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探讨论文_张望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探讨论文_张望

绵阳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水利建设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带来的作用重大,但随着政府逐步加强对水利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使得水土流失等现象频繁出现。对此,本文对水利建设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方案进行探究,目的在于提高河湖等水环境的利用率,促进社会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计划。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水利项目对一座城市及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建筑工程均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主义发展脚步的推进,水利建设工程不断增多,使得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首先,主要处理因水利项目增加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得仅仅看到水利建设项目带来的效益,还要全方位掌握,分析水利项目存在的问题。降低土壤肥力、提高洪涝灾害、阻碍资源开发及使用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1、水土流失的危害

1.1水土保持设施损坏

水利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无法避免的要清理和砍伐地面覆盖物。地面覆盖物是一种稳固水土的设施,不仅能稳固土壤,使之免受降雨直接冲刷,还能减少水流速度,减少沟槽侵蚀的功能[1]。地面覆盖物被损坏后,土壤丧失植被保护,诸多土地地面裸露在地表,地区防风固沙水平降低,极易造成风力侵蚀,而且土壤会直接受到降雨冲击与冲刷,容易出现水利侵蚀,进而引发水土流失;水利项目施工中采用大片土地堆积废土废渣及施工材料,以及修建各种建筑结构,压埋和损坏大片水土保持设施,损坏具备水土保持作用的农田、河域等,导致项目区和周围区域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出现较大的水土流失问题。

1.2水环境循环系统毁坏

水利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对土地资源的扰动、损坏,对地形地貌及地质环境的重塑,转变了水环境系统原本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点,损坏了隔水层与地下储水系统,导致大量地面水无效浪费和渗漏,造成水资源巨大流失。水资源巨大流失既激化了土壤侵蚀,还会造成地面出现干旱,加速土地资源出现沙漠化,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而水土流失还会不断损坏水环境系统的平衡,进而造成不良循环。

1.3土地防侵蚀性能降低

项目施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土方开挖,施工阶段,诸多含有机质的土地被迫由基岩分离,造成土壤成分与结构受到损坏,极大影响其渗水、防冲、防蚀等能力,导致土壤拦截与蓄水能力降低,极易引发巨大的水土流失问题;项目施工阶段的扰动重塑,造成短时间内坡度与坡长等地形条件出现巨大改变,出现诸多人工坡面及悬空面等,损坏岩石层原本的平衡状态,加速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项目施工阶段排出大量废土废渣,稳固性差,在没有植物覆盖的状态下,极易出现风力侵蚀,面对暴雨和长时间持续降雨时,就能引发水流侵蚀。这些疏松堆积物如果被任意倒进河道中,转变水流流势,阻碍河道泄洪性能,在强降水环境下极易引发洪水灾害,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2、水利建设工程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方案,主要是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来决定的,其预测范围主要包含:①对植物、土地及原地貌带来的扰动损坏面积;②在项目内弃土与废渣、弃石的数量;③在水土保持过程,设施损坏的实际面积与数量;④水利工程可能会出现的水土流失数量、范围;⑤水利工程会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在预测水土流失时,应当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用科学的测量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采取试验观测途径,对项目信息加以实测,进而展开测量研究;当条件不允许时,能采取类比预测的方式、定性与半定量方式向统一的途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预防与实施

要想解决好水土流失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中要对项目施工展开研究。其中,项目施工主要表现为:水利建设工程规划的征地面积、水利项目施工所需设施堆放区域、项目承建方建设范围。如此,在水利项目建设中设计的暂时仓库与材料存放区域,以及项目临时基础设备用地等。根据工程所处区域的土壤成分差异,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也存在差别。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之前, 对区域加强防范[2]。针对水土流失治理中,废渣的处理和仓库等区域要进行主要治理。在水利项目完工前,就要将土地的治理措施与对水土流失的管理放在置于首位。采取分期治理的方案,能够全面掌握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水土流失的危害,提升水土保持效果。

2.2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的有效措施

(1)基础工程。水利项目施工中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做好基础治理,唯有基础项目达到一定强度,方可令工程发挥应有的价值,为提升人们物质生物质量贡献力量。在基础开挖项目阶段,工作人员要合理分类水土流失预防区域,预防区域的设计应当根据本地的地貌及水文环境,并采用科学有效的途径来进行,同时,科学分配施工场地的排水设备,科学设计排水槽,避免其他施工中的治理缺陷,优化科学施工方案。

(2)岸墙工程。水利建设项目中独有的岸墙工程,因其独特的工程结构与自然环境,使得在施工阶段主要通过挖掘与填筑等工程方式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具体操作中,把草皮等植物栽种在迎水面,就能起到绿化建筑结构的功能,还有效避免了岸墙工程建设所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了缓解水土流失所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栽种植物的方式,利用植物的特性加以改善。

(3)弃渣场区。要对水利建设项目的特点加以分析与研究,并且按照大坝的种类针对性的选择填料,并根据地貌情况选择料场;对工程产生的弃渣应集中堆放至弃渣场,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修建挡土墙。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修建排水沟、沉砂池的方式进行排水、栏沙;而且,在水利施工项目完工以后,应当对堆渣区展开绿化处理。主要包含修理土地面貌等方法。

(4)施工临时道路工程。针对水利项目施工过程所需的道路工程,处理方式一般采取如下两种:一种是对施工完工的道路两边排水沟展开除淤治理,保证排水沟通畅,发挥出应用的功能;另一种是结合本地天气环境及土壤条件,在道路两边补植适合本地环境的植物绿化,如此既处理了道路项目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情况,还有效建成了绿化环保带,为改良本地自然环境起到了较好作用。

3、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其设计环节是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项目投资与进度关键的重点,所以,对水利建设工程水土保持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非常重要。由于水利建设工程规模很大,且涵盖范围很广、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等,如果设计环节产生偏差,将极易阻碍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对此,在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加以设计时,要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科学性,并严格根据“因地制宜、集中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进而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真正维护其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军.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7):98-99.

[2]藏海荣,唐德善,王钧,朱聪.水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04):53-55.

[3]孙娟. 薄山灌区改造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方案[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7):25-26.

[4]徐华丽.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探索[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9):225-226.

论文作者:张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方案探讨论文_张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