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和科学范导维度的统一——兼论对马克思实践论的正确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维度论文,实践论论文,人文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维度的历史性
(一)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历史演变
从1835年马克思写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起到1843年写作《克罗茨纳赫笔记》之前的8年左右时间内,马克思在哲学上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在政治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这时,“人”已经是马克思的视野的聚焦之点。在人学问题上,他和恩格斯作了相互结合的两方面的批判。一是政治上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强烈谴责“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二是哲学上对神学观念的批判,直接指明:“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把神归结为人的自我意识虽然仍是唯心主义的,但毕竟在揭穿神的秘密方面前进了一步。
从1843年的《克罗茨纳赫笔记》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向一般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期。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存在着中介状态:一方面在实践接触和经济学研究中逐步树立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对社会经济现实采取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又运用人本主义的异化辩证法解析当时的经济社会现实。上述中介状态证明,马克思正处在具体的历史的劳动实践论和以此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前夜,却尚未达到历史唯物主义。
从1845年拟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随后同恩格斯一起写成详尽阐释以实践论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从而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这时的马克思,建立了崭新的人学观并形成了同样崭新的“人文关怀”维度。
(二)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概念的历史性质
在作了上面的历史分析之后,我们来看看几个概念的历史性。其一,关于“人的尊严”。按照人文主义,“人的尊严”是必须得到肯定的。马克思学说同样是肯定人的尊严的。但这并不证明“人的尊严”是抽象的普遍物,因为工人的尊严,是他们自己多年来斗争和劳动的结果。其二,关于人的“自由”。人文关怀维度中的核心内容是争取人的自由的逐步实现。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则完全把握住了“自由”的历史性质。因为这种有限“自由”终将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关系中实现人与人的真正平等的未来,被每个人的真正自由所取代。其三,关于“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论的哲学,其理论是把人的生存状况归结为实践的历史状态,包括人的实践能力与实践中人与人的具体关系的历史发展;其宗旨在于实践地改造世界,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当时现实社会的非人道性质,逐步实现人的解放。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关怀维度是一贯地存在的,但它经历了一个由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论,到人本主义的劳动异化史观,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在“关怀谁人”、“如何关怀”这两个问题的答复上发生过深刻的变化。以实践论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现实的人的发展历史,指明了人获得完全解放和真正自由的道路,它才表征了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维度的本质内涵。
二、马克思实践论中人文关怀维度和科学范导维度的统一性
(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真涵义
社会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总体性的概念,是贯穿在这一哲学中的基础性概念。不能说这种形式的实践是认识论的,那种形式的实践是本体论的;也不能说实践的这一个方面是认识论的,那一个方面是本体论的;而只能说,“实践”概念在总体上既必须从本体论角度去考察,也必须从认识论角度去考察。对于全面地把握马克思实践论来说,所有这些考察都需要,哪一种也不能“缺位”。
(二)马克思实践论包括两个维度的统一,实现了对人文关怀维度的真正敞开
马克思是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出发又扬弃了它从而走进了实践论的新境界的,其中介环节是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和人文复归论。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实践论是对“历史之谜”和“人性之谜”的真正解答。这个解答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内在地包含着科学范导维度和人文关怀维度,既没有“科学的缺位”,也没有“人文的缺位”。就科学关怀说,人要从事成功的实践,必须从实践的既成条件出发,必须尊重实践环境和条件的非选择性即客观性;必须努力去把握既成自然界和现成社会历史中的规律性,这就必须具有科学态度,从事科学工作,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就人文关怀说,人从事实践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在实践中,人是动力,又是目的。人通过实践,改造和改善环境,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而逐渐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争取自己的越来越高的历史地位,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美好未来。这是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的最高境界。社会实践有其在既成客观条件约束下展开的方面,人只有持科学态度才能把握此种客观性,从而有效地改造外部世界;实践又有其满足主体需要的方面,人只有持“为人”观念才能自省人的价值性,从而使外部世界的改造服务于人的目的。从实践的前一方面引出实践论的科学范导维度,从实践的后一方面引出实践论的人文关怀维度,从而在实践论中实现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握住这个“统一”,才能使人文关怀维度得到真正的澄明和完全的敞开。
(三)对马克思实践论的误读,导致对两个维度的统一关系的割裂
面对马克思的实践论,又产生了许多意见分歧。一种意见,用物质本体论的观念来解读实践论,把“实践”完全看做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另一种意见,用人本主义的观念来解读实践论,主张删去“实践唯物主义”提法中的“唯物主义”后缀,把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实践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它的主题词只有三个:人、人的实践、人的自由。按“遮蔽”之说,第一种意见是遮蔽了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文精神,第二种意见则是遮蔽了这一哲学中的科学精神;都不是对马克思的实践论的完整解读。我认为:脱离人文精神讲科学精神不行,因为这可以把科学引向抹煞人的崇高价值追求的歧路;但脱离科学精神讲人文精神也不行,因为这可以把人文精神变成一种不分历史环境和条件,不问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抽象情感,甚至成为只为社会上他所喜欢的一部分人而呼喊的口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按照马克思实践论的本真涵义,它是科学范导维度和人文关怀维度相统一、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哲学理论,它既彰显正确开展人的活动的合规律要求,又敞开实现人的价值追求的合目的要求。人文关怀维度的被遮蔽主要来源于对马克思实践论的科学主义性质的误读,亦即来源于人学“缺位”。
三、马克思实践论在他的哲学中的贯通性
我认为:传统哲学教科书中确实存在这个“囚禁”问题,问题的实质仍在于对马克思哲学特别是他的实践论的误读。第一是否认这一实践论同时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的人论,出现所谓“人学空位”;第二是否认这一实践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硬核地位,特别是否定它的最基本的世界观意义。应当如何认识这种“囚禁”?我发表以下的意见:
(一)革命和革命战争时期思想路线问题的突出使哲学认识论变得特别重要,这是实践论被“囚禁”的客观原因
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革命战争说,当时的民族救亡和阶级解放任务极其紧迫而繁重。在这样的条件下,党迫切需要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而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正是实践论的认识论。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思想路线问题,哲学认识论仍有其突出的重要性。此后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新时代的“个性解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地位和利益发生分化,于是“人文关怀”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是,许多人尚未适应新的情况,重新去全面解读马克思的人学学说与实践学说,思想仍顽强地停留在“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框架中,于是就发生了“囚禁”现象。我认为,必须回顾上述历史过程,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实践确会突出马克思哲学中的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才能在逻辑上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
(二)拘泥于物质本体论,是将“实践论”“囚禁”于认识论中的主观原因
我认为人们首先误把物质本体论当做马克思哲学的核心,然后才发生实践论在认识论中的“囚禁”。过去的苏联和我们中国的哲学教科书按照物质本体论来构筑体系,都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写在认识论板块中,而同其他三个板块(宇宙观板块、辩证法板块、历史学板块)相并列。实质的根源在于,他们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物质本体论”当做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核心,用物质本体论来演绎“历史唯物论”,从而把它机械化和非人学化,用一般反映论来解释“认识论”,使认识论中失去本有的价值论和规范论内涵,只剩科学范导维度而遮蔽了人文关怀维度。第一,在物质本体论看来,人类社会及其实践的历史,只是在宇宙中一个狭小范围和短暂时间发生的。因此,实践论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局部问题,而不是全局问题。第二,在物质本体论看来,“物质”与“运动”范畴的建立是同人类实践无关的。其实,所谓“物质”、“运动”是人对于对象世界的一种相对意义的研究成果;这种成果是人在从事实践活动的一定阶段上获得的,是受实践结构制约的,是由人考察、也是为了人而考察的结果。实践论是“部门哲学”之说,正是人们把实践论“囚禁”于认识论中的集中表现。
(三)作为与“人论”直接同一的“实践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一元性存在
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是整体性范畴;它的诸形式、诸方面都统一于实践的本质规定之中。这样的“实践”范畴既是马克思世界观中的根本范畴,又是认识论和历史观中的根本范畴。实践范畴一元地存在并贯穿于全部马克思哲学之中。我以为: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实践”应被界定为人作为主体和对象世界作为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人一方面改造对象世界以满足自己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又是在这种改造中完善和发展自己。这样,在实践论的世界观中就已经有了作为人的实践的客观环境的“事实世界”和作为人与其环境的价值关系的“意义世界”,两者相互关联构成统一的现实世界。在认识论中,“实践”范畴被动态地机制性地讨论,主体的活动被展开为实践、认识的交互作用过程。既然在世界观中已经有事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关系,那么在认识论中必定三分为描述实践之环境和条件即描述事实世界的反映性认识活动,评价主体和客体之价值关系即把握意义世界的评价性认识活动,确定人的实践目的和方案的规范性认识活动。在历史观中,主体被具体化为各个历史阶段上的各个社会集团,他们之间有着主体间交往关系,客体被具体化为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客观之被改造即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各种思想、政治、文化关系的变革。这种主客体活动的展开的历史,是人朝着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方向演进的历史。
标签:哲学论文; 实践论论文; 人文关怀论文; 认识论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科学论文; 维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