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乘风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其临床病情改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所以临床应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应用探讨
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血流阻碍严重,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缺血症状,导致患者自身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胁[1]。临床除了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加强护理措施,通过护理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2]。护理质量决定了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此次研究对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7.69±8.06)岁。观察组男17例,女7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0.04±6.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基础、专科方面的优质护理。首先,营造优质的病房环境,让病人感觉清洁、舒适。其次,主动与患者展开交流,关心、鼓励患者,使其对关爱有所感受。最后,强化病情的监测,对患者疼痛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与评估,以针对性方法进行处理,使患者疼痛缓解。同时,对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应用时,需定时巡查,合理对滴注速度进行调节,以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2)心理方面的优质护理。一方面,展开健康教育,详细介绍冠心病出现的原因、危险因素、预后等情况,使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知得以纠正,积极对危险因素进行规避,主动对治疗进行配合。另一方面,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了解,介绍病情发展、恢复中不良心理情绪可能会产生的作用,并告知对负性心理情绪进行纾解的措施,如看书、写字、倾诉、听音乐等。(3)饮食方面的优质护理。依据患者饮食方面的喜好,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荤素需进行合理的搭配,可适当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饮水,以对便秘进行预防,浓茶、酒、咖啡禁止饮用,刺激性食物也不可食用[3]。(4)出院后的优质护理。患者可以出院时,再次对此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讲解,并告知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必要性,督促患者规范进行服药,定期复查。
1.3观察内容
通过SAS、SDS对患者护理前(T1)、护理后(T2)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通过SF-36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展开调查,取调查表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不满意:问卷<60分;基本满意:问卷>60分且<85分;非常满意:问卷>8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两组护理前后情绪状态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都有下降,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照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是(88.4±2.7)分,对照组是(74.9±3.6)分,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不满意4例,基本满意11例,非常满意9例,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不满意1例,基本满意7例,非常满意16例,满意度为95.8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若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冠心病属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一种,病情发生后,需长时间通过药物来对病情的发展进行延缓,以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但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都有不良的心理情绪存在,有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会有抑郁情绪存在,超过60%以上的患者有焦虑情绪存在[5]。对此,需施予冠心病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身心方面对患者展开优质的护理,使患者情绪、生活质量改善。常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规范用药,按时用药,控制药
物不良反应,可是对患者的个体护理效果不佳,患者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护理,所以经济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常规治疗和护理具有较多的缺陷。优质护理是新型护理,除了常规护理内容,对患者的心理、生活、认知等都提供了关注和护理,
扩大护理范围,护理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常规护理有优势,服务质量高,可以改善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治疗具有促进作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开展优质护理的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较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临床上可积极开展优质的护理,以促进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总之,冠心病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其临床病情改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所以临床应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刘薇,鲁燕.优质护理干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2.
[2]姚淑萍,高太玲,张征.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91.
[3]文丹利,赵霞.开展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18(11):149.
[4]陈静,李芳.优质护理应用于5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ABG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54-255.
[5]徐丽娟,程丽,龚娜.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0):191-193.
论文作者:张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