅游文化的,都一古脑儿放在“旅游经济”的大类之下。
用“旅游经济”代替“旅游学”,换言之,把旅游学所涉及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的一种——旅游经济学放在占绝对优势的位置上加以重视,这是学科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从二次世界大战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各旅游大国对旅游学的研究一开始也大都看重实用性强的旅游经济学。这种局限在单一的经济学科研究旅游业的局面,直到1959年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第十次大会(法国为东道国)上才得到根本改变。该次大会在研究领域上首次突破旅游经济学的界限,开始讨论区域旅游等问题。此后,愈来愈多的学者将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旅游学的研究。从六十年代至今,三十多年中,旅游市场学、地理学、价格学、统计学、会计学、心理学、美学、行为学、人类学、生态学、规划学、史学、医学、管理学等分支学科不断涌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决了旅游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旅游业没有必要和西方旅游业亦步亦趋,旅游学科建设也没必要重蹈旧辙。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旅游学要永远面向旅游业实际,要解决旅游业实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