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中心医院621000
【摘要】本文通过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及省内各大医院在九寨沟地震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救援速度、伤员救治和处理、救援特点等经验介绍,为将来的地震应急医疗救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医疗救援;应急医疗救援
地震灾害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近 20 年已导致全球上百万人口死亡及上亿美元财产损失。中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33% 的强震发生在中国大陆。从中国主要地震带分布看,四川西部是地震多发地带,分布有龙门山地震带、攀西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岷江断裂带等多条主要地震带,发生强震的频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 年以来,川西陆续发生汶川 7.8 级地震、芦山 7.0 级地震、九寨沟 7.0 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
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在此次救援中,参加了现场救援。担当了伤员转运、协同院内多学科共同救治伤员的中心重任,积极参与了此次地震灾害救治。笔者第一时间参加了现场的救援和患者的转运,联合院内多学科救治病人,现做如下阐述。
1 ? ?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九寨沟”地震医疗救援情况
1.1 ? ?救援组织协调能力
自 2008 年汶川地震以来,?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逐步完善应急预案机制,经过芦山地震考验后,此次应对九寨沟地震的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地震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双轨制”工作模式,派出医疗队赶赴地震灾区,并动态预留地震伤员救治病床,在急诊开设绿色通道。医院内部整合全院科室资源,成立综合协调组、前方联络组、院内救援组、信息报送组、宣传报道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九大工作组,为各项工作的落地提供组织保障。此外,医院利用内部信息平台建立移动端信息报送系统,将全院各方实时信息互联互
通,极大提升了救援组织协调能力。
1.2 ? ?救援应急响应速度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仅数分钟,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本着即刻救援的原则,立即召集组织医疗救援队,完备保障救援物资。震后 2 小时,第一支医疗救援队整装出发,应急响应速度创近年来医疗救援最快。此次地震根据既往经验,立即开展前线及后方相互联动的医疗救援工作,进行伤员捡伤、分拣、分类、预处理等工作,建立危重伤员及时转诊机制。
1.3 ? ?伤员救治和处理
鉴于九寨沟地震的特殊性,绵阳中心医院于震后 19小时接收救护车护送的第一位前线医疗队转运伤员,救援期间急诊累计收治地震伤员 43 人,全部重症伤员均在“黄金 72 小时”内完成转运并得到有效救治。此外还进一步完善了芦山地震期间建立的基于 HIS 系统的灾害医疗救援数据库,设立地震伤员虚拟病房,实时掌控伤员信息,实现伤员信息电子化管理,增强了伤员救治和处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 ?救援特点和模式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建立的“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四集中救治原则是重大自然灾害救援的重要指导原则。根据此次九寨沟地震的特点,绵阳中心医院开创性利用医联体构建网络,通过远程医学中心发挥高效、实时、便捷的作用,利用会诊平台与前线开展医疗远程会诊,充分发挥区域医学中心作用,以最佳的医疗技术和资源支援了前线医疗工作的开展,为地震伤员快速得到最优救治方案提供了充分保障。此外,利用移动医疗 APP 构建绿色就医通道,开通网络门诊和图文咨询功能,实现院内医生在线免费对地震伤员进行咨询和救治。
2 ? ?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九寨沟”地震医疗对对于震后的工作总结及经验分析
2.1 ? ?根据地震灾害特性,及时、适宜地开展科学救援
九寨沟地震与既往地震灾害的特点不同,这提示医疗救援团队应在确保灾害救援原则的前提下,开展适宜的、科学的救援方式。首先,地震灾害发生后尽早核实地震灾情,及时开展救援是首要前提,提高“黄金 72 小时”救援效率;其次,建立基于一线医疗队与医学中心、震区医疗机构联动“分类救治,阶梯转运”救援方针,针对地震伤员及时评估,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分配伤员到各级医疗机构救治;第三,根据地震受灾区域地理、气象、交
通、通讯、人文等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救援,不断借鉴和优化适宜的救援模式。
2.2 救援响应速度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完善
在地震灾害频发区域,医院根据既往经验将涉及到的各方面工作全覆盖,并分解到部门负责对接落地,建立以院内移动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沟通协调讨论组,通过移动终端 APP 实
时报送各个部门、各个工作组信息,为应急医疗救援及协调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3 ? ?开展远程医疗,应用新媒体和移动医疗新技术
鉴于九寨沟地震的特点及当地防震、抗震能力的不断提升,绵阳中心医院为救援提供了创新方式,充分利用远程移动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会诊、网络门诊、APP 图文咨询等移动医疗。这种移动医疗方式在此类通讯破坏较小的灾害面前具有巨大优势:一是介入时间早,在灾害发生数小时后即可开通远程就医通道,了解伤情同时提供心理及康复指导;二是覆盖面广,在灾害发生时,通讯商通过混网方式提供通讯支撑,将基站数据全面打通,为远程移动救援提供保障;三是医生专业覆盖面宽,区域医学中心提供优质医疗资源作为支撑,医疗救援涉及到各大专科,用以满足短时间内伤员多方位医疗需求;四是成本效益优势明显,在医联体及远程医疗的支撑下,通过在线咨询指导治疗等方式,可极大提升救援效率,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3 总结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绵阳中心医院参与的地震医学救援情况,对于本次九寨沟地震应急医学救援中的组织协调能力、救援速度、转运伤员救治及处理、多学科联合救援特点等进行总结,为后续进一步细化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更好地开展应急医疗救援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竺, 沈骥, 康均行, 等. 特大地震应急医学救援: 来自汶川的经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4): 383-392.
[2]蒋兰慧, 姜洁, 邓绍林. 公立综合性医院在突发灾难事件医疗救援中的伦理实践. 中国医院管理, 2010, (9): 36-37.
[3]石骥. 抗震救灾医疗救援的做法及思考.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 15(8): 705-707.
[4]杨天桂, 石应康. 震后应急期的医院组织管理.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8, 15(6): 5-8.
论文作者:徐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伤员论文; 医疗论文; 绵阳论文; 灾害论文; 九寨论文; 中心医院论文; 芦山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