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几点思考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几点思考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关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25(2011)05-001-012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强化,给现实经济生活带来了扭曲资源配置、误导经济行为、形成虚假需求、推动价格上涨等负面效应。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以阻其向现实通货膨胀演变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研究,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准确把握政策取向,将稳定价格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

一、通货膨胀预期理论与特征

预期是指对某件事情的预先期望,即人们对未来情况的主观估计。在经济学中,预期是指经济主体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与其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未来值做出的估计。虽然预期是植根于客观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活动引导着经济行为,会对实际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必须了解通货膨胀预期理论发展及其特征,把握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通货膨胀预期研究的概述

1.通货膨胀预期概念的不同解释。虽然通货膨胀预期在宏观经济学特别是货币理论领域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尚未统一。王军认为[1],所谓通货膨胀预期,简单地说是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发生时间、发生几率及其程度的一种心理预计。说白了,就是大家都感觉将要发生通货膨胀。安宇宏认为[2],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做出的一种估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根据以往通货膨胀情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做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通货膨胀预期。肖楠等人认为[3],通货膨胀预期就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心理预期,是人们根据以往经验,结合当时宏观经济指标而估计通货膨胀要到来,并且预先做好准备以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损失。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认为[4],通货膨胀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一定时期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预测。黎友焕认为[5],所谓通货膨胀预期是对未来通货膨胀率走势的估计或推断,简单地说是人们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一种心理估算。冯海湘认为[6],通货膨胀预期是指经济主体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未来通货膨胀率的一种推断。预期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同时受政府和货币当局的公信力、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当局向公众传播相关信息的效能、信息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状况、不同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2.西方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的发展。通货膨胀预期是预期研究的重要领域,经济学家很早就认识到预期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经济主体的大多数决策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预期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预期的不确定性源于经济主体得到的信息不完备及其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公众通货膨胀预期难以迅速改变,只能渐进调整。1956年,卡甘在分析通货膨胀时提出了适应性预期概念,强调过去经验对预期形成的影响。他认为经济行为人将他们对一个变量(如通货膨胀未来值)的预期建立在这一变量过去值的基础上,因而适应性预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难以对经济变量未来走势形成相对准确的预期。1961年,约翰·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提出了理性预期概念,他认为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和当期可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形成的预期。人们在形成预期时不仅要凭过去的经验,而且要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特别是政府政策变动的效果。若能对每个重要经济变量的变动态势有清楚的了解,便可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化。1968年,弗里德曼提出,人们利用过去信息调整自己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变化会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变形,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率有关,而且与通货膨胀预期有关,高通货膨胀下人们容易产生高通货膨胀预期,致使高失业率下仍然存在高通货膨胀率。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罗伯特·卢卡斯认为,经济主体是理性的,在他们形成对未来的预期时,不仅根据过去的经验,而且会尽可能地运用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由于现实中的不确定因素,少数经济主体也许会犯预期错误,但绝不会所有人总犯预期错误,公众能根据所得信息,经过理性分析,得出“正确”的通货膨胀预期。1986年,赫尔姆特·弗里希提出:近15年发展起来的通货膨胀理论和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是否认识到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他认为通货膨胀预期会通过工资谈判、存货变化、投机需求等传导到现实通货膨胀。1998年,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管理层应对通货膨胀预期类型加以区别,这是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前提。他认为较低的通货膨胀率预期一般不会损害经济运行,还有助于投资与消费;而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则会导致错误的投资与消费决策,加剧现实通货膨胀。2002年,弗塞尔和肯尼认为,通货膨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率的估计,这种心理行为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因而对经济运行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从需求角度看,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会增加总需求,从而提高价格水平;从供给角度看,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会使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而企业预期未来生产成本将上升,会提高商品价格水平。因此,预期货膨通胀率的上升会通过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产生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的混合通货膨胀效应。

3.我国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提出。通货膨胀预期会向现实通货膨胀演变,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将立足点移到“事前”,重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自从2008年11月中央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此进行管理。2009年10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是我国宏观调控史上决策层第一次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目的是引导和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并前瞻性地做好宏观调控。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从2009年四季度起着手进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货币政策“正常化”提上了日程。同年12月7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再次强调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其现实背景是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结束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有所抬头,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成为经济工作不容忽视的重点。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列为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使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成为宏观调控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相继出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在现阶段不仅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能体现管理层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通过有效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防止其演变成现实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预期的基本特征

1.通货膨胀预期依据的复杂性。是指通货膨胀预期形成过程中,公众所依据的信息混沌且难以准确把握,从而使他们之间通货膨胀预期呈现无序特点。一般来说,公众要形成理性通货膨胀预期,必须以过去一段时期价格总水平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社会总供求和整个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市场形势、政府所要执行的各种经济政策(主要是价格和货币政策)等信息为依据,并对此进行分析、判断。然而,形成通货膨胀预期的依据复杂多变,普通公众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信息,通常只能以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为判断未来通货膨胀的依据,难免会产生错误的通货膨胀预期,特别是在我国政策透明度不足、传播相关信息效力缺失的情况下,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常常会处于各行其是的无序状态,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还不是理性预期。政府与货币当局、各类专业金融机构和经济专家则不同,由于他们信息获得成本与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优势,其通货膨胀预期日益接近理性预期。

2.通货膨胀预期结果的差异性。是指不同经济主体根据各自对通货膨胀趋势的观察和判断,形成不同的通货膨胀预期并据此调整自身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中存在政府与货币当局、金融市场参与者、企业、普通公民等众多经济主体,他们所处地位、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不同,掌握信息的充裕程度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千差万别,因而会对未来通货膨胀有不同的预期。如政府和货币当局与公众在经济运行中背负的目标不同,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不同,有时甚至存在重大差别;在形成通货膨胀预期时,金融界人士对与其业务有关的信贷投放、资产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更加关注,而居民更加关注食品、住房等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由此会使他们对通货膨胀产生不同预期;就企业来说,通货膨胀预期较高的企业多属于垄断行业,因为他们对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推高通货膨胀预期可以将通货膨胀影响转嫁给他人。不仅如此,同类经济主体之间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存在差异。如同为普通公民,他们对经济知识和信息的掌握程度影响其通货膨胀预期方向及水平,了解的经济知识越多、掌握的经济信息越全面,其预期就更加理性、更加精确。

3.通货膨胀预期时间的持续性。是指通货膨胀预期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发生转向,而是作为一种趋势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甚至自我强化。通货膨胀预期源于已发生的价格总水平上涨或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货币超量供给、社会总供求失衡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只要价格总水平上涨势头没有发生改变、货币超量供给问题没有改善、社会总供求存在缺口、国际市场对国内价格上涨的传递仍在继续,通货膨胀预期就会持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救援计划的实施以及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们普遍产生了通货膨胀预期,至今这种通货膨胀预期仍然存在,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通货膨胀预期具有时间持续性。这种持续的通货膨胀预期会与现实通货膨胀相互强化,因为价格总水平上升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后,不仅会刺激总需求而且在短期内还会限制总供给,使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反过来又强化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由此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

4.通货膨胀预期强度的波动性。是指伴随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会呈现波动状态。从本质上讲,通货膨胀预期是对未来通货膨胀发生时间、发生几率及其程度的心理预计。既然通货膨胀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结果,就必然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容易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当现实通货膨胀加剧时,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强烈,会放大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当现实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时,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相对平缓,它又可能会缩小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预期强度的波动性,既可能使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实现,也可能使其自我消逝。通货膨胀预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政策调整的变化,它会有所改变甚至消失[7]。如从2007年中期到2009年初,国内外价格经历了从快速上涨到快速下跌的戏剧性变化,通货膨胀预期也剧烈波动并随之自我消逝;而随着各国实行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特别是美元贬值,通货膨胀预期又重现。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有着明显区别,认识这种区别,避免将两者混淆,有助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从根本上讲,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太多即流动性过剩。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现象,通常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太多,推动价格总水平持续、显著上升。一般来说,如果排除制度变革、战争、自然灾害、供给冲击等随机因素的影响,通货膨胀只有在经济运行呈现过热状态、人们具有普遍和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出现失误导致过度货币供给或流动性过剩三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预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它不是通货膨胀本身。通货膨胀预期可以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存在,且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预期既不是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它只是对通货膨胀的“想象”,但想象不等于现实,它与通货膨胀这种实际发生的货币行为有实质性区别,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如在经济衰退期,若社会闲置资源和产能大量存在,即使发行较多货币,短期内并不会立即带来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流通速度未必随之上升(有可能还处于下滑通道),价格总水平因此难以大幅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也难以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

2.通货膨胀预期影响通货膨胀。虽然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是两回事,但二者有密切联系。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当通货膨胀预期在较低水平上时,较高的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只带来较低的通货膨胀;而当通货膨胀预期在较高的水平上时,同样的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会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公众一旦形成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便会觉得持有货币不划算,不愿意继续持有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促使他们出于保值或投资(投机)目的购商品或服务、购置资产,使潜在购买力提前实现,从而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刺激社会总需求,导致市场供求矛盾并引发价格总水平上升,最终形成通货膨胀。如消费者普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便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因为他们担心商品或服务价格还会继续上涨。有些消费者在通货膨胀预期下,对厂商提价的反应往往不是减少商品或服务需求,而是出于“通货膨胀果然来了”的心理扩大需求,由此企业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的提价行为就更加容易了,并由此可能刺激中间产品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CPI向PPI逆向传递。在通货膨胀预期下,企业囤积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会推动其价格上涨,而对劳动者要求增加工资形成的支出,则会通过提高商品或服务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强化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总是以过去通货膨胀情况和现实经济生活中引起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为依据,经过分析判断而形成的。既然过去通货膨胀和现实影响通货膨胀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基础,公众会根据通货膨胀的历史情况和现实经济形势形成通货膨胀预期,那么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就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货膨胀会加剧通货膨胀预期。目前我国伴随着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居住、交通、医疗、服务和其他各个行业的商品或服务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苗头,尽管不少人把这种价格上涨称为“结构性上涨”,但广大消费者感受到了“全面上涨”的生活压力,由此引发公众形成越来越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

二、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与效应

预期行为本身具有主观性,但人们预期所依据的是客观事实。货币供给的超量、投资规模的过大、生产成本的增加、市场价格的上升、国际市场的影响等因素相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使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非常复杂。深入分析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认清它对经济运行的负效应,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基础。

(一)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

1.货币供给的超量。本轮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主要源于2009年开始的货币信贷超量投放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充裕。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步陷入经济衰退的困境。为应对其冲击,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和信贷量持续增长。2009年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6%;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同比增长32.5%;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0%;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0.0万亿元,同比增长31.7%。2010年,政府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和信贷规模继续大幅度增长。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0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9%[8]。货币超量供给使市场流动性充裕,加之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迅速形成。

2.投资规模的过大。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使投资规模过大,引起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内经济复苏,2009年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元、各地方政府拿出18万亿元与之相配套,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以项目求发展。加之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迷恋GDP,以政府主导投资形式推高经济增长速度,使投资规模膨胀。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城镇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农村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城镇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农村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投资规模,确实带来了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但过分上项目、铺摊子的发展方式,带来能源、原材料供不应求,引起价格上涨。2009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于次月转正。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9]。面对投资规模膨胀引起的价格上涨,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并不断强化。

3.生产成本的增加。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上升和资源价格及资源税改革,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使公众形成通货膨胀预期。近年来,“用工荒”从东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向部分中西部地区蔓延,特别是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长期偏低成为制约国内需求扩大和诱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适度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和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我国工业以制造业以主,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会从要素成本和消费两方面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因为工资增长直接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升,如果企业生产的是工业投入品,其价格上涨必然会传递给下游产品,进而引起大范围的价格上涨;如果企业生产的是生活消费品,将引起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直接表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工资增长还会提高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使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动其价格上行。如农业劳动力价格随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服务业和制造业转移而显著上升,2005年,农村普通劳动力的工价是每天30元~40元,到2010年涨到80元~100元。由政府主导的旨在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并为节能减排服务的水、电、煤、气价格改革以及资源税改革,推动众多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使下游产品成本增加并传导到最终消费品价格上,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力工资增加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到农产品上,由此形成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4.市场价格的上升。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受经济复苏带动局部需求增加、自然灾害和政府调价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普遍呈现上升势头,使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迅速形成并不断强化。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当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重要因素,使老百姓生活压力日益增大,让人们感觉钱越来越“毛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增发的货币有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导致房地产价格普遍上涨。据统计,2010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升6.4%,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升7.6%。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房地产价格连创新高,甚至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房地产价格上涨不仅加速了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而且使其不断强化。政府对自来水、居民用电、煤气、天然气、成品油等价格进行调整,使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010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中游、下游产品涨价,加大企业生产成本和民众生活成本,催生通货膨胀预期。

5.国际市场的影响。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有增无减,直接助推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注入数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虽然这一举措对稳定全球金融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它导致了流动性过剩的恶果,直接表现就是全球资产泡沫被不断放大,国际市场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扬。这种价格上涨通过进口渠道传导到我国,显著加大了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美国政府为了转嫁金融危机,大量增发货币,放任美元贬值,导致投资者普遍对大宗商品进行投机性投资,使黄金、原油、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迅速飙升,我国进口成本因此上升,并基于示范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使输入型通货膨胀逐渐释放,从而加速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

(二)通货膨胀预期的效应

1.扭曲资源配置。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通货膨胀预期具有不同作用。在通货紧缩情形下,适度通货膨胀预期有利于打破通货紧缩循环、刺激投资和消费;而在通货膨胀情形下,通货膨胀预期则会对经济运行带来巨大的破坏力,扭曲资源配置。这是因为:通货膨胀预期会导致价格系统紊乱,干扰价格信号的形成、传递并使之失真,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有效运行,造成资源配置失调。如由于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一般商品,吸引大量资源配置到房地产部门。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办公楼投资1807亿元,增长31.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599亿元,增长33.9%[1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高9.4个百分点。这种因通货膨胀预期使更多资源配置到可以保值增值的资产市场,会抑制实体经济发展。通货膨胀预期还会使宏观经济中资源配置产生错位,导致低端商品有效供给不足。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大部分房产开发商在利益驱动下热衷于开发高端豪宅,造成低端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不仅如此,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稳定及其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会加大他们对未来经济运行风险的主观认知差异,不利于正常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安排,最终导致错误的资源配置。

2.误导经济行为。通货膨胀预期误导公众即期和未来投资、消费和储蓄行为,引发盲目的资产投资、投机和保值性消费热潮,影响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当公众预期通货膨胀时,会觉得持有货币将遭受损失而减少对交易性、预防性货币的持有,增加购买实物或金融资产,追逐黄金、房地产等避险产品,使银行存款大幅减少,对资产和资本市场形成冲击。在通货膨胀预期下,人们担心价格全面快速上涨,等值货币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因而消费信心下降,消费热情减退。2011年2月23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四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回落,比三季度下滑4点,降至100点[11]。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主要源于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尤其是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担忧。通货膨胀预期还会影响企业及企业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使其对经济前景的乐观度下降。自金融危机以来,一批艰苦创业的企业家逐步退出实业领域,暂时的经营困难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家发现在通货膨胀预期盛行的社会里,依靠囤积资源所产生的财富远远超过他们辛苦生产经营所得,而且多年辛勤工作、薄利经营的成果会轻而易举地被投机者的投机行为吞噬。这种现象的扩散使一些企业家热衷于投机钻营,无心继续从事实体经济的创业和生产经营活动。

3.形成虚假需求。在通货膨胀预期下,居民预期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下降,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增加,会引发资产组合从货币向实物资本调整。当他们认为某些商品和资产(大宗商品、地产等)价格会上升且上升幅度高于存款利率时,就会从银行提取存款去购买这些商品或资产,使潜在购买力提前实现,从而在短期内迅速加大相关商品或资产的需求。在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支配下,人们预感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为避免在其真的到来时手中货币贬值,甚至会产生抢购、囤积行为,人为增加相关商品的需求,加大价格上涨压力。企业预期银行实际利率下降,融资成本降低时,便会增加银行贷款需求,并将贷款用于购买能源、原材料或进行资产投机,从而加大能源、原材料或有关资产的需求。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会因通货膨胀预期导致的虚假繁荣而存在强烈的内在投资冲动,形成政府投资膨胀。

4.推动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预期除了通过消费与投资需求推动价格上涨外,还会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机制、商品或服务比价效应、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推动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预期推动工资上升,会使厂商感受到工资成本增加的压力,从而提高其商品销售价格。我国企业对外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通货膨胀预期引发劳动力价格攀升,将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在通货膨胀预期下,公众预期我国长期偏低的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购买和囤积,会进一步加大其价格上涨压力,并在比价效应作用下,引起价格轮番上涨。2010年,我国粮食、食油、棉花、水产品、水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就是通货膨胀预期下商品比价效应作用的结果。公众持有的财富可分为货币、商品和资产三种形式,其配置比例由各自的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决定。在通货膨胀预期下,货币面临贬值而使财富缩水,资产价格上涨幅度高于一般商品。如2010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当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因而投资资产能带来更多的财富增值,在财富效应作用下,相当一部分人购买多处住房进行投资,投机者为了追求暴利组成“炒房团”四处“炒房”,不法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暴利“捂盘惜售”,从而加剧房地产价格上涨。

三、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建议

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就是要准确把握政策取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可控因素进行前瞻性调控,避免因通货膨胀预期而产生非理性行为,熨平价格总水平波动,防止通货膨胀预期演变为通货膨胀。如果不能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有效管理,它就会不断被强化并最终形成现实通货膨胀。要阻止通货膨胀预期演变为通货膨胀,必须从发展、政策、制度、舆论等方面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一)以发展化解通货膨胀预期

1.增加商品有效供给。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是化解通货膨胀预期诱发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有效手段,只有增加商品有效供给,形成比较均衡的市场供求格局,才能避免因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与强化引发价格全面上涨。为此,应针对我国食品消费比重较高、其价格波动对价格总水平影响较大的实际,把增加商品有效供给的重点放在增加农产品供给上,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完善主要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建立与农产品生产、价格和CPI上涨程度直接挂钩的农民种粮直接补贴机制,做好保障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其价格稳定工作,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并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力量提升农产品产量,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大宗农产品供给安全;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将农业财政预算优先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完善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调节机制,把握好储备吞吐调控时机,健全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应急预案,保障其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与此同时,要从改善供给入手,落实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的土地、资金及其他优惠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的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以平衡房地产供求,化解公众高房价预期,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

2.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化解通货膨胀预期的长远之计。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化解通货膨胀预期要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改变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而忽视经济发展质量的偏向,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除用万元GDP能耗这个总量指标对地方经济发展进行考核外,还要对各企业单位产品耗能降低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发展,不断降低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其他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化解盲目求速度、上规模而诱发的涨价压力;加快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避免其低水平的盲目扩张,使之主动加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行列,通过自主创新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来,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以提高投资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优化经济结构、降低资源消耗,以抑制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减轻其对下游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抓好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将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重点来抓,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企业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弱化因能源、原材料上涨推动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再推动CPI的传导过程;注重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缓解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瓶颈”制约和基础产品价格上涨。

3.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学理论表明,追求经济高增长和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会引起价格总水平上涨,进而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切忌刻意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应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为此,应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将更多资金引向符合国家政策指向和改善民生方面,投向短缺商品生产领域,如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节能环保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以提高投资效益,保证投资产生有效供给,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宏观平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以满足公众对服务商品的多层次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货币的有效分流;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降低资源消耗,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总之,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短板”行业发展,从而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使有效商品能吸纳更多的货币量,化解通货膨胀预期。

(二)以政策疏缓通货膨胀预期

1.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给量为己任,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自然要担当起主要角色。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与结构,是疏缓公众通货膨胀预期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为此,应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在科学分析预测流动性供求形势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发行量,及时回收过多的流动性,使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创造有利于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货币环境,以有效熨平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疏缓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在当前商品、服务价格上涨与资产价格上涨并存的复杂形势下,货币政策应对各种价格变动作出前瞻性和预见性反应,根据CPI、PPI和房价变动趋势,相机采用货币政策中的数量工具调节货币流通量,抑制资本流入房地产对其价格的冲击。要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按照“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同时,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

2.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它可以调节总需求,影响经济走向,是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手段。从疏缓通货膨胀预期出发,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目标,通过财政制度建设,严格预算管理,努力节约政府开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压缩公款消费、公费出国旅游、公车私用开支,适度缩小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减少政府直接投资,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避免财政支出形成巨额财政赤字与债务而加剧通货膨胀预期。财政政策要围绕扩大内需、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大对调整经济结构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将政府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努力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城乡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民众对价格总水平波动的承受能力,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3.继续坚持稳定价格政策。价格政策直接影响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形成,坚持稳定价格政策,有利于控制市场价格的过度上涨,是疏缓通货膨胀预期最直接的手段。目前影响市场价格稳定的因素较多,流动性过剩、投资规模过大、经济粗放增长、行业盲目扩张、资源价格改革、自然灾害多发以及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相互交织,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更要继续坚持稳定价格政策,把保持市场价格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宽松的价格环境,以疏缓通货膨胀预期。为此,要坚决摒弃只管政府定价,放任市场调节价的错误思想,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改变价格主管部门对市场调节价管理无所作为或不作为的现状;科学合理地制定价格调控目标,把握好调控的时机、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和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或服务价格进行调控,形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的价格环境;价格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准确把握价格改革的力度,选好价格改革时机,在出台改革措施时充分考虑企业、居民的承受能力及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做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使社会各个方面能够承受,避免因改革措施出台过于集中形成推动价格总水平的叠加效应、加重通货膨胀预期。当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不能迷信价格管制,应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基础上,坚持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疏导价格矛盾,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流动、调节利益关系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4.着力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居民应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是疏缓通货膨胀预期的有效手段。为此,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理顺国民收入分配的约束性指标,调整政府、企业、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使劳动者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疏缓通货膨胀预期;完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工资谈判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薪酬和人工成本信息调查发布制度、垄断行业薪酬水平调控制度、不同地区之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调节制度,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强化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调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间的关系,将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重点放在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上,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改变目前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并加强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的双重调控管理,限制垄断行业过高工资,不断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根据通货膨胀率和收入水平,通过上调个税起征点、调整级距和级次,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强其抵御通货膨胀的信心,减轻通货膨胀预期;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按照GDP增长比例确定劳动者报酬调整的幅度和频率,确保职工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将最低生活保障、工资的增长与通货膨胀适度挂钩,明确低保、退休人员的收入与通货膨胀挂钩的政策,减少他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心,疏缓通货膨胀预期。

(三)以制度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1.建立通胀预期监测制度。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需要有一个比较真实的测度标准,以此来监测和评估通货膨胀预期,随时把握其变化情况。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通货膨胀预期监测制度,无法有效地衡量和干预通货膨胀预期。为了较好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逐步建立通货膨胀预期监测制度,以便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稳定通货膨胀预期。抽样问卷调查监测制度是国外衡量通货膨胀预期最常用的方法,我国应建立专门的通货膨胀预期抽样调查监测制度,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开展通货膨胀预期调查。调查对象应包括不同阶层与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同行业或领域的管理者或专家、学者以及专业预测机构。对普通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他们对过去一定时期价格走势的看法和对未来一定时期价格变动趋势的判断,前者是为了把握被调查者的可信度,后者是为了全面掌握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真实情况。对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和预测机构的调查可涉及包括对未来经济走势、社会总供求及价格变动趋势等宏观层面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变动、定价计划等更多内容。抽样调查频率一般为每月一次,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电话采访为辅。与此同时,要加强大宗农产品、重要生产要素和资产价格监测,认真做好价格形势分析预测,为科学制定价格调控政策,及时采取价格调控措施,稳定生活必需品价格提供可靠依据。如通过对大宗农产品价格监测,针对其价格波动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稳定全社会对农产品价格的预期;通过对资产价格波动及资金流动量的监测,把握资产价格调控的重点和力度,规范信贷资金投向。

2.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会出现失灵现象,特别是在通货膨胀预期下,投机行为和恶意操弄会破坏市场秩序、助推价格上涨,进一步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必须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制度,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为抑制价格上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此,政府应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农产品市场的同时,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督管理,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的行为;查处市场旺销情况下,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者囤积拒售,加剧市场供应紧张的囤积居奇行为;查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没有明显变化,大幅提高销售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查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查处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造成市场脱销断档的行为。通过市场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农产品市场秩序,防止人为炒作造成农产品价格过度上涨,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通过合理调控土地供应节奏、降低土地成本、完善招拍挂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以及灵活运用税收和信贷政策,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囤积土地行为,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并由国土、建设、工商、税务、价格等主管部门联合审计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屋开发建设成本,打击房地产开发销售的暴利行为,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而强化通货膨胀预期。按照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原则,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消费品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投机炒作、价格欺诈等损害民众利益的不法行为,遏制商业垄断,鼓励多元化发展和公平竞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为稳定价格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督管理,密切监测跨境资金流动,遏制国外热钱大量涌入,打击投机资本非法入境,维护我国金融和经济安全,防止资产价格大起大落。

3.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以保持较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或政策框架,其核心是把确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或者目标区间,在公众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目标值相吻合。这一货币政策框架不仅可以通过承诺一个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来稳定社会公众预期,而且可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各类经济冲击,熨平经济的大幅波动。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实践看,多数国家在实行这一制度后通货膨胀预期表现出连续下降趋势,公众在进行投资和消费时不必为未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担心,从而能够更理性地做出决策。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承担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不利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且规定只是原则性的,不是量化指标,难以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绩效进行准确评判。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政府决策机构和央行、公众之间建立起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致力于稳定价格的共识,并确定量化的年度和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如中央政府承诺将年度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然后责令央行来完成,这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就有了量化的目标。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稳健的财政状况和金融体系、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浮动汇率制度等。目前我国尚未达到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要求,可在近期坚持有条件的单一目标,以承诺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设定一定范围的弹性区间,用以兼顾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从长远看,随着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透明性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将逐步成熟,届时货币政策原来兼顾的其他目标可以通过信贷政策以及其他结构调整政策来实现,央行以通货膨胀率或其区间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从而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

(四)以舆论引导通货膨胀预期

1.提高政府及政策公信力。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能否有效阻止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及其政策公信力。公信力不仅指政府对通货膨胀预测能力的大小,还应包括其反通货膨胀决心、能力的大小,政策目标的明确性及一致性。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通过舆论宣传增强公众对政府反通货膨胀决心、能力及政策协调一致性的信心,提高政府及其政策的公信力。为此,要展示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与能力,由政府利用其在公众中可信度相对较高的优势,运用舆论手段及时传递有关通货膨胀预期的信号、传达对未来通货膨胀可控的坚定信心、宣示对通货膨胀采取的政策措施,让公众相信政府有能力抑制通货膨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让公众相信政府的政策是内在一致的,而不是彼此冲突的,如要让公众相信房地产价格不会持续上涨,直至引发全面通货膨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就必须不断释放誓将抑制房价政策贯彻到底的信号,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提高CPI指数的公信力,根据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的变化,重新确立CPI指标体系并将其公开透明化,使之能真正反映居民实际生活的真实信息,打消公众对数据的疑虑,以便有效引导公众对经济政策和通货膨胀形势作出合理判断;提高通货膨胀预测能力,在建立预测模型体系对通货膨胀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采用经济分析、货币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通货膨胀进行定性分析,弥补定量分析受计量模型限制出现结果不准的缺陷,使预测更加科学,并将预测结果及时通过出版物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告知公众,不断增强信息披露的前瞻性,正确引导通货膨胀预期。

2.增加经济政策的透明度。管理通货膨胀要通过媒体明确宣示保持价格稳定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向公众解释说明可能影响价格的因素,提高政策的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稳定价格的信心。公众与政府相关相比处于信息劣势,如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不透明,就容易产生对政策的怀疑,甚至认为政府可能存在为了刺激经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进而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因此,应建立政策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时间,向公众传达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及调整政策的理由,说明制定政策的依据、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政策调控的实际效果与目标偏离的原因等,以使公众能够准确地把握政策的取向,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增加政策的透明度。政府应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详细介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对价格运行的评估、对政策实施情况的说明等,让公众全面获悉最新政策决策,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透明度,引导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向良性方向发展。政府要通过发布政策执行报告,宣传和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意图、目标,向公众告知政策的实施情况,公布有关统计信息、政策决策的数据及专业分析材料,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评估,并对通货膨胀走势进行预测、提出未来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以引导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由政府官员在适当场合对未来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价格走势等敏感问题进行暗示或非正式表态,利用“高层话语引导机制”合理传递政策信号,以提高政策的可信度,引导公众通货膨胀预期。

3.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通货膨胀预期的主体是公众,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主体是宏观调控部门,他们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行为差异,会导致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措施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通过各种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解释政策实施意图,及时传递政策信号,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公众对经济形势以及政府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其对稳定价格的信心,避免产生非理性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采取的不理智经济行为。目前我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虽有明显改善,但信息沟通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要改变以往通过有意识地发布有关信息来引导通货膨胀预期不足的现象,及时传递正确信息,积极主动引导公众对通货膨胀形成合理判断,如建立覆盖主要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防止农民因价格信息不灵而“卖跌不卖涨”,经营者因价格信息缺失而对农产品市场进行逆向操作,政府因价格信息不准而对价格进行逆向调节,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与价格密切相关情况的宣传报道力度,引导社会各方客观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理性对待市场的变化;建立政策信息解读机制,对普通公众不能读懂的专业性政策信息,应由相关政策咨询机构进行通俗解读,要向公众解释说明,并让公众认识到某些价格(如劳动力价格和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其扭曲的结果,校正这些价格扭曲需要付出代价,但代价是暂时的,从而稳定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通过各类媒体开展“可承受通货膨胀水平”的教育和讨论,提升社会各界对通货膨胀“正常变化”与“恶化”的判断能力,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通货膨胀预期。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率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企稳回升,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着通货膨胀预期冲击。为了避免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引发通货膨胀,政府必须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然而,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时转换经济政策的取向,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使货币、信贷、财政、产业、收入、就业与价格政策等相互协调配合,在调控方向、目标、力度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宏观政策合力。

[收稿日期]2011-03-09

标签:;  ;  ;  ;  ;  ;  ;  ;  ;  

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几点思考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