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教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_政治论文

信念教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_政治论文

信仰教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时代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核心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导思想,规范行为”的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做群众工作,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要使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入情入理,才能入脑入心,也就是要在群众思想中形成一种主流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古往今来,这种理想信念即精神是支撑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人们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信仰问题。那么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如何针对时代的特点以及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信仰理念的教育。

一、网络时代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在理论上,信仰教育是思想理论教育的灵魂和本质

思想理论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它不是以往单纯的讲政治、讲斗争、讲思想以及学习领导的讲话,而是渗透在各个领域和全部生活之中[1]。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即关于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信念的教育,其目的是要人们形成一种主流的、统一的政治信仰。

第二,唯物主义辩证世界观的教育,即要坚持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信仰无神论,坚持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章可循的,与宗教神学和有神论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宇宙图景,是一种与唯心主义截然不同的哲学理念。

第三,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即要人们懂得科学,崇尚知识,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形成主动反对伪科学、反对迷信的一种科学的信仰。

第四,道德教育,从对人们的道德规范教育入手,形成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人的良心就是道德信念的集中体现。而今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是要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主动遵守一些公共的行为道德规范,让我们的网络世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五,法律、纪律方面的教育,法律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和人们的安全和秩序的手段,通过宪法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执行的功能。但法律要被人们所接受,形成一种共识,光有法律条文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法律的教育和学习,使人们把法律看作是正义的、神圣的东西,形成法制的观念,形成对于法律的神圣性的信仰,从而养成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使法律真正发挥其神圣的作用[2]。

总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看,信仰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领域,在思想理论教育中起到核心和灵魂的作用。

(二)从实践上看,信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信仰可以使一个人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能使一定的个体完成和实现他的社会化过程,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特定社会中的一员,为社会所接纳;它可以使个人了解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信仰是一个个体作为社会人的标志,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只有社会成员掌握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形成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才能使社会向着更文明、更高层次阶段发展。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起家之本,一直以来对我们党的工作顺利进行发挥着非常有效的作用,特别是在革命时期。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世界步入了信息社会,尤其是作为第四媒体的“因特网”的出现,网络时代应运而生。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伴随经济的全球化而出现的信息全球化等这些新的情况的出现,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和信息没有了以往的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尤其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潮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宣传,这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借鉴;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以及各种不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小视的负面影响,特别对大学生青年一代的影响尤其明显[3]。据调查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因特网上的网民35岁以下的占88%,其中高学历的、本科以上的占46%,大、中专以上的占46%,硕士以上的占6%,他们对信息网络具有很高的认同和悟性,使得因特网成了以专业人员和职业人员为主体的技术精英网;同时大学生青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形成阶段,又对各种新鲜事物特别敏锐和感兴趣。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表现明显:

第一,怀疑理想信仰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一定的物质、经济利益是我们的需要,但部分人过分强调经济的利益和竞争的意识,在网络上大势渲染赚钱的“秘诀”,过分宣传追求经济的效率意识,为了追求效率而不择手段,强调现实的经济利润,对理想信念问题热情不高、关注不够,认为理想是虚的,是思想上的事情,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认为没有追求的必要;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制定滞后,网络技术不成熟,上网人员网络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等行为大量存在,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不容忽视的误导;某些人为了逃避不满的现实生活,沉溺于虚拟的世界、虚拟的爱情、虚拟的生活之中,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求暂时的心理安慰,认为理想太遥远、不能实现自己现有的满足,故不再追求理想信念[4]。

第二,形成理想信念的偏差。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各种理念、意识包括世界各国的以及古往今来的意识形态都在网上相互渗透和猛烈冲击民族文化,都力图占据人们的心灵世界。于是,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就无法确定应追求哪种理想信念,什么样的信仰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要求的正确信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封建迷信等理念有所增加,腐败现象就是一个追求个人利益而毁坏公共利益的例子。

总之,在网络时代,面临信仰的淡漠和多元化的情况下,信仰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是时代的需要。

二、如何进行网络时代高校信仰教育

当今的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国家的历史使命,然而,他们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和网络时代,网络及其网络上的新鲜事物对他们极具诱惑力。他们很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但又缺乏一定的判断力。面对着网络时代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多种信仰并存的新形势和新情况,他们的信仰选择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和命运。大学阶段是人格、信仰形成的非常重要时期,因此,要充分重视高校的教育尤其是信仰教育。

(一)研究网络及其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在网络时代,最突出、最新的问题就是网络的出现,这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来进行,新闻媒体都是掌握在党和政府手中,是党宣传的喉舌。多年来,党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政府通过对这些媒体的控制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人们只能被动接受这些信息,党和政府宣传什么样的信息和舆论,人们就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和意识,这样思想政治工作的控制和管理难度不大。然而,如今网络没有地域、国别的差异,加之网络的速度快,信息更新也快,并且不易监控,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和工作方式受到新的挑战,若不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需要。我们若不对网络本身的特点、规律进行研究,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性,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舆论导向并有效地运用网络的优点为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我们必须根据网络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特点表现在:网络具有开放性、公平性的特点,使各个主体都可以平等地在网上传播各种信息;网络具有随意性、隐蔽性、虚拟性的特点,使网络信息缺乏一定可信度;网络还具有传播、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使世界各地的信息在同一时间影响世界各地的网民,造成信息的不易监控。针对网络以上的特点,我们必须提高网路的技术,增加网络经济投入,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过滤和监控。

网络信息传播有其特殊的规律:

第一,网络信息速度快,缺乏信任度。由于网络本身的运行、传播速度快,世界各国发生的信息可以同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出现,为了抢占新闻的时效性,吸引更多的网民,有些网站商家难以保证其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使其信息缺乏一定的信任度。

第二,网络宣传中“西强我弱”,由于网络时代是从西方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开始的,西方国家投入的技术和资金较大,他们在网络宣传中占有绝对的主动,而我们国家投入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金不够,是被迫进入网络时代的,故在网络宣传和控制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网络上的很多信息我们还不能够完全控制,故西方的意识、理念占据了网络宣传的较大的领域。

第三,国际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因特网进行大量的宣传,力图吸引更多的信仰者,比如“法轮功”事件就是那些“法轮功”策动者在境内外,利用网络的宣传吸引信徒进行不断的滋事,这使得人们的信仰发生了偏差。

第四,宣传的主、客体更加分散。网民在网络宣传中,既可以作为网络宣传的主体,自由地对网上的新闻信息进行评头论足,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作为网络宣传的客体,接受网络的新闻信息。

现在一些大学生青少年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忽视同现实的客观世界和人际关系交往。这种网络的虚拟性以及宣传主体、客体的分散性、随意性、开放性,大大地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信仰教育工作开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信仰教育宣传

首先,要监控网络。学校的大学生有很多业余时间都在校园网络上发表言论、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要对网络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达到了解、知情、监控的目的。要对网络的主页和板块提出明确的要求,利用技术的手段对网上的信息进行过滤,通过对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监控,了解学生的偏好倾向、思想动态,达到对其正确的偏好的满足和正确思想的鼓励,同时,防止错误思潮的侵袭,这样就可以调动同学们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并最终形成正确的理想信仰[5]。

其次,要加强网站建设,占领网络阵地。在互联网上,我们要建立好校园网网站,避免单纯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搬到网页上的机械的纯文字的教育宣传,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思想理论教育的各方面的内容变成众多的主页,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多种方式在网络上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用艺术的文字来表达思想。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枯燥乏味的文字直接搬到网页上,无法有效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若用幽默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表达政治教育的思想,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网民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把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充满哲理、正确的事情,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放在网页上,增强网络宣传的亲切感、现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阅读我们的故事中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用网络图书占据网页,不仅要用中文,而且要用英文把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展示在网络上,既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的文化,又可以让外国朋友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网络图书应该是一个知识库,网民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自己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动态、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技术应用成果,扩展自己的视野,形成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增加知识财富的积累。

第二,图像表达思想内容。图像包括卡通、漫画、戏剧、游戏、影视作品、小品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就是有很强的吸引力。把健康的、具有哲理的影视作品、小品、戏剧放在我们的网页上,把思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用卡通、漫画、游戏的形式表达出来,人们在玩游戏和欣赏影视作品、小品、戏剧、卡通、漫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第三,声音表达情感和思想。声音可以唤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比如戏剧里威武雄壮的声音,使人们集中注意力跟着它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受到心理的震撼。把优秀的民族歌曲、健康的音乐放在网页上,让人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乐观主义的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用艺术的语言、丰富的图像以及和谐的声音表达的思想理念教育各方面的内容来充分占据网络阵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说服力和战斗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体系。从而使网络教育达到江泽民同志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上所说的一样: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培育人的工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不断地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最后,要将网络教育与人际沟通相结合。网络教育是一个针对群体的普遍规律的教育,是机械的教育方式,而人际沟通是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直接碰撞,是用感情来唤起人的共鸣的交流方式。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只有用情感才能唤起人们的心灵。在具有“重感情,尚人伦”的传统文化氛围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充满人情味、充满亲切感和温暖感,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行人际沟通还可以做到把握症结、区别对待的原则[6]。因此,须用人际沟通的办法来弥补网络教育“死”的、机械的缺陷,将网络教育与人际沟通有机地结合,以达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让人们懂得正确的信仰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才是科学的、正确的信仰和如何树立正确的信仰观。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本质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及其特点、规律进行有效的信仰教育,从而达到培养我们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符合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的各类大学生。

标签:;  ;  ;  ;  

信念教育: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