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集团中心医院 陕西华县 7141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应用在创伤骨折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创伤骨科接诊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均符合手术指征且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稍低。结论:微创技术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借鉴。
关键词:创伤骨科;微创技术;效果
创伤骨折属常见病状,接诊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传统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康复。随着近几年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在创伤骨科中逐渐广泛应用起来。为了进一步探讨创伤骨科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100例,全部为我院创伤接诊的患者,符合手术指征,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并配合本次研究,入选时间2015年6月-2016年5月。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8-69岁,均值38.4±1.7岁;高处坠落伤19例、车祸伤21例、钝器击伤及其他10例。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18-68岁,均值38.6±1.5岁;高处坠落伤18例、车祸伤21例、钝器击伤及其他11例。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具体操作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微创技术治疗,经麻醉处理后,行前外侧切口,在伤口中注入生理盐水,直至分泌物呈清亮状态为止。选择前内侧切口,经关节镜观察伤口情况并置入,采用动力系统处理对视野有影响的物质,直至能够清洗的看清,注意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软骨等是否有卡压或损失情况,将较小的游离体清除,并复位半月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治疗时无疼痛症状,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并可进行正常生活,为优;治疗期间有轻微疼痛感,能够进行基本活动,为良;治疗时疼痛较重,对正常生活有所影响,为差。有效率=优+良。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术后发生1例出血、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则发生4例出血、4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创伤骨折属于易发症状,固定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但传统固定术以机械性操作为主,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加上相关技术不断完善,其在创伤骨科中应用逐渐广泛,使得传统机械稳定性转变为减少肌肉损伤与拉伤为前提的新型技术。本研究针对我院接诊的100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对照,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微创手术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使得住院时间更少,减少经济负担。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发生率仅为5.00%,对照组则高达20.00%,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微创手术安全性极高。
创伤骨科类型较多,比如关节类疾病、脊柱骨折等,其中微创手术应用在关节类疾病中常用的技术有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下微创骨科手术等,这类手术可避免传统手术缺陷,比如切口深失血量大,破坏原有四头肌功能等,不过微创手术也有一定缺陷,比如对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则不建议采取该类手术。在脊柱骨折中常用的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复位固定+体外植骨等,后者主要适用在老年脊柱骨折中。从已有研究来看,创伤骨科采取微创技术处理确实效果不错,但是并不代表微创技术无风险。在实践中,要求创伤骨科医师要熟练掌握微创技术,并且有良好的素质与风险意识。微创手术在X线引导下进行,因此医师无法直接观察骨折处与钢板相对位置,可以说几乎凭借经验与技术实施手术,为此对他们的要求十分苛刻。但是,在一些医院,一些医师单纯追求微创技术,重视表面小创口的处理,而未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此外,微创技术在一些基层医院属于新型技术,尚处于启蒙阶段,因设备、仪器等比较昂贵,对医师要求较高,因此基层医院至今还无法完全普及,更新的速度比较缓慢。为了尽量减少设备成本,可加强设备的研发与改良,从而最大化降低成本的同时降低治疗难度,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微创技术在肩关节的治疗中也取得显著的进步,微创技术在肩关节的应用中显著的提高了其临床诊断率,在当前的临床中,肩关节的诊断和检查均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同时,还能够进行肩峰成形、修整软骨面、刨削滑膜、摘除游离体等治疗,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微创技术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毛拉.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9)
[2].熊家亭,熊自强,万才波,马俊.创伤骨科中微刨技术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26(4)
[3].王岩.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2)
论文作者:李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微创论文; 创伤论文; 骨科论文; 手术论文; 技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