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意识为主线,以理性为强音--“苏教”第11卷“螳螂捉蝉(二等时)”教学设计_螳螂论文

以阅读意识为主线,以理性为强音--“苏教”第11卷“螳螂捉蝉(二等时)”教学设计_螳螂论文

以读悟为主线,以明理为强音——苏教版第十一册语文《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音论文,螳螂捕蝉论文,明理论文,课时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故事”,告诫吴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是一篇生动活泼且启人思考的文章。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寓言这一体裁,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抓住关键的语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

【目标设定】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本课时教学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复述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聪明机智,弄清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的故事之间的关系,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其中感情读文,懂得寓意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自制王冠、古筝曲、蝉、螳螂、黄雀等动物图片。

【教学方法】本着不被传统思想所禁锢,一切为着学生发展的原则,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手段和方法:

1.以读悟为主线,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很有文化含量,值得学生品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读故事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着力集中品读最精要之处,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读中圈画感悟少年的非凡智慧,分角色朗读再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等,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畅读感悟”,咀嚼文本精华、体悟内蕴情感。

2.以明理为强音,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喜欢这样一句话: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于是教学伊始介绍故事暗含寓意,初读“螳螂捕蝉”,埋下伏笔;参照对比探究寓意;创设情境内化寓意,变他语为己语。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激趣:最近老师看了一则幽默小故事,特别有趣,想不想听?师述故事——一群蚊子在池塘边激动地传递着一个消息:在十几里外的一个小楼里有一个胖子,长得又白又嫩,吸出的血液鲜美无比。蚊子们商议,该如何去享用这道美味。蛤蟆悄悄接近池塘,美滋滋地数着蚊子的数目:“这些蚊子可不少,真是一顿大餐。”蛇伸出它的头,紧盯着蛤蟆:“只要你一开始吃蚊子,我就进攻,哈哈。”鹰的目光穿过草丛,锁定忘乎所以的蛇,缓缓地降低了飞行高度。一个小伙子躲在大树下,举起猎枪,瞄准了老鹰:“低些,哈哈!再低些。”不远处有一辆警车,一名警察正在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说:“这小子非法捕猎,等他一开枪,我们就行动。”

车里的警长又白又胖,一手拍着自己的脸,一手挠着腿上的痒说:“这么多的蚊子!快、快帮我打蚊子,快点!”

导入: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说的?随便聊一聊!与这个故事相类似的还有很多,23课中就有一处堪称经典。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埋藏在每个青少年心中饱满的种子,教师必须用各种方法去催生这些种子,使它们萌发。如此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更加切合了主题,为本课寓意的理解埋下伏笔。

二、咀嚼文本,潜心涵泳

(一)着力集中,品读最精要之处

1.打开课文,找出具体自然节(9、11)。

2.自由朗读,圈画故事中涉及了哪几个具体对象,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指名回答,随机张贴蝉、螳螂、黄雀小图片,板书“捕、啄、打”。

4.这段话对“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的惟妙惟肖,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词语体会一下,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

5.交流反馈:“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此刻它心里在想什么呢?却不知道……如果你遇见这种状况,你会对它说些什么?“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螳螂心里又在打什么主意呢?却不知道……劝劝它吧!“黄雀”:“伸长脖子”,“啄食”,黄雀又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呢,快点告诫一下它吧!

6.小结:蝉、螳螂、黄雀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指名回答)板书: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7.练读。读出它们三个的得意忘形,各怀鬼胎和身后祸患的暗藏杀机。

8.指名朗读,比比谁读的更为生动、形象。

9.这就是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遂书写课题)

(二)参照对比,懂得“螳螂捕蝉”一语双关的深刻寓意

过渡:寓言就是借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以前接触过的掩耳盗铃、狐假虎威都是如此。那么螳螂捕蝉是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

1.读一读第11节,并展开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鼓励用自己的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做事要瞻前顾后,三思而行啊!

3.小结:这正是(齐读并——)

4.我们明白了,可是这个故事是谁讲给谁的,他明白了吗?(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5.指名回答(最后一节),引导理解什么叫“恍然大悟”,并追问他悟出了什么?

6.集体交流,随机引导学生发散想象“不堪设想”的后果,懂得蝉、螳螂、黄雀与楚国、吴国、诸侯国的对应关系,在对应动物图片下板书: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诸侯国。

7.小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相比前面的主观专横判若两人。

练读这两节,比比谁能通过读书很好地展现吴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可以加上适当的手势、动作等)

8.指名朗读。

(三)再读探究,感受少年的非凡智慧

过渡:没想到大臣们众口铄金也没能说服吴王,一位少年竟做到了。真好奇那位少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呢?

1.选择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8自然节,在相关词句旁写下自己的体会。

2.集体交流:

这位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勇气可嘉)

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为国分忧、十分爱国)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坚定决心)

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不怕吃苦、大局为重)

3.适时点拨:少年果真见到花园里“螳螂捕蝉”这件事了吗?他不去直言劝谏,而选择在花园“打鸟”,给吴王讲故事,又说明了什么?(智慧非凡、有勇有谋、用心良苦等)

4.友情提醒:

语气、谈吐符合人物的身份。

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鼓励再创造。

激趣:想不想当一回智慧的少年?又想不想做一回“权倾天下”的大王呢?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自由组合分角色练读2~11自然节。

5.推荐小组分角色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好这一点,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以读故事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着力集中,品读最精要之处,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读中圈画感悟少年的非凡智慧,分角色朗读再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等,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畅读感悟”,咀嚼文本精华、体悟内蕴情感。

三、创设情境,巧攻复述、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只有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于是笔者又设计了——

1.情境一: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达了死命令。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该会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四人一组讨论并推荐吴王(戴上王冠)模拟早朝。

2.“退朝”了,各位同学也该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了!(自由发言)

3.情境二:生活中也有许多当代吴王。比如小明同学每天不问学习,只顾沉迷于网络游戏,享受网络游戏带来的那种缥渺的快乐而不可自拔。现在老师就是小明,谁来劝劝我?(指名回答,师配合表悔改)

四、作业布置,延伸课外

本着新课标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无限延伸课堂,加强实践性的宗旨与大阅读的精神,布置以下作业:

1.排演课本剧《螳螂补蝉》,评选优秀导演、演员。

2.收集寓言故事,在班级举行一次寓言故事赏析会。

附板书设计:

蝉 捕 螳螂 啄食 黄雀 只顾眼前利益

23.螳螂捕蝉危险!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诸侯国 不顾身后祸患

(备注:板书中蝉、螳螂、黄雀均为动物图片)

标签:;  ;  

以阅读意识为主线,以理性为强音--“苏教”第11卷“螳螂捉蝉(二等时)”教学设计_螳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