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小汽车的数量逐年上升。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增多,而城市中只有一定的道路资源,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停车泊位的不足,停车难导致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凸显。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对停车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并分析各种停车行为模型,通过对停车行为特征的研究,针对停车难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停车管理策略。
关键词:停车行为;停车行为特征;停车管理
引言
城市交通分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相对于研究城市中车辆行驶问题的动态交通而言,静态交通主要研究车辆的停放问题。狭义的静态交通就是指城市停车。城市停车包括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但机动车停车是城市停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城市停车可分为路内停车和路外停车,路外停车是指设置于城市道路红线范围以外的各种停车设施,主要包括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库)和社会停车场,是停车的主要方式;路内停车是指设置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内的停车设施,通常成为道路停车。而路内停车具有隐含性的停车选择行为,即车辆到达目的地周边后,以低速状态寻找路内停车泊位,这一行为不仅影响到道路正常交通流的运行,可能制造交通拥堵,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路内停车占整个城市停车资源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停车选择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停车选择结果和解析停车行为两方面。上世纪 50 年代, Provest针对停车时间长短的不同运用排队论和随机间隙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理论建模公式。Axhausen和Polak通过对停车意向数据建模得出停车者对停车地点和停车设施的选择倾向。Arnott和Rowse采用局部均衡理论(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来分析停车者从停车地点选择到停靠后走到目的地的这一过程受到停车政策影响的大小,发现停车政策对停车选择行为的改变具有复杂性,并不能保证停车政策的顺利实施,05年之后,,Arnott和Inci定量分析了路内停车价格对巡航行为的影响,提出路内停车价格如果小于社会机会成本和辅助停车设施成本时会造成交通拥堵的结论。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对停车行为的研究相对国外较晚,关志宏等人基于北京市商业区停车场的调查,分析了停车场使用者在不同政策下选择出行方式的偏好。宗芳建立了贝叶斯网络,利用贝叶斯网络研究停车行为,研究了停车政策与停车信息之间的关系。葛星等为了研究居民出行方式对北京市中区停车费用的敏感度,用多项Logit模型进行分析。梅振宇等结合停车者的抵达停车场的时间、停车等待时间、停车搜索时间、出入停车场时间和停车费用,建立了停车场选择的效用函数并根据这个效用函数建立了停车场概率选择模型。[1]
国外学者关于停车行为方面的研究,采用的是基于大量停车调查基础数据分析,构建相应的模型的研究方法,研究驾驶员停车行为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明显受到国外学者的影响。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基于停车调查基础数据分析建模的研究方法,也有部分学者尝试着引入新的方法分析停车决策选择行为,比如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的算法求解,或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所谓完整信息是影响停车决策的所有因素,倘若影响停车决策的因素选择的太少,模型的可靠性就会降低;倘若影响停车决策的因素选择的太多,模型的实用性就会降低。因此,首先要合理地确定影响停车决策行为的因素,然后通过停车行为调查建立相应的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才能提高停车诱导系统的效益。
2停车行为特征
停车行为特征包括停车目的、停车开始时间、停车时长,及停车后步行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停车目的指出行者停车短距离出行的目的,停车目的的构成比例与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相关。根据城市商业服务区域、信息服务区域、行政管理区域和文化娱乐区域所吸引特定的出行,决定了该区域的停车目的。
停车时间是指车辆到达路内停车泊位,经停车排队后车辆开始停放的时间,即人工计费时所记录的停车开始时间。车辆停放开始时间与停车设施周边建筑物利用性质密切相关
停车时长是指车辆在停车位(库)中总共停放的时间,通常使用平均停放时长或停车时长频率分布来衡量。停车时长的大小是停车设施供求关系与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停车时长随着城市规模的増大而增长,路内停车车辆停放时长较路外停车场停放时长要短,并且路内停车主要为临时(短时)停车。
停车后步行距离是指停放车辆之后出行者从停车点到出行目的地么间的距离,一般使用具体距离来表示,也可使用停车后步行时间来表示。[2]
以上停车行为特征大体上可以看出停车系统内在的运行规律,此外还可对道路上小轿车利用率进行分析。因为其利用率高则表明道路利用率高,进而对停车场等相关设施的制定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最后可通过对各种停车特征要素对停车行为的影响进行显著性分析,同时对各要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停车行为。
3停车管理措施
确定具体的停车管理措施时,需要以系统的观点从停车管理以及城市综合管理的角度出发,在顾及公平与效率以及城市系统中各方面均衡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大城市或区域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3]
根据当前国内关于停车管理方面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1)制定停车规划方面的法规,为作好停车场建设的规划提供依据。
2)切实实行以政府为先,民间为主积极建设并经营停车场的政策。
3)实行积极的停车收费政策。不仅要保证停车设施建设资金获得一定的回报,同时还要从管理停车行为以及停车需求管理角度来考虑,最基本的原则是车辆停车所带来的社会成本要由车辆所有者来承担。
4)严格执法。不仅要高额处罚违章停车者,还要严格落实建设法规以及经营法规的执行情况。
5)广泛推行先进的停车管理技术设施,改善停车管理技术落后的状况。
从以上有关停车管理与政策来看,我国当前停车管理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以法规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以“人”为根本,充分发挥停车管理中各方面的能动性,保证动、静交通之间以及停车与城市系统各方面之间协调的停车管理模式。但存在一些不足,包括长期与近期的关系、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关系以及需要针对不同停车场类型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等。
4总结
本文初步对停车行为进行了研究,从停车行为的内容出发,分析了停车行为特征,总结了国内停车管理政策。但对于停车行为中所涉及的停车设施供需、停车场建设经营、停车法规与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及其与停车行为的关系还没深入展开。在本文中肯定有许多未尽详述或不当之处,恳请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高小博.停车难题: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1):88-90
[2]丁浣.路内停车选择行为特性分析和建模[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16.
[3]李连成.我国城市停车政策现状分析[J],政策论坛,2012,11:21-24
论文作者:钟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停车场论文; 城市论文; 政策论文; 时间论文; 车辆论文; 时长论文; 目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