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论文_冯玲香

试述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论文_冯玲香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7000

摘要:分光光度法是《中国药典》中药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该法一方面是化学药物的原料药、制剂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应用于中药生物制品、体内药物的分析。本文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根据其分析原理的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药物分析;发展趋势;应用

引文:

1852年Beer提出了比尔定律之后,分光光度法成为一种重要的、常用的分析手段.在药物分析中,由于许多药物结构中具有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基团或其能与某些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因此分光光度法(UV)法在分析上得到了普遍应用.从统计结果看,1990年前UV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90一1998年,由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广泛应用,UV法在发表的论文中份额不断下降,但仍处于第二位.1998—2000年,统计表明,分光光度法占文献数16.2%,位居第三..而HPLC占40.0%位居第一,薄层色谱(TCL)法占21.4%位居第二。与其它方法相比,UV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干扰少或干扰易于消除.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如:导数光谱法、因子分析法、双波长与三波长法,差示光度法、人工神经网络及UV法和一些其它方法合用,如:FLA—UV,CP—UV等,使得UV法在药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拓宽了Uv法的应用范围。在药物分析中,按照UV法利用的分析原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的UV法

一些药物分子本身带有吸收紫外光的基团,在选择合适的溶剂之后作吸收光谱,在处溶剂及其它干扰组分(包括赋形剂)的吸收很小,这时则可直接利用进行测定该种药物。例如:布洛芬的测定,用乙醇溶液中,在29lnm处直接进行测定;安乃近在元水乙醇中予266nm有强的吸收,可用于其制剂的测定;烟酸在NaOH中于262.5nm有强的吸收,可用于其降脂口服液的测定;胆酸在HAC中在387nm有吸收,可用于人工合成牛黄中胆酸的测定;紫革中羟基萘醌类成分本身具有颜色,在可见区有吸收,可营接予以测定;复方水杨酸的主要成分为水杨酸、苯酚、碘酊,选用304nm为水杨酸的测定波长,辅料干扰很小,在5~25范围内,成功地用于复方水杨酸中水杨酸的测定.从目前发展的情况看,直接的UV法测定在UV法中所占的份额愈来愈少,这是因为大部分药物中其它组分对测定的主要成分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目前发展较快的是一些新技术在UV法中的应用,它们可不经分离直接排除干扰成分的影响,比如:导数法、多波长测定等.

2利用络合反应的UV法

一些药物分子在适当溶剂中,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和某些金属离子络合,络合物在可见区有强的吸收,可用于该类药物的测定.比如:在测定布洛芬时,布洛芬在pH=5.5的醋酸缓冲液中可以和Cu(AC)。溶液反应生成Cu2+一布洛芬的络合物,用CHCl3萃取该物,在675nm测定吸光度可。间接测定布洛芬.又如;可拉明(尼可刹米)在溶液中可和Cu(N3)2溶液反应,生成1:1形式的络合物,该物用CH。Cl提取,在420nm测定提取物的吸光度可间接测定可拉明含量,烟酰胺在pH一6.5的柠檬酸和磷酸氢二钠溶液中和五氰基氨络高铁(Ⅲ)酸三钠可形成1:1不能离解的黄色络合物,在385nm处有强的吸收,可用于其含量测定.与直接的UV法相比,此种方法可使药物的吸收波长红移,排除了干扰成分,特别是赋形剂的干扰,可用于一些药物成分的分析。

3利用显色反应、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选择适当的显色剂、络合剂,分析人员就能有效的避免药物中其他成分、杂质的干扰。有机药物分析的显色反应涉及到重氮-偶合反应、荷移配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几大类。=利用显色剂5-Br-PADAP建立了间接分光光度法(氧化还原)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最大吸收峰位于730nm处测定抗坏血酸含量。=利用胶束增稳荷移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对洛美沙星与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络合物有显著的增稳效应,并在323nm处测定。=开展了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的研究,向含有苯胺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六种物质,在亚硝酸钠作用下发生重氮偶合反应,测定水中苯胺浓度。运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异烟肼,将异烟肼还原形成磷钼蓝,并在其最大吸收波长710nm处,测定其浓度。实施荷移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Q)与马来酸氯苯那敏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在588nm有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了药物的质量浓度。此外,常见的显色剂还有荧光酮、杯芳烃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世科等[14]运用2-羟基-3-甲氧基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药中痕量锗,锗与试剂的显色反应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直接应用于几种中药中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4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药物成分一般很复杂,共存成分的干扰对直接UV法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UV法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将一些分离技术和UV法相配合而进行测定(如:薄层色谱,纸色谱).如:戊己丸中小檗碱、巴马亭、苟药甙,需在硅胶GF254板上用n—BuOH—H。O—HAC(70:15:15)展开后,分别刮取斑点进行测定.又如:妇炎灵中甲氧基欧芹酚、山楂中熊果酸、连翅、怀牛膝根中文墩果酸,在硅胶--CMC板上分离后与香草酸一HClo;显色后测定.钩藤中钩藤碱以柱色谱法分离后测定.青霉素烷砜酸钠可在稀NaOH溶液中,37℃放置15分钟后直接进行测定.为了避免分离操作的麻烦而又能消除其共存组分或杂质的干扰,近年来分析工作者发展了许多新方法,例如: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一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可直接测定利血生片剂中利血生的含量;复方茶碱片由扑尔敏、咳快好、茶碱及多种辅料组成,利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成功地排除了其中扑尔敏、咳快好、淀粉等干扰成分的影响,直接测定茶碱的含量;感冒通片中含双氯灭痛、人工牛黄、扑尔敏及辅料等,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扑尔敏的含量,不仅可消除其它成分的干扰,而且.回收率较高,操作简单;其它如:用一阶导数UV法测定氧氟沙星片剂中氧氟沙星的含量;二阶导数UV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用人工神经网络UV法测定增效联磺片中磺胺嘧啶(SD)的含量嘲;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UV法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范围,是UV法发展的一种的新趋势.这种方法免去了分离的繁琐步骤,一般较快速、简便,应用十分广泛.

5 FI—UV的联用

在与FIA联用的各种检测器中,分光光度检测器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应用最为普遍..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创始人Ruaika和Hausa所著的《流动注射分析》一书中,涉及分光光度法的文章占整个文献量的42%.在国内,由于中国的具体情况,这一比率高达49%,近年来由于停留技术,动力学分辨技术、合并带及多带技术和反相注入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了UV法的检测能力、分析效率和抗干扰性,使检出限量明显降低.因此FIA—UV法技术在临床医药检测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孙敏庆等用肾上腺素的酚羟基与FeCl3的不稳定反应,采用FIA—UV法在720nm波长下成功地测定了酒石酸肾上腺素的含量;汪洋、赵珍义用FIA—UV法成功地应用于葡萄糖酸锌片剂溶出度的测定中;焦更生、郎惠云等利用利血生在强碱性介质中的分解产物在300nm处有峰值吸收,选择FI—UV法成功地测定了药物制剂中利血生的含量;FIA—UV法快速测定药剂中抗坏血酸,在pH2—6的HCl介质中,抗坏血酸与Fe(III)邻菲络啉混合液反应,生成Fe(Ⅱ)邻菲络啉有色络合物,分析速度90样/h.其它如:吗啡、安乃近原料药、片剂中磺胺嘧啶、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甲硝唑、复方头孢氯苄胺索中头孢氯苄、小儿清热解毒液中的黄酮含量、针剂及片剂中的盐酸氯丙嗪、脑清片中的氨基比林等的测定。FIA—UV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节省试剂、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是UV法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分光光度法的发展方向是采用专属性较强的方法(包括数学方法)不经过分离直接进行测定.比如:多波长法;导数法;差示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等.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新颖技术

为了避免分离操作的麻烦而又能消除其共存组分或杂质的干扰,近年来分析工作者发展了许多新方法,譬如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双波长、三波长法动力学分光光度法、人工神经网络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等,使得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应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运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头孢拉定胶囊含量,简便、快速、经济,适用于大生产过程中间体的控制。运用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E霜的含量,可消除基质对测定的干扰。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总黄酮的含量,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操作简便易行。运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加替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应用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采用误差反向传递的人工神经网络法测定安钠咖注射液中苯甲酸钠和咖啡因含量。新颖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宽了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上的应用,是该法发展的一种的新趋势。

7展望

目前,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看来,伴随着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全面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分光光度计更可能的发展方向是应用专属性较强的分析方法即不经过分离直接进行对我们需要的药物成分、含量进行专一有效的测定。譬如上文提到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导数法等等,相信经过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分光光度计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郑健,陈焕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分析科学学报,2002,18(2):158-163.

[2]徐大光,阴志刚,侯晓强,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23(6):432-433.

[3]朱世盛,仪器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4]王嫚.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与控制.广东化工,2015,42(9):145-146.

论文作者:冯玲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试述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论文_冯玲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