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论文_陈玲玲

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论文_陈玲玲

桂林利源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通过对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加固技术对建筑质量和安全质量的重要意义。所以必须重视对建筑加固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保证建筑的质量,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本文对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施工,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高度,新的追求,对建筑的功能和稳定性,为结构的合理设计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混凝土结构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1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必要性

在目前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许多建筑物已经使用了30多年。在时代背景下,由于许多因素受到制约,很多混凝土建筑物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此外,一些建筑物由于设计、施工和工程管理中的质量问题,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在建筑物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及时对建筑物进行检测、加固。如:建筑结构破损,年久失修;建筑体遭受过地震、海啸、火灾、泥石流等人为或自然灾害;建筑改修时有露筋、蜂窝等质量差的问题;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了解该工程的地质水文特点;改造的建筑物改造不正确,任意对墙体开洞,改变建筑物载荷能力;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改变,长期受高温、酸碱等腐蚀性材料影响,建筑物结构遭到损毁。及时检测、加固混凝土建筑结构是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强度、稳定性能、刚度、耐久性,以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基本要求

2.1了解和把握结构的应力特征。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后的应力特征与力效应有较大差别。在原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特性不能掌握和理解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效果差别很大。加固技术是由两种新材料组成的,主要用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剪强度。

2.2结构加固材料方面的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加固方法,分析其力学指标和新材料的性能。分析混凝土的收缩率、钢筋的比重、化学灌浆和粘合剂的胶结。

2.3加固结构的构造要求。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应加强配筋部分与未加固部分的协调。配筋材料选择的加固方法应符合相应的力学原理。在加固过程中,在转角、焊接、搭接和弯曲时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3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

3.1加大截面加固方式

加大截面的加固改造技术施工要点在于:提升钢筋混凝土外部新增加的混凝土构件对应的截面,从而增加了结构受力。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同样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在构件的受压区域中,按照一定的比率,增加混凝土的截面面积,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抗剪性能和抗弯性能。通过这种方式,在增加截面的过程中,一般要在受压区域中设置封闭的箍筋。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焊接受力钢筋之前,卸除支撑装置和荷载。这种加固改造技术的劣势在于需要控制好截面的增加厚度,一旦厚度不合适,就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2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外包型钢加固法的意思是把钢板或者是型钢包在被加固的构件的外围,采用外包钢进行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大部分都是用湿式外包的方法,运用特殊的材料或其他的办法把型钢和需要进行加固的构件粘接成一个整体。一般加固之后的构件的横截面积都会有一定的扩大,所以被加固后的建筑物的受压和受拉的构件钢截面积也在一定范围之内扩大,截面的刚度以及截面的承载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3.3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

改变支座受力方式的方法是在梁的中部增设托梁、托梁(框架)或多跨梁成连续梁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可以改变结构的传递路径,大大降低弯矩,从而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根据附加枢轴的不同连接方式,可进一步分为湿式连接和套筒式干式连接。当额外的支点是用于湿连接,梁、柱、后浇混凝土应凿之间的接触面,糟粕去掉,并洒水湿润,和微膨胀混凝土通常是用于浇注。当采用钢箍式连接时,钢箍与梁之间的接触面必须用水泥砂浆对水泥浆、箍筋和支柱进行焊接,然后干粉砂浆将全部接触填隙塞。对于楔块的顶升,所有楔板应焊接在一起并用环氧砂浆密封。

3.4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和具有很多和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相似的优点,除此之外还具有耐腐蚀性较强,材质比较轻,不会给建筑结构的本身的质量造成什么影响,耐潮湿,维护的成本比较低,比较耐用等。但是纤维增强塑料需要进行专门的防火处理,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一般的构筑物以及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我们需要留意的是,在运用该方法完成加固之后,需要用小锤子对粘贴的钢板进行轻轻的敲击,从敲击发出来的声音判断粘贴的效果,或者还可以用超声波探测法进行检验。如过锚固区粘贴的面积在90%以下,非锚固区的粘贴面积在70%以下,则这次粘贴不符合要求,需要撕下来进行重新粘贴。而对于一些重大的工程,为了更加真实的检测加固效果,还需要通过抽样的方法进行荷载试验,一般情况下只进行标准的使用荷载检验,就是将卸去的荷载全部重新的加上去,观察结构的变形程度以及裂开缝隙的大小是否满足设计时的使用要求。

3.5增设支点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又比较经济的加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增加支撑点的数量来降低建筑物结构计算出来的跨度,改变建筑物结构的内力的分布方式,从而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承载能力,并且在板构件和梁构件中增加支点数量,不但可以减少跨度,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并可以减小限制梁板发生挠曲变形的可能性。这种方法适合运用在有比较大跨度的梁板等水平结构以及房屋净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结构的加固。

3.6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的加固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还能够比较大程度地提升整个结构的承载力,缺点是加固后会改变原结构的外观,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重型结构以及大跨度结构的加固,还适用于处于高应变、高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是在没有防护存在的时候,不应该应用于混凝土会变大或者收缩的结构上。

3.7钢筋的预处理

结构加固技术需要的钢筋结构的预处理、钢结构的加固材料技术的处理必须非常精确,需要相邻的两杆之间的距离控制,通常的35D之间的控制范围,同时,必须精确地控制钢筋搭接长度,保证长度控制在20d。除此之外,还必须对钢筋的植筋进行控制,保证长度控制在20d以内。另外,结构加固技术的运用效果和钢筋表面除锈的效果息息相关,钢筋表面除锈效果的好坏对结构加固技术影响很大,所以必须重视钢筋表面除锈技术。钢筋除锈通常采用钢丝刷的办法,除去浮锈露出深灰色的本质就可以了。当钢筋的焊接部位和植埋部位存在油污时,必须对油污进行清洁处理,但是这些部位的处理非常困难,这时可以采取丙酮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如若必要,可以使用钢丝刷对顽固油污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去除油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非常严重的油污,那么此种建筑材料将不能出现在加固施工的构件之中,必须将其淘汰。

总之,由于我国各个区域的气候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再加上近年来的地震频发,对于钢筋混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技术十分有必要。结构加固技术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建筑施工的必要技术手段,对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结构强度和建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优秀的加固施工方案将会得到更大的拓展,而工程加固施工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陈浩.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7(02)

[2]曾可喜.预应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结构应用中问题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12)

[3]邱亮.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

[4]何实.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6)

论文作者:陈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方法论文_陈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