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近期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2)02-0129-05
作为一门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联的学科,经济地理学在其发展中深受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就其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说,它又不断从相关学科中取得借鉴。其中,与经济学科的关联最为密切。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地理学家曾经借助源于经济学家的区位论、区域科学、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等研究思路,并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再予以创新,推动了经济地理学的大发展。
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也促进一些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主流经济学的非空间倾向[1]。从而出现了一些将经济问题与空间结合研究的经济学家。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这些经济学家,试图提供一种研究经济地理现象中传统问题的新方法,并称其为“新经济地理学”[2]。
20世纪下半叶,由于地理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使经济地理学成就斐然[3]。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又给该学科注入新的生机。世纪之交,人们欣喜地看到,来自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的两股研究力量,显现出合作、交流的趋势。本文拟就这一新方向及其可能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影响作一分析,以供同行研究参考。
1 经济地理学研究交流的新发展
不同背景学者在经济地理学上的研究交流,并不是新近出现之事。但近两年来,这种交流出现了两个新特点:一是交流开始有组织地进行;二是在交流中更加强调互相学习,而以前的交流更多地是地理学家引入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双方交流的有组织化和规律化,可从以下两个事件反映出来。
1.1 出版《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
2000年,牛津大学地理学教授Gordon Clark,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Maryann Feldman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学和规划教授Meric Gertler联合包括他们在内的40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者撰写出版了一本权威巨著《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4]。该著作不仅具有一般手册特点:理清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发展主线和主要观点,提供学科领域的权威定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读者提供了跨学科参考书。为了促进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流,该手册在每个主题中,均有意地安排地理学和经济学家(或公共政策研究者、工商管理学教授)分别撰写论文。全书14个主题包括了33篇论文,其中18篇为地理学家所撰写,其余出自经济学家(或管理学者)之手。
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像这样专门将不同背景学者的不同观点一一对应地编著成书,尚属首例。为了鼓励学术观点的后续讨论,在一些尚不成熟的重大学术问题上,该著作并不主张给予结论式的回答。作者们带有启发式的分析讨论,为后人的研究以启迪。由于我国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信该著作的引入会有助于活跃理论讨论。
1.2 创刊《经济地理学杂志》
国际学术界流行的以Economic Geography为名称或名称一部分的杂志,有美国克拉克大学主办的《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和皇家荷兰地理学会主办的《经济和社会地理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Geography 或 Tijds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Geografie)。前者创办于1925年,后者创办于1910年,它们以及其他相关杂志均为推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2001年,美国波士顿学院经济学教授Richard Arnott和英国南汉普顿大学地理学教授Neil Wrigley共同创办了《经济地理学杂志》(Journalof Economic Geography),成为对新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一大献礼。与前两本杂志不同,该杂志开宗明义,要为“经济地理学家”和“地理经济学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论坛[2]。杂志主编认为,经济地理学是关于地理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geography)和经济问题的地理学(geography of economics)。由于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日益获得社会的认可。但是,地理学家的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之间还有一些观点分歧。双方只有通过对话和交流,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
为此,该杂志的编辑队伍组成中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兼顾。除了主编由两学科各取一名之外,副主编4人,国际编委36人,也大致为两个学科各半。为了真正促进交流,编辑部规定:①发表文章要兼顾两大学科所占比例,并要求文章作者面向两大读者群。②应用较多数学方法的文章,要深入浅出,让大多数读者读懂。③杂志将鼓励组织学术讨论会,使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就所关注的同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目前,该杂志已出版两期,共发表论文8篇,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论文各半。在创刊号上还开辟了辩论论坛,两位地理学家和两位经济学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作Fujita和Krugman等的《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5]发表了明显不同的观点。
2 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
从地理学家的角度,为了与新经济地理学交流,必须加强对该领域的了解。新经济地理学所包括内容很多。这里仅根据相关文献,在以前讨论的基础上[6],分析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主要观点及地理学家对此的不同看法。
2.1 新经济地理学的假设条件
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的所有模型及理论分析均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公司或个人的决策行为是理性的(即理性选择);二是均衡原理是所有讨论问题所遵循的基本原理[5]。在这两个大前提下,又有两个次一级的假设,即规模收益递增和外部经济(或经济外在化)[7,8]。在这些理论假设和其他类似于早期区位论的简化假设下,克鲁格曼讨论了经济集聚形成的过程[9-11]。
假设在一片土地上,均匀地分布着一些住户。他们以农业为生,其所需工业品也依赖于农业收入。同时,工业厂商中,每一家集中于生产一种产品,且自行确定其产品的价格。由于产量增加可导致平均成本的下降,垄断性厂商将趋于增加。但是,又由于新的厂商可自由进入,厂商又不可能获取过高利润。借鉴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如果工业部分自身成为工业产品需求的主要来源,加上运输成本随距离增加,那么企业将会集群分布以实现在规模收益递增上的效益[8]。至于企业集群的具体区位形成,则具有偶然性。偶然历史事件起着决定性作用[10]。
对经济学家的这种假设,地理学家持不同观点:①个体理性行为与实际差别明显。人文力量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学习型的,其信息和决策行为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大[12]。②将现实的经济空间格局与均衡状况相比较是不合适的。对于地理学家的批评,克氏回答,假如人们通过这些愚蠢但简便的假设,使经济集聚的结果有一种解释,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13]。
2.2 模型分析方法
新经济地理学十分注重模型分析。克鲁格曼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模型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地理问题[13]。除此之外,“没有可以替代模型的方法”[11]。只有通过正式模型才能准确地分析因果联系的真实含义。几乎他的所有观点均建立在数学模型分析之上,如关于集聚形成的中心—外围模型,偶然事件影响模型,劳动力市场拉动模型[10],区域凝聚力和排斥力的一般模型[11],等等。
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分析方法,地理学家有两种反应。一种来自那些已经不把数学公式作为一种有效地解释经济地理问题的理论语言的地理学家,他们对这些简单模型不屑一顾。另一种来自那些在经济地理理论化中仍使用和接受数学方法的地理学家,他们也不喜欢新经济地理学建立模型中自我强加的多种限制[12]。剑桥大学经济地理学教授Martin曾谈到,就理论、方法论和认识论来说,地理学家从事的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是有很大区别的。新经济地理学应用不完全竞争、收益递增和多重均衡的经济数学方法,在地理学家看来,只不过是区位理论和区域科学的重新数学化版本而已[14]。地理学家在经济景观的解释中强调其复杂性和随环境而变化的特性。他们认为,数学模型只有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正确适用的[2]。
2.3 复杂理论和空间分析
克鲁格曼对空间问题研究中,对复杂理论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他同意Arthur的观点:经济学家应该应用跨学科的复杂理论和自组织理论来描述收益递增和外部经济[15]。把该观点用于空间分析,克鲁格曼提出了描述厂商运移的运动方程式。他认为,起初厂商的收益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它们将从比平均收益低的地区移向比平均收益高的地区。由此,他进行了一些动力模拟,以观察一个或多个制造业中心出现的条件。结果表明,空间均衡稳定与否以及一个或多个中心出现,均取决于参数值,尤其是运输费用。如果运输费用足够低时,集聚将会发生。
克鲁格曼认为在经济动力学分析中,自组织理论和复杂理论十分重要。他在《自组织经济》一书中[16],将复杂理论用于空间理论分析,并用此方法设计城市发展过程研究的一般框架。他对一些有关经济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进行了分析。认为杜能—Mills模型和中心地模型不能对城市空间的自组织过程进行满意的解释。Thomas Schelling的居住分离模型、描述了居民的依据其邻居中不同种族的数量来决定其移居或定居行为,是用复杂理论建立模型的先行。它展示了局部和小范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大尺度的结构变化。城市等级规模模型通过揭示人口增长与迁移行为为大城市增长和新城市形成提供了基础。通过以上这些一般模型,克氏企图展示自组织活动隐含在许多城市现象之中。其核心思路是,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向关联等所形成的离心力,与生产要素不可移动和地租形成的向心力共同作用,形成了经济活动(城市)的空间自组织过程。
显然,克鲁格曼在城市动力过程的分析中,没有将时间和空间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在多时段环境中各种“理性”力量只有清楚其行动对其现在和将来的福利均产生有利影响之后,才会开始行动[8]。此外,克氏的分析提供了复杂理论在空间经济分析中应用的基本思路,但并没有在以后的研究中很好地拓展这个方向。
2.4 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998年4月,第10届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会在华盛顿召开。大会汇集了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人员,围绕着“地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展开了讨论。1999年第2期《国际区域科学评论》杂志刊登了其中的主要论文。克鲁格曼的论文认为,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比如,在相同区位优势的地区,其经济状况有很大不同;一个小小的历史偶然事件,可使一个地区成为工业中心的一部分,另一个地区成为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围区;某些并无什么特色的区位,却成为千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克氏将天然地理秉赋,看作是一区域形成自我增强型(selfreinforcing)动力发展过程的起始杠杆。认为地理在过去也许决定着地区的命运,但未来未必如此[17]。其他一些学者则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影响因子,如运输成本、距离负荷、农业生产力和人口压力,仍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18]。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运输、电子通讯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者们从另一角度对地理位置使用的看法之争。O'Brian发表了著名但有争议的“地理已死”论断。他从国际金融关系角度,认为信息科技的革命将使“地理位置在金融界中已全无价值或其价值将大不如前”[19]。Cairncross也提出“距离已死”观点,认为距离已不再决定电子信息的传递成本,所以地理位置已不再是大部分商业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20]。
很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见解。Berry等地理学家认为,不可否认,现代电子通讯已在很大程度上将面对面交易和通讯的模式转变为电子即时传递的通讯模式,由此可减低经济对城市的依赖性。但是,技术、高质量劳动力等区位因素,仍对经济活动施以影响[21]。Markusen认为,运输和信息业的发展,使经济空间变得“滑溜”(slippery)。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地理区位具有“粘性”,吸引经济活动在此集中[22]。辩证地说,地理仍影响着发展,但经济增长不是由地理状况所决定。只要政策正确,不利的区位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降低[23]。
3 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影响
两大学科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潮流。诸多国际著名学者的投入,定会对未来经济地理学带来重要影响。这里,不揣冒昧,谈谈自己对这种可能影响的四点看法。
3.1 不同观点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在20世纪后半叶,经济地理学经历了研究思维向规律性研究的转变、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行为地理学、政治经济因素分析、区域问题的重新审视[3]、经济的文化地理[24]等不同阶段的发展,汇集了不同的学派观点,形成了“伟大的”的50年[3]。新世纪伊始,经济学与地理学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上的进一步交流,将会为该学科注入新的研究观点和方法。通过彼此学习,从事经济地理学的学者们,不管来自于地理学还是来自经济学,均会有更开阔的思路,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技能。以此为基础,在经济地理现象的研究中,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不会过分强调哪一种研究方法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而会发现多种方法均有其正确性,均有其适用的范围。然后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3.2 经济地理学地位会明显提高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采用更加合适的研究方法,其成果会更真切地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这当然会更好地被其他学科以及实际应用部门所接受。不仅如此,十分值得强调的是,从经济学界关注经济地理问题的有一批颇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们大有将经济的空间问题拉入主流经济学之势。如Urban所说,经济学家曾不断向外扩张,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这些学科的问题,从而进入该领域。而这一次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倡导者们,并不是有意将新的模型介绍到地理学中,而是要将地理思想带入主流经济学中[1]。如果按此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地位定会明显提高。只是和作为地理学分支一样,经济地理学也会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分支之一。这也不必担心。
3.3 前瞻性研究成果有望逐渐增多
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多侧重于对已有地理现象(事实)的解释或规律的探索。预测性或前瞻性成果不多,尤其是缺少像经济学那样在解决现实重大问题上的大型政策指导性研究成果。与此相比较,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结果,则表现出预测性特点。如克鲁格曼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就这些国家的潜在危机做了科学的预见。与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交流或进一步地与主流经济学的交流,会带动经济地理学向此方向努力。通过学习经济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经济地理学家在区域性(或空间性)问题上,可望形成更多前瞻性研究成果。
3.4 新的经济地理学学派有望出现
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经济地理学新的学术观点或学派的出现,受三个因素影响较大:相关学科的思潮、科学(社会科学)发展大环境和经济地理大事件。区位论和空间分析多受经济学的影响;行为地理学与社会科学中的行为革命大背景有关;而政治经济因素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当时如美国的民权运动、越战、经济危机等。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引入经济地理学,其本身就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新学派(如Scott认为是20世纪50-60年代区域科学的复兴[3])。不仅如此,新经济地理学与现已在经济地理学中兴盛的政治经济学派、文化学派和新区域学派(以伴随后福特生产方式而出现的新型空间集聚、区域网络、创新与增长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相互作用,加上经济学科广泛使用演绎方法取代归纳方法[25]的影响,以及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与地方化相互作用的背景,有望造就新的学派出现。
4 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启迪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不少西方的经济地理学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分析、修改,形成一些理论生长点。然而,过去的这些引进,多限于地理学家的成果,或地理学家已普遍接受的经济学家的成果。现在,我们有机会几乎与西方地理学家同步来面临着对经济学家的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批判和吸收。抓住这个机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经济地理学,并加强与经济学家的交流,对新世纪我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定是一件十分有益之事。
4.1 科学地研究新经济地理学
科学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全面地分析其所包括的内容和主要观点,不可抓住一点来肯定或否定其全部内容。②认真研究其理论的形成条件。任何理论均与其研究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研究这些条件有利于在不同条件下对理论进行修改或补充。③严肃地探讨这些理论的适应范围。严格地说,任何理论均是相对的,均有其适用的范围。超过其范围便会出现问题,甚至成谬误。理清适应范围,便于正确使用这些理论。④在不同环境下来看待这些理论,要注意发现其有用成分。也就是说,善于发现那些可以在其他环境条件下经过修改可以使用的理论。
4.2 正确对待学术研究的流派
学术研究中不同流派存在是件好事。通过流派之争,有利于学术思想的深化。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中的空间研究学派,它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地理问题。它的存在、发展和兴盛,十分有利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尽管从地理学家的观点看,它的假设条件、模型分析方法等均有值得探讨之处,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研究方法和观点完全与地理学家苟同,具有独特特点的学术流派也就不存在了。从这里引申,回头看看当前我国经济地理学学术圈:在学术观点上大家几乎同声同语,学术流派很难出现。为此,建议大家应多一些容纳,多一些关爱,特别鼓励不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4.3 在拓广视野基础上求专精
随着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流,经济地理学的知识面将不断拓宽。这要求经济地理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掌握广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在了解各学派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需要,在一两个特殊方面求专精。在这些专精的领域,要弄清国内外已有的主要成果,目前研究前沿走势。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实际,应用相关理论,修改不妥观点,总结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经济地理现象形成规律,参与国际学术讨论。
4.4 培养严谨的分析习惯
有人分析了近3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情况,认为经济学研究在不断走向深入和精细。西方现代经济学已被人称作是硬科学,它具有所有被称之为科学的一个根本的共同特征:一个命题及其证明可被重复试验,可以证伪[25]。与此相应,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研究风格是十分强调严谨而精细的工作。它之所以十分注意模型分析,就是要用数学语言来严谨地说明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它将许多过去地理学所熟悉的经济活动空间格局思想(如集聚/分散、吸引/排斥、向心力/离心力相互作用等)以实在和精细的形式表达出来[2]。这些应该是地理学、尤其是一些还没有经过数量革命和严格科学训练的中国地理学家所值得认真学习的。当然,这不是要我们非要在研究中搬用数学公式或数学符号,而是养成严谨的分析方法,争取使一些分析结果具有同等条件下的可重复性。
收稿日期:2001-07-12;修回日期:2002-02-15
标签:地理学论文; 地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地理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