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流通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互联网产业论文

韩国流通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互联网产业论文

韩国流通产业的特征与动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动向论文,特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韩国流通产业的特征

韩国的企业流通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即便在国内也落后于其它产业。上世纪70年代后,流通产业因庞大的产业资本中有部分投向流通领域而逐渐发展起来。大型企业充分利用多余土地和资本涉足流通产业。但从消费方面看,国民收入的提高,中产阶层的形成,以及大众传媒的发达,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资本。这些均成为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各类主要销售业态有以下特点:流通业由传统市场、百货商店、超市三种形态作为制造业的辅助产业,但未能获得特别的成长机会。地域使中小传统市场的商人们不顾规模的零散性,以固定的地域商圈为基础,从事维持生计型的经营。相反,东大门、南大门等全国性规模的传统市场,虽然成长为反映国内景气的主要商圈,但30年来除了地理和价格因素外,没有发展成为有特色的商圈。

90年代后半期,伴随着流通产业的海外开放和新业态的出现,流通业界迎来了重大转换期。政府发表了分阶段开放市场的“三阶段流通市场开放计划”。1996年废除外商投资综合零售业必须限制营业面积与商店数量之后,流通市场全面开放。1996年1月荷兰的麦德龙,7月法国家乐福,1998年6月美国克罗格,1998年美国的沃尔玛等国际性流通企业登陆韩国。

1989年登陆的发达国家零售业态的便利店和1993年代表打破价格的折扣店的出现,极大震动韩国流通产业。特别是国内流通业体 (包括企业及有关组织)与掌握先进经营方法和雄厚资本的外国流通企业竞争中,以韩国式经营方法引领了国内产业的新时代。2002年,折扣店进入流通产业9年之后,第一次打败了百货商店,销售额突破17万亿2000亿韩元,攀升第一位。2000年,政府虽然采取折扣店区间公共汽车停运等特别措施,但折扣店仍逐渐成为流通产业的核心,其销售结构从食品类为中心扩大到家电产品的领域。

流通市场的开放和新业态出现后,韩国流通产业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流通业态不断增加,加速了复合化,横向化倾向,推倒产业之间隔离墙的现象不断出现。流通零售业从品种为中心的行业店时代向经营形态的业态店时代转换。现在将满足顾客特殊需求的产品/服务捆在一起提供的业态不断出现。例如化妆品柜台销售健康食品,折扣店卖高价家用电器等现象。

第二,随着最终消费者消费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企业之间产品,服务水平的平均化等,为满足顾客追求便宜实惠的特殊业态——大型专业廉价店等正在不断成长。最近,周5日工作制的实施使这一倾向进一步深化,购物不再单纯是选择产品的过程,而是作为表现自己整体性的方法,人们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第三,由于大规模零售业的发展,拥有流通渠道的生产企业影响力逐渐下降,流通企业正在夺回其影响力并逐渐确保对流通产业的主导权。特别是以大型零售企业为中心,在选择产品过程中系统管理对消费者的信息,形成了市场和产品的重要信息也以流通企业为主。

新业态出现导致流通产业的变化

目前,韩国流通产业突出的特征是新业态出现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特别是新业态出现导致流通产业观念变化和扩大了服务概念。

流通产业的认识变化和中小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新业态的出现导致国民对流通产业的认识发生急剧变化。主要是认识到,在儒教社会文化环境中,以农工商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不能给流通产业带来新的附加值。但是,新业态出现以后,在生产和消费的中间领域里,流通产业对提高生产企业竞争力和培植新的消费者起着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增加。

不单纯是认识上的变化,流通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的GDP方面有贡献,而且对就业的贡献也很大。2003年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全部雇佣中占有的比率是17.5%,与制造者的19.0%相接近,远高于农林水产业的8.8%的水平。

流通产业在全体国民中占有的比重与GDP相同,但2001年以后处于减少的趋势。从2001年的 18.2%,下降到2002年的18.0%和2003年17.5%。但是流通产业在整个国民就业中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很高的水平。美国的同比是15.4%(2002年), 日本是 16.7%,均低于韩国。

另外,流通产业增长0.1%,消费者价格则下降0.05%,流通产业处于影响社会经济的全局重要核心地位并未言过其实。因此,最近,作为新的成长动力受到重视。据产业资源部统计,2008年,流通产业占有实际GDP的11%,每销售10亿韩元可以解决50人~60人就业。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生产者物价、消费者物价,乃至培植新的消费者、海外直接投资、全部生产要素、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都有直接影响。在宏观经济方面,流通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活跃地方经济也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保障全体国民、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韩国流通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原有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与世界性的流通产业相比,韩国的差距仍然很大。首先,至今韩国维持生计型的中小流通企业仍占据着很高的比重。韩国的流通业是在中小商人主导下发展而来的,但这一特色已经成为引进现代化手段经营企业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经营,很难对劳动生产性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其它国家相比,效率相对低下。由于这些原因,流通企业之间在人力、信息化、标准化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即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现象。

韩国流通产业的动向

最近,流通产业已经从单纯展示销售商品的基本功能扩大到其他领域如银行、保险、信用卡等具有部门协同效果的所有行业。

韩国由于通信、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非常发达,形成了全国性的信息网,为流通信息的畅通提供了可能。现在,世界各国宽带互联网的普及率中,美国是30%,韩国则达到76%。美国人的手机普及率是60%,而韩国是75%。特别是信用卡普及率的提高成为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所必要的资金流动的主要基础。因此,在韩国,作为流通信息重要媒介的互联网和信用卡,随时可以使用。

韩国流通现代化的古典形态在一个阶段一直是百货商店。然而,1996年流通产业开放前后,商业新业态的出现使百货商店在流通中的代表性地位让位给了折扣店。特别是以大型折扣店为龙头的便利店、互联网销售、家庭购物等新业态的成长,带动了流通产业的全面发展。这种购物环境变化不再受场地的限制,可自由进行购物,同时,具备对购物的所有信息如价格、品质等都可自由获得。

韩国流通产业的动向大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空前活跃。互联网销售市场在很短时期内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2004年,互联网购物中心的数量仅登记(执照)的就达到3474个,月交易额的规模是6,483亿韩元。 2003年4月,国内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万亿韩元,专家预测到 2010年将增加到19万亿韩元。年平均增长率比整个零售业还要高 15.2%。1998年,其占整个零售流通市场的比重仅为0.03%,但2003年达到5%,2010年可增加到8%。

第二,新流通业态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变化。2004年,折扣店和小区超市中间正式出现中型超市 (SSM)。SSM在维持折扣店低廉价格的同时,以1,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实行地域密集性战略。此外,随着双职工夫妇的激增和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最近,又出现了互联网上超级商场的新业态。它主要经营一次性商品(水果、蔬菜、畜、水产)和加工食品、生活用品,在这一点上与主要销售工业产品的网上购物中心是有区别的。

大型折扣店充分利用其品牌效应和配送系统向互联网上超级商场进军,与原有业态不同的新业态也继续出现,无论是业态内还是业态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第三,随着百货商店增长速度减缓,传统市场及超市正在为生存而战。

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之前,百货商店、传统市场、超市是韩国流通产业中的主要销售方式,90年代以后,随着新的商业业态的出现,三者不得不为生存而战。

总而言之,1996年流通产业开放后,韩国流通产业面临着急速的结构调整。正在从原来的维持生计型向企业型的流通结构转化过程中。无店铺销售业以新的流通渠道登场。进一步扩大原有流通概念的附加娱乐概念的娱乐购物中心,即复合购物中心受到好评。现在大部分大型销售商店使用的会员制奖励制度已经不单纯建立顾客信息库,而是从多样化方面向顾客关系管理法CRM进化。并用韩国式商场运营来确保对外国业体持久的竞争地位。国内折扣店为适合中年阶层,设计的陈列台高度平均低 1.5米~1.7米,通道长度也缩短为平均10米(外国一般25米)。陈列台的高度也根据品种不同设计不同的高度。价格低的日用杂货,加工食品,卫生纸陈列的比平均高度要高一些,涉及到重要的产品时要低一些以关心顾客。这些努力使韩国流通产业不像流通产业开发放初期那样担心自身的生存,并成功地得到发展。

标签:;  ;  

韩国流通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_互联网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