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项接收检查是进场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核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屏障。加强物项接收检查,为施工现场提供合格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能够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本文通过某核电项目物项接收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经验反馈,制定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了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后续核电项目物项接收检查管理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接收检查;质量问题;流程卡
1引言
在核电厂建造过程中,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设备、模块等陆续运输到现场,物项接收检查成为进场物项质量控制的首要节点,也是阻止不合格材料、设备流入施工现场的关键控制点。如何高效的完成接收检查工作,又能避免出现纰漏引发质量问题,是物项检查人员面临的极大挑战,也是物项接收检查工作的难点。
2物项接收检查概况
核电厂物项涉及核岛的各个系统,涵盖土建、管道、阀门、机械、电仪等专业的设备及材料,数量庞大。从收到发运通知到完成入库,期间要经过卸货检查、核检、商检、开箱检查、入库、文件归档等环节,稍有疏忽,就会产生违规或疏漏,甚至引发质量问题。
到货接收检查是质量问题责任判定的一个分界点,如果接收检查时质量问题未被发现,入库以后就有可能转变为现场存储问题。比如:有一批螺栓到货时就已经锈蚀(责任方为厂家),接收检查未发现或未提出,直到现场安装时才发现锈蚀(此时责任方就有可能转变为仓储单位,或者施工承包商)。在无法明确责任方的情况下,各单位之间就会相互推卸责任,最终给总包单位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对项目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以某核电项目为例,物项接收检查过程出现的典型质量问题如表1,教训也很深刻,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物项接收检查过程需要加以完善和优化。
表1 接收检查过程出现疏漏引发质量问题统计表
3 原因分析
通过对每个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对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确定了以下原因因子,如图1所示。
图1 原因分析图
采用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对上述末端原因逐条进行要因确认,确认情况如表2。
表2 要因确认表
通过评价分析,确定接收检查过程引发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接收检查人员经验不足,过程中产生疏漏;
(2)不同设备技术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验收侧重点;
(3)接收检查过程主要凭经验,没有详细的表单可参考;
(4)出现质量问题后,没有把经验反馈落到实处。
4 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因果分析法得出的主要原因,采取的相应管理措施如下:
(1)编制接收检查流程卡
围绕整个接收检查流程[1],[2],[3],分成接收准备→实体接收→存贮登记→检查准备→开箱检查→系统入库→文件归档几个重要环节,将每个环节需要核实的内容列入流程卡,如表3所示,有效提升了工程师对程序中规定流程的熟悉度,从根源上大大降低了因流程疏忽而引发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表3 物项接收检查流程卡
接收检查流程卡
卡片编号:MMD-JS- 2018- 日期:
步骤确认内容是√备注否√
①接收
准备预计到货通知信息是否完整如否,联系上游提供缺失的信息
预计到货物项是否含有危险化学品(如油脂、油漆等)如是,依据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掌握搬运、存储及安全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提前与业主确认存储区域
核实是否为大件设备、机组重要设备或重大设备如是,大件设备按照大件接收要求执行,机组重要设备,通知ECRO(华东站)到货信息;若需要,提前通知运输承包商做好卸载准备,重大设备做好影像资料收集
核实是否为返厂返回设备如是,按返厂物项组织检查和系统MTR(材料转移报告)
核实是否为核检返厂设备如是,核检返修到场开箱与ECRO(华东站)邮件沟通,执行核检八项规定
核实物项存储等级,及准备存储区域如否,实体接收时核实确认
备注(如有):
②实体
接收是否有到货通知,引车至卸货区,通知仓库或运输承包商卸载如否,联系上游补发到货通知
卸车前检查是否发现运输损伤(如环境损伤,火,过度暴露等)如是,拍照并在到货交接单记录损伤,若需要,立即协调组织开箱检查,进一步确认损伤程度,同时通知物流处确认是否启动运输保险理赔
是否全程监督仓库班组或运输承包商卸载物项至存储区域如否,在存储区域对接收物项检查确认状态
是否与运输方办理到货交接,是否加贴待检标识如否,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标识应张贴规范,完整、可视。
备注(如有):
③存贮
登记到货交接单记录的存储库位是否满足物项存储要求,信息填写是否完整如否,物项接收工程师整改,退回到货交接单
D级存储物项是否需要苫盖雨布如是,通知仓库班组执行
到货信息是否登记入《到货接收存档登记表》如否,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
备注(如有):
接收人签字: 日期: 检查人交接确认签字: 日期:
④检查
准备是否为进口物项如是,先报检,预约CIQ(商检局)参与开箱,做好影像记录.1,特殊物品:特种设备、机车、电池、免3C、水泥、第三方进口等特殊物品;2,重要物品:除特殊货物外,单批金额超过300万美元货物
是否为进口核检物项,依据民用核安全设备目录(第一批)判定,或联系物流处确认如是,核检放行后且ECRO(华东站)邮件许可后才能组织开箱,执行核检工作八项规定
核实是否存在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易耗品如是,开箱时向业主移交,非A1类安装备件及易耗品除外
核实是否存在非A1类安装备件如是,需存放至安装备件存放区,并更新专项台账
核实是否存在化学品如是,审核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并存档,纸质版贴于物项上。做好个人防护,与业主确定存储区域,检查寿期信息,并登记化学品台帐
根据设备文件管理程序,核实是否为重大设备如是,组织开箱检查时需通知文档部门人员参加文件检查
核实是否为14个系统常规岛安装物项或土建安装物项如是,14个系统的CI/BOP物项,通知常规岛安装承包商参与开箱检查;土建安装物项,通知常规岛土建承包商
核实是否已有SRN(释放通知编号),如有,提前产生MRR(材料接收报告)编号如否,通知数据人员协调上游提供SRN(释放通知编号)
核实供方是否参与开箱,是否需通知采购人员安排厂家见证如是,通知采购人员协调供方派人见证
是否发布开箱检查通知,含周计划通知和紧急物项检查通知如否,不得进行物项的实体开箱检查
是否做好人力、参检单位、开箱日期和地点等各项协调准备如否,不得进行物项的实体开箱检查
备注(如有):
⑤开箱
检查是否按照计划到达开箱检查地点,是否组织各方做好开箱前的交底,是否组织会签《参加开箱检查人员记录单》如否,不准进行物项的实体开箱检查,同时,核检物项,商检重点监管物项,在监管人员未到场前,不准开箱检查
是否依ASME NQA-1 2.2及程序,逐箱逐项验收如否,不准进行下一步工作
开箱检查完成后,与参检人员确认是否发现问题并记录如是,记录问题,协调采购部处理,同时抄送物项QC
是否恢复包装,小件物项是否上货架,张贴物资标识如否,应完成整改后,才能归档文件
是否有紧急物项按箱单释放如是,立即完成MRR(材料接收报告),并通知计划组办理MIR(材料释放报告)
备注(如有):
⑥系统入库协调QC出具质量检查报告,核实MRR(材料接收报告)的接收状态是否与RIR(材料检查报告)结论一致如否,MRR(材料接收报告)状态更正,保持与RIR(材料检查报告)结论一致
核实MRR(材料接收报告)的物项描述、接收数量、接收日期等信息是否与装箱清单、到货交接单等记录的信息一致如否,MRR(材料接收报告)状态更正,保持与检查结果一致
开箱检查是否发现物项短缺、多出或损坏如是,开启OS&D(多余、短缺、损坏报告)
入库物项是否为已移交业主的专供工具、备品备件、易耗品,是否是化学品、支吊架、返厂物项、非A1类安装备件、核检物项如是,登记对应的专项管理台账,否则不准进行下一步
备注(如有):
⑦文件归档审核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是否满足程序开箱文件主要类型的要求,满足MRR(材料接收报告)工作包归档标准如否,立即整改,否则不准进行下一步
数据管理人员审核归档文件,核实相关信息是否登记到对应的台账,核实MRR(材料接收报告)信息是否正确如否,退回接收工程师整改,或协助整改
批准完成的开箱检查文件包,应立即移交文控。核实核检物项的MRR(材料接收报告)、RIR(材料检查报告)是否邮件报送ECRO(华东站)监督组,所有物项的影像资料是否放在对应的到货文件夹内,仓储管理经理是否审核如否,此流转卡不准关闭。
备注MRR- -SM - ;MRR- -SM - ;
编制: 审核: 批准:
(2)编制检查细则
针对不同专业的设备,分成模块、承压容器、管道、管件、支吊架、转动机械设备、阀门、电气设备、电缆、仪表、危化品、紧固件、其它零散物项等几大类,将检查内容进行细化,形成每一类设备对应的检查细则,如表4所示(样表)。
表4 物项接收检查细则-阀门(样表)
阀门名称代码检查日期年 月 日
关联检查报告编号:版本: □0版;□1版;□2版;□3版;
一期□SM1 □SM2 □SMG二期□SM3 □SM4 □SMG
供货厂家检查地点
1 包装及防护是否良好□Sat □Unsat □Other □N/A
2 保护罩壳及密封(阀口保护帽)是否良好□Sat □Unsat □Other □N/A
3 固定是否良好,有无松动,撞击现象□Sat □Unsat □Other □N/A
4 标识和标记(含位号)是否正确,标识牌上技术参数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Sat □Unsat □Other □N/A
5 油漆涂层及防腐保护层□Sat □Unsat □Other □N/A
6 目视可达的区域是否有物理损伤(碎裂,开裂,变形,凹坑,划伤,毛刺或锈蚀等)□Sat □Unsat □Other □N/A
7 清洁度:目视可达的区域是否有污物、灰尘、轧制氧化皮、焊接飞溅物、油脂、锈或水等。□Sat □Unsat □Other □N/A
8 检查阀门进、出口的密封保护情况是否良好。□Sat □Unsat □Other □N/A
9 检查阀门的腔室内部是否与以上第6条,第7条的要求相符,是否存在异物。□Sat □Unsat □Other □N/A
10 抽查阀门的外观形状,通径是否与标准相符。□Sat □Unsat □Other □N/A
11 检查管件、阀门的坡口形式是否与制造图纸要求相符。□Sat □Unsat □Other □N/A
12 使用手电,内窥镜等抽查阀腔内部情况,是否存在异物□Sat □Unsat □Other □N/A
13 电动或气动阀头的配件是否齐全,仪表是否完好□Sat □Unsat □Other □N/A
14 检查阀门是否有条件释放标识。□Sat □Unsat □Other □N/A
15 备品备件□Sat □Unsat □Other □N/A
16 随箱文件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符合要求□Sat □Unsat □Other □N/A
备注:(以上几种情况如发现问题,可在此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也可就其它情况做详细描述)
参检QC签字:
5 实施效果
自建立了业务流程卡机制,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到货的232批次物项接收检查,未发生因流程疏忽或检查不到位而引发质量问题。只要每批次接收检查都填写对应的流程卡,各项业务就能按要求准确执行。此外,通过对以往接收检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梳理,如果采用流程卡逐条核对检查,那么同类质量问题都可以避免。
通过接收检查流程卡大大提升了培养新员工业务能力的效率,减少了培训所带来的人工时损耗,且接收检查流程卡对有经验的工程师亦可视为持续性培训,将培训融入到实际业务工作中,进一步降低了培训成本。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物项接收检查过程中历史质量问题的分析和经验反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接收检查流程卡机制,切实改善了接收检查效果,避免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后续工作中,通过完善对应的流程卡即可堵住质量漏洞,把PDCA循环贯穿到整个物项接收检查管理过程中,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ASME NQA-1-1994 Quality Assurance Requirements for Nuclear Facility Applications
[2]HAF00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1991
[3]EJ/T564-2006核电厂物项包装、运输、装卸、接收、贮存和维护要求[S]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作者简介:叶根,男,1983年8月出生,浙江台州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现从事核岛物项接收检查工作。
论文作者:叶根,姜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质量问题论文; 通知论文; 材料论文; 报告论文; 设备论文; 流程论文; 如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