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刘正俊

试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刘正俊

临汾高级技工学校 刘正俊 山西省 临汾 041000

摘要:我国多数中职教育中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简单的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讲述,学生听记,形成了"讲-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中相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方式。为了提升对机械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模式过于看重了对书本上的结论性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对机械知识及原理的来龙去脉的过程性知识的掌握;重视了现有的机械计算类试题的求解,忽视从实际制造情景中发现与提出相关机械问题的能力;重视了机械问题解决的模仿记忆,忽视了带有创新性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等等。上述弊端的最大问题表现为忽视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从而直接损害青少年一般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形成,阻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

引言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学习难度系数大,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而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功底比较薄弱,学习兴致不高,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中职教师研究的方向。

1注重课前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好铺垫

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课前学习习惯尤其重要,若能进行课前学习,学生们将能充分了解到到上课的内容,了解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明确自己到底对课程掌握了多少。但课前学习对于大多数学习习惯有待提升的中职学生来说,显得相对陌生,作为老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开学到中期考试这段时间,做好指引工作,抽出时间组织课前学习,采取小组竞赛和组员相互督促的模式,让课前学习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习惯的养成,将会为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好铺垫。以滚动轴承这节为例,有一组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就拿着家里废弃的一个自行车后轮轴承,用这一节学过的知识绘声绘色的进行了描述,理论联系实际,在老师还没有开讲之前就已经进行学习,那学习效果自然会非常明显。

2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创新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促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接受”。《机械基础》知识点枯燥,内容繁杂,若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不进行信息双向交流,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学习效率低。由于中职学生活跃好动,在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学习,同时参与他们的探讨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实验、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究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样学生才能对枯燥无味的机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今后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把机械的理论知识和机械的实际操作以及机械设备各方面的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学习的更快,在学习上也不会死记硬背上课也能学习的很好,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中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和各种机械中的专业课都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结合各种机械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经常看见的机械设备进行举例子,例如:自行车上的传送带(铁链条)通过人产生的动力加上两个轮子的滚动,传送带起到了传送动力就带动了两个轮子(机械)之间的滚动,电动车的传送带、大型拉拽车的传送带等等也是这样的原理。教师在讲解时尽量使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机械,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兴趣。机械基础课程都是和机械的基本构造有关,在条件的允许下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参观机械生产的地方,在讲解的过程中能更仔细更实际,在机械的设备和机械用途以及构造上也能认识多些,在这样的环境中讲解机械基础理论学生就不会觉得很抽象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时非常好的一个教学,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4合理采用开放教育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飞跃插上翅膀

近些年,有关《机械基础》课程开发出来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微课,慕课等模式的开放教育资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给了我们老师巨大的机会去采用它们,不过也给我们提出了难题,课堂只有45分钟,课前需要提供哪些,课堂上观摩哪些,哪部分用于讨论和作业,这些资源如何和课堂内容很好的融合,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去深刻思考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好,也大力鼓励学生自己使用互联网,自己查阅相关的开放教育资源,不断拓展他们的眼界,从老师到学生,都重视对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将会对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此外,这些年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也借助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数字化校园的项目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不少学校甚至有了智慧教师等先进教学设施,这也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合理采用开放教育资源显得很有必要。以第九章的《铰链四杆机构》为例,这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单凭借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很难对其完全理解,但是当我们借助互联网的时候,发现有大量的素材可供我们去学习,海量的动态图片,大量铰链四杆机构的实用视频,还有老师制作的相关微课视频,另外,也有学校发出了与该节内容相关的慕课资源,这一切,都会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帮助,也能大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推开另外一扇窗户,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为他们扩展思维带来帮助。

结语

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更要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兴趣,保持好的习惯,掌握系统学习思维,体验竞争的乐趣,主动使用互联网开拓眼界,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黄杰.谈中职机械类专业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

[2]关荔文.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10):26-27.

论文作者:刘正俊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试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刘正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