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倩倩

刘倩倩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摘要】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因此,急诊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有误操作以及其他不科学行为,将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急诊工作的质量,对医院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鉴于此种情况,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该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通过积极总结急诊工作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

【关键词】风险管理标准;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146-0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与国际上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比如医学,现在我国的医疗模式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现代化设施和装备也在不断引入,在医疗护理上也越来越细致和现代化,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医疗服务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护理中实施应用风险管理,既满足了人们对护理的需求,还可以降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提升我科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3月~2013年2月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的患者10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0~58岁,平均(30.5±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16~62岁,平均(32.6±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标准下的急诊护理,具体如下:

(1)创建风险管理环境及识别护理风险

创建由急诊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为骨干的急救中心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参与制定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并对风险管理的执行进行监督与评价。该小组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会议等方式,分析总结现有的护理环境、护理流程、护理标准及现已存在及潜在的能引发投诉事件、护理缺陷、纠纷赔偿的护理风险项目。

(2)护理风险分析评价

引进国外风险管理标准中的护理风险评价表。根据风险评分数值评估风险程度,风险评分=风险发生概率评分×风险损害程度评分。低风险(L):评分≤5,为患者可接受的风险;中等风险(M):评分为6~15分,为患者不可接受的风险;高风险(H):评分>15,为患者不可接受的风险。

(3)风险的登记及处理

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疗风险登记册,制订我院的急救中心医疗风险登记表,并要求有关护理人员仔细填写。根据患者评估后风险分类(L,M,H)、风险描述,制定相应的有效风险应对措施。

(4)加强风险意识培训

对急诊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和考核,规划临床护理中急诊护理标准,制定规范化流程流程,确立护理工作指引。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的成员除了检测风险管理标准的临床科室外,还应定期对科室理人员进行考核评测,以落实其临床应用效果。

3、评价指标

风险管理标准的评定主要根据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医务人员遭受损害及患者满意度这4个方面:(1)护理投诉。即该组患者投诉至科室负责人及上级管理部门的事件。(2)护理缺陷。即在自查中或接受院级及上级领导的检查中被发现的护理缺陷次数。(3)医务人员被伤害。即医务人员被患方施予伤害次数。(4)患者满意度。即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院方或科室对患者的问卷调查为准。分满意、不满意两个等级。

二、结果

三、讨论

医院急诊科临床服务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由于很多患者处于高危状态,对抢救时间、抢救操作以及抢救技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其中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急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急诊抢救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急诊工作中的风险,确保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

世界各国均已将如何采取科学措施进而降低临床风险列为了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国际上有些国家将风险管理的评估实现了数据化和流程化,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标准也是本次研究中的主要参照范本。在传统的急诊科的日常护理中,由于患者病情的复杂、医疗技术的局限以及临床工作的不可预见性,我院急诊科的护理风险一直居高不下,给患者的病情以及医院效益带来了较大危害。针对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较为薄弱的状况,我院急诊科开始尝试将风险管理标准引进日常护理中,医患之间出现医疗纠纷的比例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果显示,将风险管理标准引入我院急诊科后出现患者投诉事件、自身护理缺陷事件、医护人员损伤事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风险管理可以明显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消除潜在风险危机,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境及识别护理风险的创建、护理风险分析的评价、风险的登记及处理、加强风险意识培训共4个方面。而我院的此次风险管理实施中,急救中心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的创建确保了风险管理环境的形成;组内成员通过确定风险评分标准、评价体系、处理方法等基本流程确立了风险管理标准的基本框架;参照其他地方制定的风险管理标准中护理风险评价表,将无形、抽象的风险标准落实为具体数据,使其有形化、形象化,L,H,M的分级标准清晰地划分了临床风险种类,有助于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做出精准、有效地急诊护理,精简了护理工作流程,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定期的风险教育,作为风险管理的辅助项目,使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其临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使得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有效实施。除了上述基本措施,定期更新风险管理标准、弥补标准漏洞,获得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长足进步,消除了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存在的潜在缺陷。经过风险管理标准规范化后的试验组护理投诉及缺陷、医务人员的损害率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提高,表明风险管理标准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好。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有的明显的临床效果,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优化了护理流程,且操作简便,可行性高,并使得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张立颖,李瑛,李利.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12:41-43.

[2]陈莉,吴萌,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4:7375-7376.

[3]贾晓凤,刘恩君,闫晶.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02:387-388+390.

[4]梅申聪,徐玉芬,孔晓霞.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5:79-81.

[5]杨艳青,谭春兴,吴木富,余叶嫦,李俊.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08:177-178+181.

[6]杨跃萍.浅谈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5,23:107-108.

论文作者:刘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刘倩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