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研究论文_彭运香 文超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研究论文_彭运香 文超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在大众化教育的新时期,开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分析改革和实践实现培养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改革实践

一、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课程的开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从浅至深、从基础到专业、先通识教育再专业教育。针对高校低年级如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进行创业类的普及教育,开设“创业介绍方面的讲座、告知沟通技巧”,让学生对创业有个基本了解。同时开设专业类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广博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连接各个专业知识,避免知识面过窄。类似的专业相互交织渗透,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从多元的角度考虑问题。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开创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技能教育”,既要全覆盖,又要差异化,分层次、分群体的开展。通过与具体的专业如企业的构思、管理、融资、实训等课程结合,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培养学生集资能力、规避风险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和技术等。通识教育培养“素质型”人才,专业教育实现“职业型”人才,包容和整合俩种类型的教育,一方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决就业创办企业的能力。

二、围绕“孵化器”的高层次实践

引入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帮助优秀老师和学生创业团队进行项目孵化。优化创业团队项目的申报、评估和孵化过程。增加衍生企业数量,提高其存活率。引进风险投资,优化融资方式。聘请企业家、业界精英、学者等对“孵化器”实践工作提供研究、咨询服务。招聘科研能力和创业欲望较强的人参与学科建设和技术开发,协助他们融资、通过科技园、创新平台,提供支持。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实践班,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创业胆识、创业能力。引进创新项目,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商业机会,鼓励部分学生以实践训练换学分。鼓励学生自行主导协会,自己组织团队负责其日常运作。

三、教练式教学

高校培养学生不是使其成为知识的储存器,而是给学生烙下“创新创业的遗传代码”。“教练式”教学中,高校老师化身为教练,根据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借助实训基地、孵化器等,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创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对模拟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各个模拟企业的市场价值、发展空间等。“教练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课程结构设计时要考虑为学生注入创新个性、创业意识,结合社会背景,关注创业要关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结合科学教育和智力教育等。教学方法也要创新,开设互动式教育,教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研方向和教学内容一致,深化教学知识。以提出问题、探讨答案进行学习,形成开放式教学。学生不仅收获基本知识还培养了思考的能力。改造传统教学,开设网络课堂,促进教与学之间的有效互动,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把课堂内容“打碎”插入讨论、探索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性。提供趣味教学,加入情景教学模式。以具体的企业环境为背景,将创业的每个环节都搬到情景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知识的探索式学习。

四、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资源单一,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知识相对薄弱,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理论加实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师资队伍是重点之一。一方面整合校内教师资源,提倡校内专业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指导老师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组织老师“走出去”学习和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风险资本家参与教学。他们可以争取企业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多实践的机会。他们的亲身经历可以引用到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创新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邀请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毕业生指导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成功的实践经验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多元协同培养

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以及国际合作,促使知识资本化、创新商业化的转化。形成“大学-政府-企业”的关系。社会为创新创业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建立以校外为背景的创业环境,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开创新素养。政府提供政策保障,落实各项经费,给予创业者一定的税费减免、租金补贴等优惠。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向高校创业大学生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如:设立创业风险基金。这是互动互利良性循环模式,学校给予企业最新的科研成果,企业可以得到尖端技术人才、接受教育培养。企业支持学校完成科研项目,学校的研究人员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企业传播新科技,改变经营模式,效益增加,带动经济稳步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袁兴国 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

[2]尹文嘉 王惠琴 应用型创新人才协同培养的内在机理与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

[3]张娜 王磊 高校前孵化器——促进自主创业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J].广东科技,2013,(23)。

论文作者:彭运香 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研究论文_彭运香 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