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收入水平差异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入水平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已有文献有两类观点:一类认为可积累要素(即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差别对解释跨国收入差异重要,但最近的研究大多都发现生产率才是影响跨国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
(一)可积累要素重要
MRW(1992)利用增进型的Solow模型,回归得到调整后的可决系数为0.78,表明78%的跨国人均收入差异可以由稳态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解释,余下的22%则由误差项即A的差异解释。
Weil(2001),以及Shastry和Weil(2003)指出营养和健康状况的跨国差异很大,将健康引入到人力资本中可以提高人力资本对跨国收入差异1/3的解释能力。Caselli(2003)利用成人死亡率作为健康的代理变量,发现此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跨国收入差异的解释能力从40%提高到50%以上。
Caselli(2003)采用更一般的CES生产函数讨论了非要素中性(non-factor nuetral)效率差别对跨国收入水平核算的影响。A[,k]和A[,h]分别为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0.8时二者就可以解释跨国收入差异的一半以上。如果每个国家都选择使自身产量最大化的适宜技术,当替代弹性小于0.6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就可以解释一半以上的跨国收入差异。
在收入水平核算中,一般隐含了所有物质资本都同质的假设。CW(2004)对物质资本存量的技术水平进行调整,而不只是考虑物质资本的数量。CW(2004)发现,在各种物质资本之间替代弹性足够低的条件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解释一半以上的跨国收入差异。
(二)生产率重要
KR(1997)发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并不像MRW(1992)认为的那么大,TFP差异的贡献才是主要的。TFP差异对跨国收入差异的贡献在50%以上,最高达66%。
HJ(1999)利用Mincer系数加总人力资本,并用永续盘存法估计物质资本存量。结果也认为,生产率差异是跨国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Caselli(2003)发现,如果人力资本不考虑健康状况,不对物质资本的质量进行调整,那么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跨国收入差异的解释不到50%。而且这个结果对初始资本存量、教育回报、劳动参与、工作时间、资本份额、教育质量、工作经验等因素的估计误差和调整都是稳健的。
Prescott(1998)还考虑了无形资本(intangible capital)的跨国差异,发现TFP是理解跨国收入差异的关键。
由于最近的研究大都认为,生产率的差异是造成跨国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少文献已经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默认前提,进一步研究生产率跨国差异的原因,但观点也是众说纷纭。
到目前为止,跨国收入差异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MS(1999)建议,未来的研究应该为要素投入特别是人力资本提供更好的度量,政策变量的度量也应当得到改进,同时理论和数据的结合应该更加紧密。Caselli(2003)认为,下面三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有前途:(1)将健康考虑到人力资本当中;(2)不同类型物质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3)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
摘自《经济学动态》(京),2005.5.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