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优质护理;门诊护理;效果
本文以门诊内部的工作质量为主,分析在门诊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分别对门诊工作质量产生的影响效果,以下为研究的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文观察对象为2017年12月-2018年8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一般护理服务的参照组,一组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每组各49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9名,女性患者20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为(49.79±3.22)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5名,女性患者24名,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为(50.63±2.13)岁。对比两组的资料后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当患者入院后,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的基础临床表现,并为患者安排就诊等。
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1)健全医院的规章制度:设立公告栏,悬挂科室指引牌,设置导医区、就诊区、健康教育区以及休息区等,并在患者入院后,主动上前询问情况,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做好分诊工作[1],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门诊的医疗服务(2)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讲,面对紧张的患者,需要给予鼓励以及安抚工作,帮助患者建立信心,配合治疗(3)改善就诊环境:开通预约挂号、完善医生信心,方便患者能够及时的了解就诊的情况,同时多设立采血的创口,设立自助服务机以及打印机等,并且在候诊区设立舒适的航空椅,而产科前的候诊区则需要按照孕妇的生理要求进行设立,以提高产妇的舒适性,并且定期检查候诊椅的良好性,避免坠伤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设立饮水机,提供一次性的纸杯、充电宝、共享纸巾等[2],使患者在就诊时能够得到便利的服务(4)针对于老弱病残群体给予相应的关注:针对于这样的特殊群体,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关注的力度,及时给予帮助,如果病情危急,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建立绿色的有限通道。
1.3判定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的挂号等待时间、缴费时间、检查等待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包括:十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次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采取卡方检验以及t检验,并分别以n(%)以及(±s)进行表示,当统计出的结果显示为(p<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挂号等待时间、缴费时间以及检查等待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挂号等待时间、缴费时间以及检查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的挂号等待时间、缴费时间以及检查等待时间 (±s)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6%,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71%,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二。
表二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n(%)
3讨论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以及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视度和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在就诊时希望得到了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要求门诊服务能够较为人性化,而本文的优质护理是人情化护理当中的一种,不仅要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同时在就诊的环境上,也要更为人性化的提供相关的实施。作为医院重要的窗口[3],门诊的工作质量则是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加上患者的素质程度不一,病情种类不一,导致门诊的护理服务一定要定期的完善,不断以患者的感受为出发点,满足患者的临床所需。本文的优质护理首先需要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保证规范性的工作流程,提高就诊的质量,之后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够使患者提高自身的配合度,再辅以就诊环境的人性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使得患者在候诊以及就诊期间,能够改善心情,并且针对于本身疾病较为迫切的患者,给予较多的关注,并设立绿色通道,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保证门诊就诊流程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在门诊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相比一般护理更加有效,差异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史冬雷,康卫娟,王蓉,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与患者需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6):1247-1252.
[2]李燕媚,洪荣梅,潘菊凤,等.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23(36):4637-4638
[3]黎瑞仪,冯美娟,罗丽丽,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51-153,1
论文作者:吴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患者论文; 门诊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