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慧
湖南旺旺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80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数分别为400例,对照组护士未经专业培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护士经专业培训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14.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助产过程中对护士实施专业培训,且加强护理干预,可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便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预防;助产;护理;新生儿;锁骨;骨折
在产伤性骨折中锁骨骨折比较常见,其发生和胎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以及胎儿分娩方式相关,多数患儿无显著症状,但当移动骨折侧上肢时可见锁骨位置存在肿胀和骨摩擦音[1-2]。正是因为其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误诊或者被忽略不可及时发现,进一步引起医疗纠纷,对此,加强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也变得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就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以及护理进行研究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8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有450例新生儿为男性,350例新生儿为女性,新生儿体重在3.1-4.6Kg之间,其平均体重为3.22±1.63kg,且平均产程为49±2.2min。经新生儿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n=400)和对照组(n=400)。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未经专业培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护士经专业培训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如下:1)培训:选择经验丰富且技术过硬的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护士对于助产技能和接产有关注意事项的认识,了解且熟练应用于助产分娩中,所培训的内容主要包含有分娩机制、产妇骨盆轴、产轴以及二者间受力关系、胎儿分娩受力情况、接产流程、肩难产处理、接产注注意事项等。2)护理干预:在助产中若发现新生儿出现肩难产现象,胎儿颈部没有办法和产妇会阴部相脱离,同时胎儿颈部发生回缩,此时护士应马上紧压产妇耻骨联合下方,尽量把产妇大腿向身体侧屈曲,以确保胎肩可顺利娩出。当胎儿头部已顺利分娩,应及时对胎儿呼吸道进行清理,且协助胎儿实施身体旋转,确保肩膀范围和产妇骨盘出口范围相一致,且护士还应加强产妇会阴部的保护,正确且合理地指导产妇用腹压分娩。在助产期间,接生护士用左手对胎儿头颈部进行轻压,同时牵引其颈部,让前肩可自耻骨弓下娩出,一直到接近于胎颈,接着将胎儿颈部托起慢慢地向上以便于胎儿后肩自产妇会阴部前端可成功分娩。在处理脐带绕颈时,若新生儿脐带绕颈只有1周且比较松动,则护士应沿着胎儿肩部这一方向借助于手向上推脐带,接着协助娩出;若新生儿脐带绕颈超过2周,则应及时用血管钳钳夹将脐带剪断,以便于胎儿可迅速娩出。此外,还应加强新生儿监测和检查,全面且系统地自外向内检查新生儿锁骨,明确其双侧锁骨轮廓实际情况,检查是否对称和清晰,若不对称,很有可能存在骨折问题,此时需严密进行监测,尽早诊治锁骨骨折。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护理满意情况以及锁骨骨折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分析两组患者满意情况,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护士技术以及态度等,共十项,每项总分为10分,分数超过80分表示满意,分数在60-80分之间表示一般满意,分数低于60分则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锁骨骨折发生率对比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锁骨骨折发生率对比[n(%)]
注:和对照组相比,*为P<0.05。
3.讨论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发现,引发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主要如下:1)解剖新生儿锁骨显示锁骨存在两个生理弯曲,外侧锁骨三分之一为扁平形,锁骨内二分之一向前突出,中外部三分之一交界位置锁骨比较细,易引起骨折;2)护士助产技术不熟练和正确,当胎儿还未完全从前肩分娩出时,过于急躁把后肩抬起,导致耻骨弓压力全部落于前肩,最终因过度用力引起锁骨骨折,或者于胎儿下降时未借助产力,仅依赖于护士进行旋转,造成耻骨弓压力全部落于锁骨上而引起骨折;3)胎儿自身体重较大引起肩难产,或者在分娩胎儿的过程中护士强拉导致锁骨骨折;4)在助产期间,头位难产,发生枕后位或者枕横位,护士采取徒手的方式对胎头进行旋转,胎体未借力而及时旋转,且阴道压力影响胎儿锁骨,最终引起锁骨骨折[4-5]。本次研究经引发锁骨骨折因素的分析,对护士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培训,由经培训后的护士实施护理。在助产过程中,护士不可过于用力进行牵引,对易引发锁骨骨折的各种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和处理,准确且合理地实施娩肩,合理且科学地应用各种技术,当出现肩难产时应积极配合,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有效地预防锁骨骨折的发生。从本次研究结果的结果来看,加强护士技能培训,且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锁骨骨折发生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陆丽,刘岚,钟丽红等.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95-96.
[2]沈燕,杨晖,顾燕红等.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8):799-800.
[3]甘峻柠,郭芳芳.产伤性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0,08(18):1623-1624.
[4]李媛,谭婵娟,刘湘兰等.晚娩肩助产预防新生儿产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4,29(12):39-40.
[5]张敏,范玉珺,徐金兰等.产科新生儿锁骨骨折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39-40.
论文作者:杨双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锁骨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胎儿论文; 护士论文; 统计学论文; 产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