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完善。英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充当着既是必需的基础语言教育,又是必备的基本技能教育的双重角色。由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为重心的教学体系存在严重弊端,常常忽视了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旦进入英语交流环境,立即呈现出“理解障碍症”和“文化失语症”等症状,在国际交流中成为群体空白。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文化教育;问题
引言
高职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对于文化的教学,认为教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授,甚至是能力的培养,与文化教学无关,殊不知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是紧密相连的,互为促进、彼此相依的关系。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导致其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表达方式、个人意识形态等等都不尽相同,折射到语言的表达上就会呈现差异性和民族性,如对其不加以研究、学习就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
1、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1.1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
文化是每个国家历史人文的积淀,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国际化形势日趋显著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越发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高职教育融入国际交流元素,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要求加强高职教育的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高职学生在求学和日后工作中与外国人沟通交流的机会日益增多。这就要求学生们一方面学习并熟悉外国文化背景特征,建立对异国文化的认识,促进自身英语语言学习;另一方面培养中国文化意识,牢固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增强自身主人翁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因此,语言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发扬本国文化,了解异国风情,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2对素质教育的深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该理念在高等教育阶段应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旨在从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更应当从文化背景信息的引入培养学生对文化信息的认知、加工、应用,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
1.3有利于学生提升语言技能
如果对异国文化背景没有足够的了解,英语语言学习对学生而言只是枯燥的句型语法套用,缺乏完整生动的认识。文化是特定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语言则是构成文化的重要成分,在漫长的历史沉积中,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底蕴。英语这门语言,同样在岁月洗礼的过程中,会有脱胎于文化背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却印刻了特定历史意义的文化印记。因此,学习外国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英语语言,减少对语言理解的偏差。
2、高职英语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2.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导入文化教学
高职英语教材作为教师授课的根据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英语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以它为蓝本进行课堂设计与安排,学生则以它为学习资料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使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学习达成某种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度的挖掘,将文化教学内容适时、恰当地列入教学范畴,实现文化的逐渐渗透,实现高职英语文化教育的目的。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多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以此教材第六单元的课文讲授为例,课文的标题是HappyNewYear,课文主要围绕西方庆祝新年的方式而展开,教师即可以此为根基构建整堂课的文化教学。教师可以以中国庆祝新年的方式导入课文的讲解,与美国或欧洲国家形成对比,使学生了解新年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而欧美人对圣诞节的独特情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接下来的授课设计中,教师可将学生引入到中西方节日的学习中,告知学生中西方节日有异也有同,都有各自不同的来历与渊源,如受到中国人盲目追捧的西方情人节,实际上中国也有表达男女双方不离不弃、相守永远的七夕节;西方有感恩节,中国也有对父母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的重阳节;西方有做南瓜头的万圣节,但中国也有表达对已逝亲人缅怀、悼念的清明节,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文化取向。教师继而可安排学生进行中西方节日大讨论,学生可根据个人对此主题的理解和认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即使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与教师设计的不同,甚至相悖,教师也不应进行干预,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只有在学生主动需要教师帮助时,教师才予以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主题的讨论,既能打破课堂沉闷,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加强学生英语技能的操练,也能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2积极开展课外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如果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没有办法熟练掌握英语实用技巧的,英语文化教学是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与学习,它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因此课后文化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学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西方国家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获得其中的差异后,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这些差别,避免出现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导致的交流故障;其次学生在可以休闲时间可以多听听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影像制品,以此增加自己对英语的听觉、视觉感受,让自己沉寂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提高英语感受;最后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英语活动,比如学生参加高职院校英语社团组织,通过社团认识具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他们可以进行学习交流,或者可以参加英语专题讲座等提高英语文化的氛围。
2.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的联系性。英语学习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而单独存在,因此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文化教学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参与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英语手势,而学生要对教师的手势进行讨论,分析教师手势的意思,以及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下所代表的意义;其次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自主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或者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文化影片等,让他们感受英语文化情境;最后教师要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实现有效整合。教师要避免在英语教学中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也要避免单纯地进行文化教学,而是要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整合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教育中融入文化教学符合时代需求。高职英语教育应当从多途径有效将语言知识与文化教学相互渗透,引导学生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祯.论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119-120.
[2]张玲.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4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中发[1999]9号.2018-06-13.
论文作者:蒋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英语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言论文; 高职论文; 国家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