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经济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努力实现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投资拉动型为主,但针对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务院决定实施以投资项目清理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2005年国家为控制过高房价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都将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们应该思考的课题。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投资和消费需求对我市经济的贡献和拉动
(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我市经济的贡献和拉动比较
投资和消费均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及各地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来实现。1990年,我市消费需求拉动GDP10.5个百分点,比投资需求对GDP的拉动多5.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为70.9%,比投资率高出35.5个百分点。但从1991年开始,投资需求对我市经济的拉动逐渐增强,对经济的贡献和拉动绝大多数年份大于消费需求的贡献和拉动,在1994年资本形成总额首次超过最终消费额,投资率也开始高于消费率并一直保持到至今。在GDP14年间平均增长23.9%中,投资需求平均拉动10.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平均拉动7.0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比消费需求平均每年对经济的拉动高3.3个百分点。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比较
1991-1995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平均增长42.7%,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高出7.4个百分点。199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23.9%,与GDP的平均增幅持平,比同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长19.7%高出4.2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将近一倍。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高出13.9个百分点,消费与投资相比增长势头显得温和许多。
二、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的必要性
(一)投资总额日益扩大并已达到相当规模
国内外经验证明,要实现经济腾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高投资时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如此,亚洲发达国家如此,我国经济发达的省市亦如此。从1990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扩张—萎缩—再扩张的波动期,投资规模也由小变大。2004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90年的17.82亿元猛增到358.79亿元,投资总额的规模相当于八五(1991-1995)期间五年投资总额的1.1倍,相当于1990年当年投资额的20.1倍,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前四年(2001-20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相当于整个九十年代的水平。目前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的比重近20%,尤其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居全省第一位,已占到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可见我市的投资额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二)投资率超过并连续十一年高于消费率
一般情况下,投资率指标值有一个合理的区间,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在一定时期需要保持一个较高的投资率来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支撑经济快速发展。从国内外经验看,高投资率是与经济起飞有着相联系的必然现象。著名的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率比一般年份的投资率大约高出6-9个百分点,投资率保持在35%-45%之间,国内其他先进省市的投资率也说明了这一点,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较发达城市及上海市的经济都经历了一个高投入、高积累、高增长的时期。从我市的投资率来看,在 1991年首次达到并且至今一直保持在40%以上,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以上,投资率于1994年超过消费率以后已连续十一年高于消费率。
(三)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逐步加大
近年来,较高的投资率确实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多年来持续的高投入,已使我市的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得到较大的扩张和改善,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已基本消除,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偏小的财政规模影响政府的投资力度,国有份额占投资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8.2%下降到2004年的12.3%;集体和个人投资积极性不高,有些领域集体和个人有能力投资的至今仍未开放;全球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境外投资者对境内的投资更加谨慎等。
(四)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我市历年情况看,投资和消费合计占GDP的比重都达 75%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需求约束型的常态阶段,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才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从过去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当前经济增长的态势看,仍然必须坚持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以巩固扩大内需的成果,采取有力措施理顺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为促进经济增长内生机制的最终形成创造条件。
(五)低消费带来的弊端和负面影响
一是消费率偏低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受到制约。2004年,我市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仅为1990年的12.7倍和11.5倍,而GDP、资本形成总额已经达到1990年的25.9倍和29.8倍,居民消费提高的倍数与GDP、资本形成总额倍数相差较大,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程度还很有限。二是消费率偏低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消费需求与第三产业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第三产业要发展首先要提高消费率。三是消费率偏低影响扩大就业。现在人们普遍感到就业不足,工作难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消费不足。据专家测算,在国民经济的两大主力产业中,服务业已经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所能吸纳的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以上。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市消费不足,需求不旺,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从而造成市场活力不足,影响了社会用工增加。
三、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的可能性
(一)人均GDP达到2200多美元使实现转变成为可能
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零售、汽车等行业被触发;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住房、保险、旅游业全面启动。2004年我市人均GDP已达到2200多美元(经普数),也就是说,当前我市正好处在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转型期,其中大部分区域开始转入享受型,在这种背景下,我市的零售商业面临新一轮增长机遇,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二)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要以大量的投资为代价
近年来我市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张,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如果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按目前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我市的投资规模达到1500多亿元。据专家估算,目前投资率每增加1%,可多拉动我国GDP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提高1%,可以多拉动GDP0.87个百分点,消费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言而喻。1999年到2002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5.9%,GDP却平均增长11.5%;上海市“九五”期间各年度GDP的增幅均在10%以上,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却呈低增长甚至下降的局面,可见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和投资的增长呈绝对的正相关。
(三)市场经济是以消费需求决定和带动生产的
一方面生产供给可以被消费需求的增长所消化,即生产提供的产出可以顺利地实现其价值,不存在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能够满足企业生产所提供的供给,即不存在被动储蓄。因此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未来的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四)我市的消费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79%,2004年,我国的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3.6%,我省为50.5%,我市为34.8%,由此可见,我市不但与国外有差距,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也存在差距。许多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我市人均GDP已达2200多美元,居民消费率仅为34.8%,这意味着以提高消费率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立足点,仍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居民储蓄具有较大的能量释放潜能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已出现细化的倾向,而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呈逐年增大的趋势。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61亿元,2004年为794亿元,截止于今年9月份,全市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850多亿元,日益增高的储蓄倾向,表明了居民积蓄的消费能量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预言若我市居民储蓄的释放能量引导得好的话,将带动城乡消费品的增长,城乡居民储存的巨大消费潜能必将释放出来,促使消费领域成为经济新的支撑点。
四、努力使提高消费需求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一)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从供需两方面入手继续扩大消费空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消费需求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投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依赖关系,而作为内需的两个方面,投资率和消费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在看到投资对增加当年GDP总量,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明显的同时,还应强调消费需求作为“龙头”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消费的引导和配合,没有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良性循环,高投资率是不会带来高效率,也不可能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将消费需求提到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的前面,放在政策的首位,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主导型的重大转变。
(二)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最大限度地扩大和促进消费需求
我市居民需求层次正处在提高的边界点上,消费需求日趋丰富多样,如住房、教育、汽车、服务、旅游等等,客观上对收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的城乡收入比为2.24:1,城乡内部结构的收入比差距倍数更大,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是1.5:1,很多发展中国家也保持在这一水平。因此我们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规范收入分配政策和调控收入分配关系上,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对由于体制等原因造成的行业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依靠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价格水平的方式获取本行业高收入和高福利水平的行业,应实行严格的收支监审制度;在政策上对低收入行业进行扶持;同时要把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形成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享有平等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
(三)采取措施,推动信贷消费,直接增加居民家庭的消费资金
2004年我市人均GDP已经达到18636元(经普数),预示着消费热点将逐步转向小轿车、保健、旅游及与住房相关产品的消费,消费品和消费服务将趋向高档化,这些消费会使支出大幅增加,这为加快信贷消费步伐创造了条件。我市投资消费比(以投资为1)为1:0.83,与全国的1:1.22、全省的1:1.07相比明显偏低,可见投资启动消费的力度明显不足。但如果加大消费信贷力度,直接贷款给消费者,那就100%转为消费资金,可以直接增加市场有效需求和最终消费,用这一办法启动消费,不仅可以将大量远期消费转变为即期消费,而且比由增加投资转而启动消费的力度要大得多。因此对不同的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刺激消费措施,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就要发展消费信贷,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要适应消费结构变化,扩大服务消费领域,改善生产供给结构;要实施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以增强消费者信心,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
(四)加快服务业设施建设,扩大对城市周边消费群体的辐射作用,增强消费吸引力
服务性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达程度,努力提高和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水平是我们迈向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要加快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增强消费吸引力。一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阻碍消费的制约因素,通过消费政策的重新调整,使居民消费中的潜力得到发挥。引导居民从简单的商品性消费转向包括各种服务在内的复杂性的商品消费,大力发展以医疗保健、教育、健身、修理、洗衣、旅游、餐饮、娱乐、家庭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型消费,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二是积极探索提高大店、名店对城市周边消费群体的辐射作用,特别是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商品流通方式。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通过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手拓展销售网络,把连锁经营、代理制、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入农村市场,将城市名店的商品供应、交通、售后服务等方面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增强吸引力,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五)大力提高农民收入,减少非消费性支出,扩充其消费空间
在占我市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地区,2004年农村居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影碟机、照相机、微波炉和热水器的拥有量只有城镇的68.4%、37.4%、51.0%、12.7%、71.4%、19.1%、23.7%和51.8%,农村居民收入已相当于城镇居民1996年的水平,上述产品的价格比1996年也下降了不少,但农村居民的洗衣机、电冰箱、照相机拥有量也只有1996年城镇居民的43.5%、53.6%、20.0%。广大的农村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也很强烈,但实际收入水平和现实的支出负担矛盾突出。在农村,政府应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展空间;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依附土地生存的人口,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多层次增值;通过引导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和从事非农职业,提高农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切实使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走上法制化、正规化的轨道;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打击时有抬头的六合彩赌博活动,引导农民健康消费;建立真正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老有所靠,释放出非消费性支出并转移到消费性支出,对消费需求形成一次大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