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企业作为大型能源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矿采矿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部门重视的问题,因为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做好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工作,是煤矿企业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出发,结合安全管理现存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1引言
受我国煤炭资源储藏形式的特点,我国的煤炭开采大多都是以地下开采为主,加强煤矿开采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建设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还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然而实际工作中,受恶劣生产环境的影响,煤矿开采工作仍然面临很大的危险,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对采矿安全的管理工作,对工人生命安全负责,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煤矿采矿事故产生的原因
2.1安全意识薄弱
在很多煤矿企业生产中,追求生产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就使得很多煤矿管理者都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提高企业效益上来,进而减少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注,安全生产在很多环节成为了空口号。尤其是在一些小型煤矿和私营煤矿中更为严重,甚至在企业经济利益和安全相矛盾时将安全生产放在一边,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除了企业领导,安全意识薄弱也表现在工人的工作行为之中,很多工人经过长年的工作发现简化一些操作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生产效果,便因此简化了自己的操作程序,如在开阔区摘除安全帽等,严重违反了安全规定。
2.2生产环境复杂
作为能源开采型企业,煤矿工人的生产环境受能源储存特点影响比较大,由于开采区域相对较深,工人们的生产条件也会变得相对比较复杂,比如光线暗、缺氧现象时有发生、岩层不稳定等,而且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粉尘和瓦斯等易燃物质,任何一点的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带来空前的灾难。
2.3采矿技术落后
采矿技术落后也是矿井生产安全的重要隐患,我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地区差异化比较大,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由于信息闭塞和经济发展缓慢,很多煤矿依然采用落后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有些传统的技术本身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又不能及时得到修改,这就为煤矿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还有一些矿主的目光短线,为了追求利益专门引进其他相对先进的煤矿淘汰的设备,不肯加大投资,使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现状亟需改善。
2.4安全管理水平低
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很多煤矿企业中关于煤矿安全的管理制度建设都不够完善,制度不完善就会增加事故发生率,另外,虽然一些煤矿建立起了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因为工人的素质很难得到执行,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制度就是形同虚设;二是工人素质比较低,煤矿工人大多都是体力劳动者,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在对安全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执行上不到位,也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三是工人安全技能不足,主要表现在事故发生后工人没有办法进行自救,耽误最佳救治时机,这也是煤矿事故发生以后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严重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是煤矿生产必需放在首位的问题,因此安全生产是最基本的原则。要求煤炭企业管理者要把注重生产安全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关系平衡到位,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要深刻认识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决定了企业的长远效益,安全生产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安全生产,效益也就无从谈起,煤矿领导者要及时更新自身经营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防范作为煤矿运行中的重点工作。
3.2完善安全措施
煤矿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电设备,而设备的超负荷运行又是煤矿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要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尤其对于采矿设备来说,在恶劣的生产条件下长时间的工作,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保养,除了会引发安全事故之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采矿效率。所以,煤矿企业要认清楚设备安全和生产效益之间的重要性,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另外要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的资金投入,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本质安全性,配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护工具,在事故发生时,尽量将事故导致的危害降到最低。如设置瓦斯浓度检测系统,在浓度超标时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迅速上井以免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3.3完善安全制度
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利于采矿工作有序进行,并避免出现工作任务推脱的现象发生。要建立违规作业的惩罚制度,对有违规作业的人员惩罚力度一定要大,以此来提高违规作业的成本,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还要建立起事故发生之后的紧急救助措施制度,有利于对发生的事故及时采取反应,降低伤亡率和减少企业损失。
3.4定期对采矿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采矿工人的特点,对其进行的安全培训不能是一次性的,要定期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在真正的矿井事故发生时,保证其能够进行及时的自我营救,提高生存概率,减少伤亡,同时有利于工人培养起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每个人解决困难的必备素质。另外,煤矿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大赛等方式提高工人学习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学习风气。
4结语
随着去产能政策的实施,考量一个煤矿的发展前途不再仅仅局限于煤矿的生产效益,还要考虑煤矿的生态效益和安全管理情况。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要努力提高煤矿采矿工作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提前对采矿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防范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还有利于为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也有利于煤矿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 田建辉.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纵横, 2014(21):177-177.
[2]张兰, 许江, 张延松.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 38(6):89-92.
[3]王洋.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2):152-152.
论文作者:张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煤矿论文; 事故论文; 工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