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届中国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东南论文,社会变迁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0-8659(2002)05-0101-0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美“二十世纪中华史学会”、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承办的首届中国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1842-2002)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27-30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中国大陆的8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及论文提要70余篇。与会者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展开学术交流,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虞和平、张昌东、陈其泰、李良玉、金普森、杨国桢等著名专家和其他与会学者,对研讨会的选题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会议将传统与变迁、区域史研究及现代化研究若干史学研究热点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富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提交会议的70余篇论文及论文提要,从不同角度探讨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问题,并对挖掘与发挥东南社会区域资源优势提出了积极有益的见解,内容涉及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教育、城市化、慈善事业、海外移民、海盗、宗教信仰等领域。部分与会学者指出,尽管“东南”这一地域概念的界定并不明确,“现代化”的内涵亦尚无规范的界定,但现代化的进程是个“传动”的过程:一方面,东南社会区域的变迁与现代化经历了从被动转为自觉主动的过程,是先被“传”而后才“动”起来的,这是纵向的传动过程;另一方面,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首要领域,东南社会区域在首先开始了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后,对内地其它地区形成了日益强大的辐射力量,进而带动了内地传统社会的现代化变迁,这是横向传动的过程。这纵横两方面的传动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以下就论文及论文提要的内容分类加以介绍。
一、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讨论的主要问题有:1、基层政权建设。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基层政权建设是讨论的重点话题,此时期不仅国民党加强了对基层政权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也开展了早期基层政治组织的建设活动。王先明、李伟中的《20世纪30年代的县政建设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以五个县政建设实验县为分析样本》以江浙等省5个县为样本,论述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与乡村建设派掀起的县政建设运动,透析县政建设运动的缘起和五个实验县的实验概况,评述了县政建设运动的历史特征及其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影响。陈孝华的《试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中的一种地方政府行为——以福建“营前模范农村”的创办为例》考察该时期由地方政府推动农村转型的乡村建设实验模式,认为“营前模范农村”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行为的特征,其实践不仅对营前社会转型起了推动作用,而且有一定借鉴价值。日本学者深町英夫的《县级政党政治:以近代广东为例》从20世纪初期国民党在广东省的县级组织机构的建设着手,探讨当时广东省内的政党与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张侃的《从宗族到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以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为中心》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基层政治组织建设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在此前后基层政治变化的方方面面,藉以剖析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央苏区基层建设时的社会状况,并分析了控制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从宗族转变为地方政治组织的变化,力图揭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学术风气。学术风气的转变与近代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关系是与会学者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陈其泰的《徐继畲与近代东南士人学术取向》探讨近代东南地区学术风气变迁的新取向,认为近代东南学者一脉相承的开放意识对晚清社会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学术向近代的转变。史革新的《陈寿祺与清嘉道年间闽省学风的演变》论述了陈寿祺的学术教育活动与嘉道年间福建地区学术风气转变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他为闽省学术向近代方向转变做了必要的精神准备。杨东梁的《晚清东南社会变迁与近代化智力资源积累》指出近代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促进了近代化智力资源的积累,这一积累具有被动性、缓慢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同时,这种积累又加速了近代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3、思想文化。林小芳的《浅析五十年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多元化走向》从台湾岛内外两方面入手,剖析了五十年来台湾民众对“国家认同”的政治价值判断出现混乱并形成多元化甚至“台湾化”走向的原因,同时将此政治文化的渐进式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史全生的《论吴文化的早期现代化》提出吴文化的早期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认为吴文化的早期现代化发展对吴地的社会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在社会史方面,早期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是近代社会变迁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在本次研讨会上不仅受到了与会学者的普遍关注,还有学者从新的视角来探讨近代东南社会变迁问题,将尚未引起较多关注的慈善事业、海盗活动等考察对象,直接引入到社会变迁这一研究领域中,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而丰富了本届主题研讨会的内涵。1、早期现代化。在福建社会的早期现代化方面,罗福惠的《近代福建地区现代化的发展与困局》认为鸦片战争后福建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外贸及工业起步较早,城市生活与教育状况也产生了向现代化转变的趋势,但近代福建的现代化进程在东南沿海数省中是相对迟缓的。严昌洪的《福建社会早期现代化的若干特色》则提出由于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福建社会早期现代化过程具有“对外的半开放性”与“对内的半封闭性”并存的特点,并导致现代化进程中在本省发展很不平衡;受历史传统与人文背景的影响,出现了福建人对全国现代化贡献良多,而本省现代化进程却相对迟缓的现象。在台湾地区的早期现(近)代化方面,林仁川的《清代台湾社会的变迁与现代化》认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社会既不是向“内地化”转型,也不是向“土著化”或“双向型”转型,而是从传统社会逐步转向现代社会,并将其现代化的表现概括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空间的城市化四个方面。徐万民的《论台籍士绅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论述台籍士绅在台湾近代化事业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饶怀民、王佩良的《试评中法战争前刘璈对台湾近代化的贡献》评述了刘璈巡台期间在开山“抚番”、整顿煤局、筹划防务和筹办外事四个方面的贡献,认为他对台湾近代化事业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此外,金普森、孙善根的《宁波帮与宁波的早期现代化》从宁波帮在宁波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着手,探讨民间力量在东南地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宁波帮在宁波早期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游海华的《潮汕开埠与清末民国寻乌社会变迁》论述清末民国时期寻乌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渐进转型过程,探讨潮汕开埠对寻乌社会变迁的影响,为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及其腹地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温锐的《论清末民国赣闽粤三边地区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认为1900-1945年间的赣闽粤三边地区一度走出了地域边缘化的困境,在漫长而比较完全意义的现代化征程中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冀满红的《略论安徽早期现代化建设》探讨安徽的早期现代化建设问题。2、城市现代化。郭世佑、丁贤勇的《新式交通与江南近代城市化的起步》认为新式交通因素在近代江南城市化起步阶段的作用尤为突出,其铁路、水运及汽车等各部门对近代江南地区城市化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样,对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及乡村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级差性。杨树标、唐洁秋的《从浙江温州的社会发展看中国东南城市现代化的一些特点》论述了温州城市现代化过程的四个特点,进而认为关于城市现代化似乎同一般所论述的“现代化”不完全一致。曹敏华的《近代福建城市现代化论纲》将近代福建城市现代化的渐进式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和四个特征,进而论述近代福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成效、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嬗变。3、慈善事业。周秋光、曾桂林的《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论述了1895-1949年间东南地区慈善事业近代化的历程,并将之分为两个阶段。文章认为近代慈善事业既是晚清以来社会变迁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推动近代东南社会前进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动力,其发展与东南社会的变迁存在着互为关联、互为影响的密切关系。4、海盗活动。美国学者安乐博的《近代初期海盗行为对中国南方社经发展重要性之探讨》以16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初叶在中国南方海域猖獗活动的海盗势力为考察对象,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有着历史性的影响,尤其对中国南方在这段时期具有整合经济文化与促进地方均衡发展的作用。
三、在经济史方面,金普森的《买办与近代中国东南社会变迁》论述了买办与近代东南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认为买办是近代东南社会变迁的产物,而买办阶层的商务经营与社会实践活动又进一步促进了东南社会的变迁。文章指出,买办在瓦解中国古老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其作用从沿海城市直至穷乡僻壤,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深度不容忽视。郭卫东的《论清朝道咸之际的“茶用案”》首次深入剖析了道光、咸丰年间广东政府与列强之间长达数年的“茶用案”交涉,指出这是行商制度企图死灰复燃的最后一次重大努力,它既反映了鸦片战争后政府、商人与列强间的错综关系,亦成为东南数省外贸口岸的消长替换和外向型经济转轨变迁的重要动因,加快了中国外贸区域地理版图改写的进度。周兴樑的《20世纪初期广州城市经济的变迁与发展》认为20世纪前40年是广州城市经济基本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指出该时期广州市近代工业部门、商贸金融体系与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其社会经济近代化转型的主要标志,而且也为其各方面的近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徐晓望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的合理内核与中国近代化问题》认为,近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引起学术界批判的关键在于学界赋予资本主义萌芽过多的历史重任,其僵化的研究方式更妨碍了自身理论的发展;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有其合理的内核,认为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资本主义因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王民的《晚清时期外国洋行在福建沿海的设立与活动》认为晚清时期外国洋行在福建的设立与活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剖析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从中验证资本主义列强对福建殖民化的经济侵略是从商品输出伴随暴力掠夺转向商品输出结合资本输出的过程,并揭示了福建区域经济自身孕育着近代化的轨迹。黄国盛的《耆英与五口通商》分析了五口通商局面的形成与耆英的关系,认为耆英意识到通商将有利于朝廷和商民,认同了开埠的合理性,而开埠后他又把《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作为遏制列强企图扩大侵略权益的法律武器,维护了五口通商时期社会发展的相对稳定。张正明的《晋商向近代资产者蜕化的问题》探讨在近代社会转型中,晋商开始投资近代工商业,从封建商人资本家向近代资产者蜕变的问题。孔永松的《20世纪80年代闽西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考察该时期闽西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提出闽西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在宗教信仰方面,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佛教。李良玉、李刚的《近代佛学的确立及其现代性思考》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近代佛学复兴及其学科化等方面的近代化过程,认为佛学的学科化是近代佛学的现代性之一,并从学术共同体、学术刊物、佛学教育三方面讨论了佛学的近代化问题。麻天祥的《胡适对禅宗研究的贡献》提出胡适对禅宗研究的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禅宗历史的考实,二是对禅宗思想的梳寻、归纳;认为其研究是以一个学者的科学精神(而非宗教信仰)所作的文化历史的考察,其结论与宗门多有异趣。2、基督教。李喜所的《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传教士在东南沿海的文化活动》论述该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东南沿海的文化活动,认为其主观意图是向中国人嫁接其宗教文化,但客观效果恰好相反——接受基督教者寥寥无几,倒是那些非常有限的西方科技、教育文化成了先进中国人求之不得的睁眼看世界的精神食粮。美国学者李榭熙的《广东潮汕基督教社区对民间械斗的影响(1860-1900)》探讨19世纪后期广东潮汕地区教会村落的兴起与发展。文章将教会村落视为地方上的政治群体,通过分析民教冲突与地方村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争斗的内在关系,探讨村落组织是如何利用新教作为新的政治资本和谋取利益的手段,使自己在地方利益纠纷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杨齐福的《基督教会与近代福建》从纵横两个方面探讨基督教会与近代福建社会的关系,既考察基督教会在近代福建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又探讨基督教会在福建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认为基督教会是促动福建社会走向近代的重要外部因素,加速了福建社会近代化的进程。3、民间信仰。林国平的《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与社会基础》从五个方面探讨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及其社会基础,认为闽台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在深受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的同时,与闽台地区的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