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受重视。而它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其教学思想、方法和策略都还处于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中,它与语文等基础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学科中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计算机这门新型学科的特点来搞好计算机教学。本文就结合近年来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7-207-01
一、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为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这门课奠定基础。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充分运用丰富的学科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每堂课从计算机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所蕴含的知识、技巧之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究欲。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各种教学手段。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除了采用理论与上机结合的传统教法外,还可通过游戏激趣,如用游戏“爱劳动的好孩子”学习鼠标的运用,“搬运工”练习上下键的移动,“打地鼠”进行指法练习等,还可进行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各种擂台赛,对学生的操作速度、运用能力进行测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
3.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评价,完善评价体系。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或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如教师评分、同学之间不记名互评、以及把作品展示欣赏评价。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教师参与评价,学生也要参与评价,不仅要评价别人的作品,也要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评价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价,使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及时改进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让学生满怀信心,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唤起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愿,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一现代化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也进一步落实了课堂的“有效性”。具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许多学习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实践操作来实现。学生从学习心理机制、途径是同化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知识发现者。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要做到收放自如、价值引领。积极为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设条件。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应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他们的“协作者”
三、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性课堂的一种延伸。从广义上看,信息技术教育亦是一项信息文化活动,一方面,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它们的生成和发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育仅站在技术能力的角度,忽视与脱离了文化视野,影响了学生完整的信息素养的发展。新课改理念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必须提升到文化层面。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时期,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有关的道德、法律、法规,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与利用信息的道德观,使学生具有自觉抵制社会不良现象影响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正确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科学灵活地采取各种手段,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我们多实践,多探索,多学习,多交流。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和别人的好经验、新教法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中,让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信息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浅析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江化峰.
[2]《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童晶晶.
论文作者:向志均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信息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