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设计论文_肖解良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设计论文_肖解良

一、联合接地方式

联合接地方式是较为常见的弱电系统接地方式,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雷效果,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接地体。埋入土壤中火花混凝土基础中做散流用的导体称为接地体。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在接地装置中,用接地电阻来表示与大地结合好坏的指标。接地电阻越低,电流越容流动,综合布线接地尽量减少电位变动造成的干扰。因此,需要将建筑物周围所有分散地网进行相互连接。 实施联合地网的原则是 : 在大楼最近隔距小于 2 √ ρ( ρ为附近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值 ) 相邻地网应进行相互连通,形成闭合的联合地网:其隔距大于 2 √ ρ 则不必连通。采用 40*4mm2镀锌扁钢,在地下将各地网就近相互焊接连通,保证至少 2 点以上连通,并与大楼的环形接地体或基础钢筋相连。连接扁钢的中间适当敷设垂直接地体。连接扁钢一般埋深≥ 0.6 米,条件受限则适当放宽,也可利用已有电缆沟槽布放连通扁钢。

2、接地引入线。地网与接地总汇集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长度一般不超过 30m。地网与接地总汇集排间至少要有两处不同位置的焊接,可以用40*4mm2的镀锌扁钢,也可以用数量相同截面积不小于 120mm2 的绝缘护套多股铜线连接。

3、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是指大楼分布设置可提供各通信机房接地连接的一组接地干线的总称。为了提高接地有效性和减少地线上杂散电流回窜,接地汇集线分为垂直接地总汇集线(垂直贯穿建筑,与分汇集线间树形辐射状连接)和水平接地分汇集线(分层设置,就近连接各设备的接地连接线)两部分。

4、接地汇集排。公共的接地母排,为大楼内各种接地提供的连接汇集窗口。接地汇集排分为接地总汇集排和接地分汇集排。

(1)接地总汇集排 : 连接接地引入线和接地总汇集线。一般安装在大楼内电力室的垂直走线架附近合适的位置。若存在多块接地总汇集排,最好将每块接地总汇集排均压互联。(2) 接地分汇集排 : 连接各类设备与水平接地分汇集线。接地分汇集排一般情况设置在各层楼 ( 机房 ) 的垂直走线架附近合适的位置,也可安装在机房活动地板下。

5、接地连接线。大楼内各类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接地分汇集排之间的连接线。接地连接线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较长导管放置,如果一定要用钢导管,则可以通过“端连接”(导管端口位置用跳线将接地连接线与导管连接)来消除电感。接地连接线与一组机柜间,用适当长度的接地铜排连接,再用接地连接线将接地铜排与接地分汇集排连通,并尽可能缩短接地连接线的长度。

6、机房内的接地与连接要求。机房内各设备的电源工作地线与设备外壳是否进行短连,均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确定。但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如外壳、机架等,应与接地分汇集排进行连接。设备及系统之间各类信号电缆屏蔽层的两端及射频同轴电缆外导体,均应与所连接设备的金属机架 ( 壳 ) 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走线架在安装连接时,承担电气通路的金属构件及架的连接,在连接处应除去表面涂层 ( 如:涂料、漆、瓷釉等 ),以保持其电气连通的可靠性。不靠在一起安装的走线架应分别就近与接地汇集排进行连接。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

建筑的设计形态和智能化是衡量城市建筑现代化的标准。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主要由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弱电电源及接地等系统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弱电工程设计的出发点应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功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从具体设计上,应从智能建筑的现实考虑,充分考虑业主和使用者的各种功能要求,使设计能在总体结构上尽量现代化,既先进又经济,同时各系统的可兼容性和扩展性良好。

在从事智能建筑行业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的一些处理问题的做法和观点。

1. 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智能化系统工程受技术、经济、时间等因素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性和使用需求有机配套,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工程投资能力等因素,有重点的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大的要求。

2. 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建筑智能工程计应透视当前 IT 产业发展动向,以智能建筑技术发展为主流。智能建筑施工设计只能一次性成功,工程现场不具备反复变动、多次试验的条件和可能,同时受工程周期和进度的限制、工程投资的约束则更为明显。这就要求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可靠和成功的产品及设备。

根据性能选用适当的设备。每一系统和设备都有其适用范再说了设备也不是“万能”的,贪图所谓“最优质”“最前沿”“最强大”的观念,的确不切实际。

4 . 注重系统的保障措施。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寿命可能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一旦投入使用后要 24 小时不停机运肩负着保障建筑物内各类活动、人身安全的任务。这就对设备和系统在选型和要求较高的场合下,应有具体的技术保障措施。

5合理的控制智能系统的成本。控制智能系统成本的前提是要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满足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采用不同的控制组合方式,比如,多采用开关控制方式,少用无级调光控制做法。通过灯具布置上的变化、照明配电回路细分和增设来调配实现照明亮度和场景的变化与控制,达到多级控制、多种变化的效果。

6. 弱电线路设计采用较可靠联接方式。较可靠联接方式在弱电系统线路设计上是提倡采用的,环形总线接法、适当增加回路或备用回路、限制单一回路设备接入数量等通常被采用。工程设计上应注意,受产品质量和现场条件的限制,同一回路串联 / 并接多个触点连锁或联动控制设备的数量不宜过多。此外,主干回路上线管、线槽中电缆和导线的密度、分隔铺设的要求不应该被忽略。对于长距离多负载传输回路,像 DC 工作电源回路,设计时要核算线损引起的电压降,提醒调试时检查回路末端的工作电压,这是设备工作不正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结语: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弱电系统接地设计领域也应该对其工程设计进行智能化改革。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设计过程中,应该在传统的联合接地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合理控制智能系统的成本,使得弱电系统接地基本设计在工程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实现智能化,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为其建设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避免雷电等对建筑物的安全形成威胁。

参考文献:

振华 . 谈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6):140.

[2] 孔凡武 . 浅析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 [J]. 科技风 ,2011(12):169+171.

[3] 李军 .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工程实践 [J]. 科技信息 ,2009(21):255-256.

[4] 刘建 , 马月球 , 黎晓军 .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接地连接技术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 学术交流 ),2007(12):1663-1664.

论文作者:肖解良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接地的基本设计论文_肖解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