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川县实验小学 517300
什么是后进生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个人认为,小学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在小学里,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后进生,给班级带来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让这些后进生有所转化,这是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在研究的问题。因此教育转化后进生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系到后进生能否健康成长。下面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小学学困生的类型和特征
1.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选择的方法正确与否不但关系到知识的掌握效率,而且对学习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学困生都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会理解记忆,习惯死记硬背;课前不预习,课后不总结整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余时间的安排也不合理;常常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总是习惯自己解决,不愿求助教师和其他同学。
2.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态度本身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的多个方面。如果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会使学习事半功倍;若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则会对学习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学困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其他同学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喜欢被教师提问、不愿主动思考问题,有的甚至不做作业,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他们对学习抱有一种冷淡、厌烦的态度,上课想着下课,下课想着放学,从不理会教师和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正是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
3.学习基础差。通常情况下,学困生所掌握的知识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并且条理也不是非常清晰,由于持续的不良积累,致使其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导致作业无法按时完成、大量的习题不会做等情况出现,更有甚者会出现学习障碍。因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加之学业无成,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进取心,从原本的想学习逐渐演变成怕学习,最终成了厌学、不学、弃学。
4.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学困生在该时期却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上课经常溜号,考试还有抄袭现象,课后不认真复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的转化手段之一。(1)班主任应当让学困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可以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为他们多创造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境。(2)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并尽可能从其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引导,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将学困生对学习以外的兴趣引导至课堂上来,在对他们已有兴趣进行肯定的基础上,找出这些兴趣与学习的共性,由此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
2.激发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班主任还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学困生表达出合理的期望。
3.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1)班主任要转变对学困生的消极看法,以善意的态度、积极的情感与学困生进行交流,公正地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引导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2)班主任要增加与学困生交往的机会,给予学困生充分的信任。(3)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建设班级文化。
4.建立帮扶学习小组。出于工作的关系,班主任很难一直关注学困生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够弥补师生交往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增强学困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帮扶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帮助转化学困生,具体做法是建立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帮扶机制,将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制度化,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组成两人的学习小组,一对一地进行帮助学习。
同时,学优生可以参与到班主任与学困生交往计划的制定当中,进一步明确转化目标,了解学困生的弱点和优点,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学困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可先与同组的学优生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得到答案,再与班主任交流。在课堂学习中,学优生要积极带动同组的学困生,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一旦发现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要及时进行提醒,借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帮扶活动的实效性,班主任可组织帮扶团体竞赛,评选出优秀团体并进行奖励,增强团体内部成员的帮扶积极性和主动性。
5.适度批评和惩罚。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他们犯错时,班主任的批评和惩罚必须适度。尤其是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更要适度地对其进行批评和惩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本着公正、尊重、宽容的原则,按照个体的承受能力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惩罚方式,既不能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又要让他们在惩罚之后改掉不好的习惯。如对学困生的惩罚和批评不要过分张扬,尽可能单个进行,使他们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同时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困生犯错的原因,并与他们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班主任在对学困生进行惩罚和批评时,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触摸学生的头和手,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这样可以使学困生更容易接受批评,并将惩罚转化为促进其发展的外部动力。
论文作者:邹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学困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态度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