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利用玉米秸秆侧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庆市论文,侧记论文,秸秆论文,玉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向被农村当柴烧的玉米秆子,如今在大庆部分地区成了宝。
全国百强产粮县的肇州,每年产玉米秸秆80多万吨。这些东西大部分被当成柴禾在灶坑里焚身,少部分烂掉变肥。1997年,该县朝阳乡通过股份合作制,办起了一个专门吞食玉米瓤子的糠醛加工厂。至今,这家企业已实现利税400多万元,产品卖到欧、美、亚国际市场。这个厂每年收购玉米瓤子等于给全乡耕地亩增收25元。近日,他们又投资80万元增添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他们的目标就是把本县及周边县区的玉米瓤吃干榨净,让农民从灶坑里掏出更多的票子。
对此,朝阳乡党委书记陈尚仁认为,发展高效现代农业,要打破认识上的错觉,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熟视无睹的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第一代农产品之后的后续可增效产品,努力加宽拉长农业产业化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庆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刘春华参观完朝阳乡的糠醛厂深有感慨:“大庆市玉米秸秆年产量300多万吨,如果有三分之二深加工,可开发出糠醛、糖化饲料、叶制工艺品等10多个系列产品,增值效益几亿元。这还不算机械粉碎后根茬还田带来的延伸效益。
林甸县红旗镇现有大牲畜12万多头(匹),仅奶牛就有6000多头。大洪水逼着镇领导想办法利用好受淹的玉米秸秆,给大牲畜找“饭”吃。一项玉米秸秆青储饲料技术产生了。全县许多乡镇采取红旗镇的办法,不仅保证了大牲畜越冬,还减少了饲养牲畜的成本,玉米还增收了。
今年42岁的李淑香是屯中出名的女强人,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她家分得20亩地,又多包100亩。全家人用汗水换来了五谷丰登,手里有了钱,李淑香又打起了玉米秸秆的主意来,秸秆太多烧不了也用不净,扔掉又太可惜,于是她倾囊买回80只绵羊,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做饲料,把羊养得又肥又胖,每年光卖羊毛一项,纯收入就达4500元,除掉每年随时出栏的羊肉外,她家的绵羊现存栏220多只。有了羊群,农家肥每年在100车以上,不光培肥了地力,还节省了买化肥的钱,粮食亩产量连年居全村之首,在这群羊身上,她家每年赚回1万多元。
在李淑香的影响下,这个村家家养羊养奶牛,乳品厂专门在这个村建个奶站收奶。全村每年产的6万多吨玉米秸秆全部喂牲畜,农民家家用液化气或煤做饭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