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主义误判看今天的社会主义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从资本主义误判看今天的社会主义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从对资本主义的判断失误看今天的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经济发展波动比较大,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人们的意见大,不满情绪多。因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命运前途担忧,有的甚至丧失了信心。对此应该如何看?笔者认为,通过对资本主义初期时的判断失误来认识,问题就清楚多了。

资本主义的幼年时期,或者初期阶段的时间应该界定在什么时间?我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资本主义都处在幼年时期。一个简单而又有力的论据是:在19世纪50、60年代,欧美大多数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才确立。这样到二战结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才80多年。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说,80年是很短暂的,在其产生、发展、灭亡的长过程中只能算是幼年时期,或者算是初级阶段。

在资本主义的幼年时期,它产生的矛盾很突出,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1)生产力水平低。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 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用马克思的话说,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的较快发展才仅仅开始,生产力水平和现在相比,还是很低的。(2)工人阶级贫困,阶级矛盾尖锐。 在这一时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很残酷的,表现在: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工人的生活状况极端悲惨。工人忍无可忍,被迫纷纷举行罢工、游行、起义。这时资本主义似乎已经处在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了。(3)生产处在无政府状态, 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每次危机都使大批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大量商品被销毁。特别是30年代的大危机,整个社会处于瘫痪、混乱、恐怖状态,资本主义制度好像就要彻底崩溃了。(4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其同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垄断形成后,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落后国家的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商品销售市场,以至瓜分殖民地,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就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其同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

由于资本主义初期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存在的诸多问题,它自然遭到了工人阶级和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反对,自然要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甚至也遭到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的批判。例如,早在马克思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是黑白颠倒的世界的写照”。付立叶指出,“在文明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注:付立叶:《付立叶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生产对人类来说, 已经成了一种阴险的礼物和对本性的嘲弄,甚至是一种惩罚。因为它使生产所依靠的雇佣工人和奴隶阶级陷于绝望的境地。”(注:付立叶:《付立叶选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47页。)欧文则认为“私有财产或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注:欧文:《欧文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页。)。私有制把富人变成了衣冠禽兽、“两脚兽”(注:欧文:《欧文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页。)。“私有制使人变成魔鬼,使全世界变成地狱。”马克思则根据资本主义初期的上述情况作出了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判断。他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表明了资产阶级已经无力驾驭发展起来的生产力。他说,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1~832页。)列宁则根据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判断,并根据垄断资本主义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如何看当时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如何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判断?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当时存在诸多问题,存在诸多弊端,人们对它的不满、甚至诅咒和批判都是应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做的判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把它放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来看,就会认识到,那些矛盾和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其发展初期所不可避免的,得出其将要灭亡的判断是不妥的。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其幼年时期,都是不完善的,不成熟的,都需要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逐步提高的,现在所达到的水平是当时所无法比拟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学、文化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工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降低,工资大大提高,工作条件、居住条件改善,劳资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生产的盲目性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熟练运用和在一定范围内的计划性逐步减少,随之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破坏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亦不是“愈来愈尖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其同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的国际化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而减轻。

可见,过去人们对资本主义认识或判断发生了失误或错误,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看到那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初期阶段。

无独有偶,今天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认识同样是忘记了社会主义还处在幼年时期这个前提。社会主义在幼年时期也会像资本主义幼年时期一样,暴露的矛盾、出现的问题多。但它同资本主义一样都是在幼年时期所不可避免的,也会同资本主义一样成长壮大,逐渐走向成熟。例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水平虽然很低,不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吗?人们的生活水平固然不高,不是逐步得到改善吗?新的经济体制虽未完全建立起来,但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逐步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吗?生产的盲目性、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依然存在,但由于宏观调控的逐步加强,经济发展不是逐步走向健康吗?……。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失误,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1.人们对社会制度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限制的。在主观上,认识的主体受到知识水平、技术条件、思维能力、主观努力程度、实践范围及思想方法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因而任何一个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事物认识都是有局限的,都不可能不发生错误。在客观上,人们的认识受到认识对象发展程度的限制。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的暴露是有一个过程的,当事物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其本质还没有充分暴露,人们对其认识就容易产生偏差。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由于马克思当时处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不能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成熟时期的情况,因而就得出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结论。假如马克思活到今天,看到资本主义现在的情况,他是不会得出上述结论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今天,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还处在不成熟时期,使一些人对它的发展前途看不清楚。

2.要充分认识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错误判断的危害性

对资本主义产生的上述错误判断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它影响了我们的对外关系,使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则进行了大量的超过自己国力的“无私援助”;它影响了我们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的经验、技术,使我们长期处在封闭状态;它影响了我们利用外资,使我们的资金匮乏;它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建设,使我们长期处在“备战”状态;它使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共产主义的实现即将到来,因而造成了许多路线、方针、政策发生失误……。同样,今天的社会主义也处于幼年时期、初级阶段,对其正确认识和判断也很重要。我们应从对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发生的错误判断中吸取经验教训。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处在幼年时期的社会主义,其危害之大将是不堪设想的。

3.认识评判社会制度,应放到历史长河中来观察

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发展到最后灭亡,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原始社会存在了几百万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存在了几千年。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多长时间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断定,它们都不会在几百年中就灭亡或者消亡的。一种社会制度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人们对其整体认识、判断必须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观察,而不能仅根据其短时间的表现就作结论。如果放到历史长河中看问题,人们就不会因为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甚至还在确立过程中)时暴露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断言它的“丧钟就要响了”;同理,也就不会因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在幼年时期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对其丧失信心。

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社会制度更是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看问题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它在幼年时期,必然表现得比较弱小,必然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但必须看到它是新生事物,它是不可战胜的,它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不成熟变为成熟,由不完善变为完善。如果这样认识问题,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期所出现的问题了。

[收稿日期] 1999-03-25

标签:;  ;  ;  ;  ;  ;  

从资本主义误判看今天的社会主义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