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理论:城市空间发展的再生理论_城市设计论文

地方理论:城市空间发展的再生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地方论文,城市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862(2012)01-0052-06

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研究问题转型的阶段,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城市规划和人文地理为代表的城市空间的社会文化转型问题研究,强调规划对社会问题的公正参与研究、人本主义研究、社区规划范式研究等。在解决现实问题当中,城市规划与人文地理等诸多学科都面临着理论研究乏力的现状,急需强化和丰富理论体系。以现象学为哲学背景的地方理论因研究问题的独特性和功能性逐渐被流行起来。地方理论中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思想被认为是影响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之一[1]。城市学家Edward Relph认为,每一个时代都能够找出独特的城市地方感,在前现代时代城市地方感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在现代时代,城市变得毫无特色,缺乏个性,景观同质化主导了全球城市,城市地方感消失;在后现代时代,地方感正日益成为城市空间符号的一种象征,地方感受到了人们的日益重视,成为一种空间消费的象征[2]。

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被认为是影响世界的两大主要力量。今天,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也伴随着出现了一系列的各种城市问题,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拥挤问题、安全感缺失、收入差异等。处在城市发展蓝图指引位置上的城市规划也日益受到了各种挑战,传统的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被认为忽视了城市空间的社会公平性和公正性,新的城乡空间成为一种拼贴的图画,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基底和脉络不断地被分离和割裂,城市和乡村人文价值和精神的内涵变得日益模糊,城市和乡村的地方感日渐消失。因此,运用地方理论重建城市特色、恢复人文价值、彰显地方感觉、实现空间包容,将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所需关注的新视角,可以为新时期城乡规划理论研究拓展新思维。

1 对地方理论构成的再认知

1.1 地方概念的再认知

地方具有位置和方向的意义,既有空间概念,也有人的居住、生活、行为的意义内涵在内,是人居环境的空间[3]。段义孚(Tuan)认为,“空间经由人的生活行为活动而产生特殊的意义,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和体验的空间”[4]。瑞夫(Relph)认为,地方具有物质、功能和意义三重属性,其中地方意义包含象征意义、思想感受和行为价值等等,地方具有特殊的身份和特性[5]。普瑞德(Pred)认为,地方由不同的社会经济实践历程所构成[6]。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地方能够以具体空间表现形式和结构,丰富物质空间的精神、价值和意义,能够将人与环境、人与世界联系以积极的方式在一起[7]。笔者认为,地方是人居环境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空间媒介和符号的象征,既具有物质空间的基本属性,也具有行为、价值、意义和经验的内涵。

1.2 地方感的再认知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人对环境的一种依附行为,因为,人对地方充满着一种记忆、感受与价值等情感因素(人对家乡的怀念就是一种地方感),就会在人与环境之间产生一种地方感。Hummon(1992)认为,人对环境的依附行为是由人与环境之间互动作用而产生的[8]。布朗、伯金斯(Brown & Perkins,1992)认为[9],地方感的产生在于以下几个因素:①对地方具有特殊的、强烈的情感记忆;②能够彰显个人身份价值的地方;③个人可控制的隐私领域和范围;④一个能够稳定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公共空间。

1.3 地方理论的空间本质

新人本主义城市观认为,后现代视角下,人们对人居环境的体验,逐渐向空间自由、自主、机会均等等城市空间公正过渡以及向空间的社会需求、尊严需求、价值需求方面深化[10]。新城市生态主义学派关注城市资源获取的“空间剥夺”现象,并提出用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价值的再现来抗衡当今城市空间规划的失衡;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关注城市空间的不公正现象,提出空间规划的“时—空”微观再现;新城市主义学派提出追求城市人居和谐环境的规划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生活氛围的设计理念。以上的这些学派的理念都不同程度关注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的人本公正—尊严—价值的最小单元——“地方”,以及由地方构成的不同层面的城市空间体系。因此,地方理论是透视新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元。该理论能透视城市最小单元的新人本性空间结构的构成[14]。

2 地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再生的活化模式

亨利·列文斐尔(Lefebvre)在其空间代表作《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中提出了空间再生的三元理论,即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再现(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再现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笔者将这组概念中的空间属性和地方属性进行了关联,形成并建构了城市空间再生的地方三元模式,即地方实践(Place Practice)、地方再现(Representations of Place)、再现地方(Places of Representation)模式,这组概念被国内外城市社会学家广泛引用,成为解构城市空间的经典模式[11]。

2.1 地方实践解构

地方实践解构针对的是客观物质具象景观的营造和再造,通过特征景观的再造达到塑造地方感的目的。如城市特色开放空间的营造、乡村聚落的特色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居住社区空间的特色化建设、商业娱乐空间的人性尺度设计、城市经济集聚区位景观的培育、建筑群落的有机融合组合、生活工作空间的宜居特色等,这些空间的形体具象营造出来之后,经由人们对其特色的感知(Perceived),具现了人与地方之间的紧密关联,形成系统的城市路径与网络,从而产生特殊的地方感。因此,对地方实践解构模式来说,城市物质空间的特色化规划和建设是地方感诞生的基础要素,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任务在于塑造千姿百态的城市景观(图1)。

图1 地方实践解构

2.2 地方再现解构

地方再现解构模式关注的是空间中的行为人,尤其是人的生活行为场所的分布规律特征。城市规划的本质在于营造各类场所、景观、建筑等要素来满足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规划师需要关注人对真实空间的反应行为。同时,规划师自身的空间设计思想也是这些行为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真实的景观再现就是要综合考虑到各类人群的空间行为特征。因此,城市空间已经成为了艺术家的生产地、旅游者的体验地、设计师的试验地、哲学家的思考场、老百姓的生活圈等。城市空间被设计、使用、控制等活动支配着,并生产出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种符号[12]。建筑物、场所、交通、公园、绿地、广场等要素都是符号系统中的一员。人在空间中所感知到的不仅仅是空间中符号本身的价值属性,而且是隐藏在符号背后的人的情感、意义与价值要素(图2)。

图2 地方再现解构

2.3 再现地方解构

再现地方解构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策略。建筑师或者设计师综合考虑各类人群的行为文化特征和地方的物质空间属性后所设计出的一种独特的空间。具象了复杂空间关系网络、象征着生活和经历的空间,使物质和精神的维度都包含在了城市空间中,形成一种综合前两种模式的“第三类”空间思考模式,是一种想象与认知、主体与客体、模糊与清晰、可控与不可控、可知与不可知、可感与不可感、有形与无形等等交织在一起的地方。城市景观是多样性、丰富性、文化性的集合体。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者、市民、旅游者等通过不断的空间经验获得了对城市的崭新认识,并通过构想、规划、设计、建造等手段不断重塑城市空间(图3)。

图3 再现地方解构

3 地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再生的活化维度

3.1 地方理论活化的内涵

地方理论强调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依存性、地方价值性、消费符号性、感知意象性等文化特征,因此,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共享价值。在地方理论的导引下,城市空间将在物质与具象、人文与客体之间不断进行空间的重构与再生,具体主要有区位活化观、设计活化观、遗产活化观、形态活化观、产业活化观等再生的策略。

3.2 地方理论活化的维度

3.2.1 区位活化观——由传统物质区位观走向微观行为区位观

传统区位观大多以经济利益作为判断城市区位价值的优劣,强调交通站点、港口、机场等关键节点对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的影响。地方理论的诞生则扭转了这种宏观成本区位观,而转型关注区位的经济、社会、生态与文化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关注人对区位选取的公平性。按照地方理论的解构可以看出,现代城市社会空间的差异本质在于不同阶层获取城市区位资源的差异水平上。因此,地方的区位关系则从传统“地方—地方”向“地方—人—地方”过渡。以人对区位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作为判断区位价值的优劣,传统的距离区位被人的心理接受距离所代替。因此,区位不仅是有距离的而且还是有思想的。从区位观的空间演变历程上也可以看出,区位观正在趋向人们对区位相关因素的微观文化和行为认知层面。大约20世纪30-50年代为抽象经济区位阶段,如传统的古典经济区位论就是此种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为区位模型定量化阶段,主要是通过抽象经济学模型来计算分析区位的选择价值;20世纪60-70年代为区位价值的空间社会、文化转型阶段,人的行为价值成为区位要素辨识的关键。也正是这一阶段成为微区位理论的诞生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则是以城市消费文化为代表的空间区位认知结构主义时期,以符号消费和行为文化综合的微区位布局研究成为城市空间规划所要考虑的焦点和趋向,尤其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空间质量下的建筑空间设计及群体组合、城市资源可获性配置、设施可达性优化等的区位因子等(图4)。

图4 微观区位阐释

3.2.2 设计活化观——由传统美化设计观走向现代城市形象观

地方理论中的地方感对城市设计研究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因素。城市设计的本质在于对城市文化和形象的挖掘上,借助于地方理论指标可以作为探究城市人本主义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城市是否具有地方感是设计师进行城市设计的目标体系。正如城市学家瑞夫所倡导的,创造“地方性”(Place)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城市空间社会问题的基本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法,“创造地方”(Place-creation)成为识别设计成果优劣的判别标准。基于地方理论的设计思维认为,城市中的各类建筑、广场、绿地、公园、街区等形态要素是一种附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也是城市精神形象传播的媒介,因此,其设计要考虑到形态风格的独特性和文化性,可以将地方文化、历史、社会元素融入到形体设计中去,从而彰显城市完整的时空发展脉络和无形的灵魂价值。正如凯文·林奇所认为的一样,那些人们普遍认为“最为糟糕的区域”往往是现代城市设计所造就的一张缺乏“地方感”的蓝图区域(图5)。

图5 设计活化观

3.2.3 遗产活化观——由传统文物保护观走向地方脉络再现观

遗产是时空整合的产物,通过遗产可以窥视空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观意向。在地方观的解构下,遗产或遗址的现代文化价值可以被充分挖掘出来,能够让游客产生一种“迷恋”般的地方情感,能够唤起游客或规划师对遗产和遗址景观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形成一种约定习俗的模式彰显在人与环境的互动当中,并用来延续地方的脉络和记忆的痕迹。这种行为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地方脉络结构的再现行为”。规划师、建筑师也可通过这种手段来让人们“恢复记忆、发现地方”,培植对历史的兴趣。尤其是在规划设计策略中,可以采用记忆规划的模式通过地方感知策略、地方安全感和满足感的培育,让历史遗产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景观设计、街区保护之间融合发展,使城市成为一个记忆的地方、象征的地方、经济的地方和文化的地方。从而强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和意识(图6)。

图6 遗产活化观

3.2.4 形态活化观——由功能主义形态观走向实存价值融合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功能主义为主要目标,但是功能主义的盛行却并没有解决城市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反而导致这些问题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地在强化。因此,功能主义的形态并不是完美的,必须寻求更好形态理论。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一书中认为,好的城市形态总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镶嵌着各种不同的意图和价值,而不是做几个简单的几何空间容器[13]。在凯文·林奇看来,好的城市形态设计就是一种类似“地方化”的评价体系,如地方活力、地方感受、地方适宜、地方可达、地方管理、地方效率与地方公平。因此,规划师需要更充分了解地方的文化意涵,将形态设计与人的价值、意义、功能和网络联系在一起,让城市中原有的节点、走廊、围合空间、道路、网格、外围、边界、中心等城市物质形态要素成为人类共同生活的地方,让城市成为一种拥有共同文化精神的共同体。

图7 形态活化观

3.2.5 产业活化观——由传统产业缔造观走向文化产业更新观

全球化与在地化是当前城市发展研究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应对千城一面的西方现代城市景观在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流行泛滥趋势,如何保留中国传统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的焦点。因此,采取地方理论的解构模式可以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崭新思维。文化特色的培植不能只靠城市文化形象的宣传,更应该考虑到文化如何融入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活化当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城市的后工业化转型思路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产业带动模式,尤其强调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消费产业形态的打造,如《大伦敦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中非常注重地方创意文化产业的复活,通过地方文化的活化刺激伦敦城市发展的二次更新。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城市与乡村一体发展的阶段,因此,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活化来促进其互相发展。城市可以通过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休闲产业、创意产业等,乡村可以通过地域文化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如乡村旅游业、现代休闲农业等,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复苏。

图8 产业活化观

4 结论

城乡空间发展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充满人情味、公平公正的空间。地方理论是一种基于后现代空间思维的发展理论,其本质就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空间发展观。将城市发展纳入“地方化”的全球视野,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和区位模式、传统产业与规模模式、传统的规划与设计模式、传统的遗产保护与活化模式,将充满真实与想象的地方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崭新观点。同时它对解决中国城乡空间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城市病、乡村病”等现象有着创新性的意义,可以作为一种崭新的解构城乡规划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待。

标签:;  ;  ;  ;  ;  ;  

乡土理论:城市空间发展的再生理论_城市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