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例院内压疮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论文_徐艳丽,孔雪莲,李雪梅

(安徽省淮北市矿工总医院烧伤科 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院内压疮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患者病情重、潮湿、低蛋白血症、高龄、强迫体位、低年资护士对压疮预防意识不强,相关知识宣教不到位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对压疮高发科室、高危人群的管理,针对其相关因素落实防范措施;制定管理制度;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规范化培训,才能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压疮;院内发生;原因分析;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213-02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强烈和/或长时间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所致。通常位于骨隆突处或与医疗器械有关[1]。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导致平均住院日的延长,增加住院费用,消耗巨大的医药资源。我院自2016年建立了难免压疮管理监控体系,并对难免压疮申报、认定及护理全程进行实行严格、动态的管理。上报29例院内压疮中其中1例是在护理部横断面调查时发现。现将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的29例院内压疮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的29例院内压疮患者,以护理部登记获取资料,男14例、女15例;年龄70岁以下10例,71~79岁8例,80岁以上11例,平均年龄72岁。

1.2 方法

根据上报压疮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科室、性别、年龄、疾病诊断、Braden评分、部位、分期、转归进行数据整理,结合各科室院内压疮发生原因分析讨论并进行汇总分析。

2.结果

2.1 科室分布

重症医学科7例(24.14%);神经外科 5例(17.24%);肿瘤科5例(17.24%);心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各3例(10.34%);呼吸内科、感染科、手术室各1 例(3.45%)。这些科室可以直接反应出病人的疾病特点,病人病情重,常有长期卧床、意识不清、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被动或强迫体位、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很容易发生压疮[2]。

2.2 疾病

心肺疾病11例、颅脑损伤5例、癌症晚期5例、脑血管疾病3例、骨折2例、肝性脑病1例、CPR 1例,1例为手术行腰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间盘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时间非预期延长。

2.3 Braden评分

29例压疮发生时的Braden评分:<9分(极高危)9例(27.59%);10~12分(高度危险)14(48.28%);13~14分(中度危险)4例(13.79%);15~16分(低度危险)2例(6.90%);说明重点对Braden评分≤12分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管理。

2.4 发生部位

表1

  

2.5 分期

1期压疮13处(28.89%);2期压疮28处(62.22%);深部组织损伤3处(6.77%),是一位CPR术后深昏迷患者。4期压疮1处(2.22%),是一位肿瘤晚期患者,患者疼痛剧烈,家属拒绝给患者翻身、拒绝护士观察交接患者皮肤。

2.6 转归

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及治疗,治愈6例;好转12例;未愈 11例,其中8例因疾病死亡。

3.相关因素

3.1 本组患者中21例属于病重,床上无法自主活动,身体局部对压力的感受不明显,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局部组织受损。

3.2 潮湿皮肤比干燥皮肤发生压疮概率高5倍[3]。14例患者由于汗液、大小便失禁导致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浸渍,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遭到破坏,促使局部压疮的发生。

3.3 14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其中9例出现全身水肿,引起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影响组织营养吸收,从而造成压疮的发生。

3.4 80岁以上患者达到11例,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反应迟钝、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低下等因素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失去弹性,皮下脂肪丢失均可诱发院内压疮发生[4]。

3.5 肿瘤晚期、心衰患者均处于被迫状态,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敢翻身,持续采取强迫体位。当仰卧的患者头部抬高>30°时,身体即存在下滑倾向,可在骶尾部与皮肤间形成压力和摩擦力,长时间受压可使骶尾部皮肤受损。

3.6 由于难免压疮申报条件制定较宽,病区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较多,分管片区压疮网员质控太多的难免压疮患者,导致质控时不够认真,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指出并指导科室认真及时整改。部分科室护士存在“重上报、轻预防”的现状,对上报难免压疮后护士放松警惕,护理措施未认真落实,压疮预防措施依赖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压疮风险意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相关知识不重视、掌握不够。尤其低年资护士对压疮新分期不掌握,知识还停留书本上,导致对各期压疮的护理没有针对性。护士对压疮预防经验不足,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床头交接班时交接双方未仔细查看和交接患者皮肤,未及早发现受压处皮肤的变化。

3.7 本组数据中3例由于医疗设备使用不规范、防范措施未落实导致的压疮发生。

护士对器械性压疮缺乏防范意识,测血压时袖带未做到定时更换部位,未检查患者受压处皮肤;使用支具的患者,支具与皮肤间未采取减压措施。

3.8 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家属只看重对疾病的治疗而忽视对疾病的护理,减压措施落实不到位。29例患者中有7例拒绝使用气垫床等减压措施,以上因素均可导致压疮的发生。

4.管理对策

4.1 建立压疮监管专业小组:由护理部、病区护士长、伤口专科护士、相关科室压疮网员组成压疮监管专业小组,护士长两人一组每周对片区难免压疮及压疮患者质控。重点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肿瘤科、神经内科、心内科、骨科等急危重症、老年、使用医疗设备较多科室压疮的管理,督查压疮及难免压疮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指导帮助解决。护理部不定期抽查,杜绝了压疮漏报、瞒报现象。

4.2 管理职责:通过三级监控体系对全院各病区难免压疮及压疮患者进行评估、循证、会诊、确定治疗和护理方案、监控实施效果、收集临床资料等[5]。

4.3 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科室申报难免压疮时,必须正确评估患者、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落实压疮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评估Braden评分,做到班班认真交接。凡上报难免压疮的患者若发生了压疮,科室需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申请认证难免压疮发生。经压疮监管小组认证患者是由于疾病原因导致的,将不追究相关责任。如因护理不到位导致的,将追究责任,科室要进行讨论分析整改,并将相关资料一周内上交护理部。

4.4 知识培训:小组成员定期进行院内压疮相关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对低年资护士此方面的培训。建立“压力性损伤学习交流”院微信平台,上传压疮预防护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以及经验分享,使大家及时接收新知识,对压疮有新的认识,重视对压疮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和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EPUAP2014压疮护理指南[M].2014.

[2]王芳,鲍娟,张泾萍,等.69例住院病人院内获得性压疮原因及对策[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33(4):368-371.

[3]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主编.现代伤口与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0.

[4]孙亚兰,李淑玲.院内发生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1):4461-4464.

[5]魏苏艳,王晓凤,李萍.预警管理在压疮管理中的效能分析[J].华西医学,2014,29(2):315-319.

论文作者:徐艳丽,孔雪莲,李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29例院内压疮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论文_徐艳丽,孔雪莲,李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