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秀新闻的策略_策划编辑论文

论优秀新闻的策略_策划编辑论文

论新闻精品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论文,精品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闻精品战略的提出,是本世纪中国新闻界提出的最具魄力的口号之一,也是最具实际价值与意义的重大举措之一,该口号提出至今已有三四个年头,是到了该系统对其从理论上梳理和实践上总结的时候了。

一、新闻精品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与意义

纵观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任何一次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任何一个新闻传播理念的提出与形成,都是与当时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所密切相关的。

世界正处于世纪之交之际,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之时,每日每时发生的新事物、新现象、新矛盾、新问题等层出不穷、无可计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作为一个特殊商品,也必然参与市场竞争,随着新闻市场成熟期的到来,可以说,新闻市场也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市场呼唤品质优良的新闻作品。任何不想无为而治的新闻媒体都应当在剧烈的竞争中展示才华,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新闻精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就自然而然地摆上议事日程,这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中国广大受众,过去曾几度接触的是较多的假、大、空、泛的新闻报道,他们企盼真实而优秀的新闻作品问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实施新闻精品战略,是时代的需要,是新闻竞争的需要,是广大受众的呼唤,是中国新闻业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面临的一个意义重大的紧迫课题。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及其决议中提出了著名的四句话“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既是对包括新闻在内的整个思想文化战线的要求,也可视为新闻精品战略号角的吹响。

二、新闻精品及其评判标准

所谓精品,原本是一个商业名词,意指高品质的商品。所谓新闻精品,意即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作品,也就是俗称的好新闻,包括好消息、好通讯、好言论、好版面、好栏目、好专题等。丁关根同志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后的一次中直机关举行的报告会上指出,实施精品战略,组织“五个一工程”,就是要“力争创作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丁关根同志的讲话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出的著名四句话,完全可以视作新闻精品的标准与尺度。联系新闻实际,新闻精品具体的评判标准主要有:

1、政治性。判断一则新闻作品是否属于精品, 首先应当从政治角度看问题。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视政治性为新闻精品的首要价值标准,这也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历来在新闻价值观上的明显区别。新闻精品必须具有震动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及较大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特质,必须能够形成正确的舆论为人们排难解惑、树帜引路。这是因为,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正如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所说:“新闻工作者不是单纯的‘写稿匠’,他应该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并从中掘取能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珍宝’”。可以说,新闻精品若是所含政治性因素较弱或不含政治性,就难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无冲击力和震憾力可言,也就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精品。当然,真理有时过了头也可能成为谬误,盲目追求政治上的所谓高度,任意添加或拔高,一味追求高、大、全,使新闻脱离客观实际,或是对一些影响社会心理稳定的敏感问题以及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不慎重对待,盲目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这都可能成为新闻精品的制约因素,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2、显著性。许多专家学者指出, 新闻精品必须具有权威性和感召力,笔者十分赞同。新闻精品中涉及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必须具有引人注目、非同寻常的特质。人物和事件要避免雷同,要张扬其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要尽量做到此人、此物区别于彼人、彼物。顾名思义,精品侧重一个精字,而这个精字则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选择的精心程度上,这些年来,中国新闻媒体先后推出的孔繁森、徐虎等人物和98年抗洪救灾事迹报道,影响力、感召力就非常巨大,而这成功则首先体现在对人和事的精心选择上,具有显著性。

3、必读性。以往谈及新闻报道如何赢得受众时, 往往总要提到可读性、通俗性等因素,这固然是保证新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新闻竞争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仅是新闻报道的一般性要求。新闻精品仅含有这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新闻从业人员应当把可读性、通俗性等追求提升到必读性,即受众接触这则新闻后,不看、不听不行,欲罢不能。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反映的是与老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你报道了他关心的事,反映了他的意愿,令他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共振,感到撩人心怀,因而就不得不看,不得不听。例如,武汉地区前些日子曾一度发生所谓“本世纪最后一次的发财机遇”的传销活动,原是一场疯狂的欺诈行径,但参与者成千上万,势头甚旺。《武汉晚报》的编采人员以独特的慧眼与惊人的勇气,经过精心策划,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相继推出“问题的揭露、血泪的控诉、专家的评述、政府的政策,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消息、通讯、专访、言论,十八般兵器,各显神威”,报道直入传销活动的骗人实质及对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造成的危害,成功地遏制、打击了传销活动势头,《武汉晚报》一时间洛阳纸贵,读者争相传阅,一致认为该报做了一次成功的舆论导向实践。

三、新闻精品的实施要则

一是要确立精品意识。我们不能仅仅把实施新闻精品战略看成是一个方法问题,更应看成是一个崭新的新闻理念,应牢固确立新闻精品意识。意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反映形式发展的高级阶段,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客观实际,它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自觉性、能动性等是意识的基本特点。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意识,就没有反映和行动,没有意识,也就出不了新闻精品,采写编评的功夫再深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专家指出:“新闻精品的出现,是有意栽花而非无心插柳”,就是指意识问题。概言之,新闻精品能否推出,主要取决于新闻编采人员的精品意识的强弱,其它一切则是次要的。

二是要具有宏观意识。宏观意识即全局意识、整体观念。新闻精品的题材发现,与记者的眼力有直接关联,而只有胸中有全局,眼力才能强,记者只有立足全局看问题,视线才能宽广、敏锐,才便于将单个事实置于全局范围考察、比较,从而从中鉴别出其含金量。《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1988年采写的《改革: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一文,从八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上下一致反映这是一个“大手笔”。试想,詹国枢同志若不是平时注重从宏观上考察分析问题,能有这般有力度的佳作问世吗?

三是要深入实际生活。许多新闻单位都先后提出:要深入实际挖精品,要向社会实际要精品。确实,贴近群众,深入实际生活,可谓是产生新闻精品的源泉。只有采访“更下一层楼”,稿件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可以说,能够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深得群众喜爱的新闻精品,能够体现深度、厚度、力度的作品,必定来自社会生活的第一线。范长江若不是亲临西北实地察访,斯诺若不是深入陕北耳闻目睹,是断然推不出《中国的西北角》、《西行漫记》等精品来的。

四是要依靠集体经营。大多数新闻精品都是编辑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产物。精品的制作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选题、策划、组织、采访、写作、编辑、配套组合、技术处理等,都应当是在团队精神的支配下,集体精心经营制作的结果,即便有时形式上是某个记者单枪匹马地在采访写作,但其身边、身后,必定有一个强有力的群体在支撑他,否则,个人的能量再大,也难以搞出精品。

在集体经营制作的过程中,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应当更具精品意识,自始至终参与精品的策划与制作。其次,要有相应的机制作保证,编辑部分工不宜太细、太死,“黄牛角、水牛角、角(各)管角(各)”的现状要迅速改变。有时可以根据需要,临时从各组室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小分队,突击采制。另外,奖惩激励机制也要配套,要奖勤罚懒,对那些长期拿不出精品的人要不时亮亮“黄牌”,甚至可以调离编采岗位;而对经常能拿出精品的组室和个人,则适时的给予各种奖励,不仅是多给稿费,在住房、职称升等等诸方面,也要有倾斜政策。

五是要讲究精心策划。新闻精品往往取决于策划的优劣。以《经济日报》为例,其报道的题材之新、主题之深,常令人叹服,其版面设计之好、水准之高,也是众口称誉。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对此的体会是:重在策划。

新闻事实固然无策划可言,但其整个采写编等制作过程,包括人力组织、制作成本投放等,就有一个策划过程。其中,张三或是李四出了个好点子,必将会为新闻精品的制作增强效益。如《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所辟的“弄潮第一人”栏目,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先行者一一找到,请他们话当年、谈今日,展望美好未来,给人以不尽的启迪。这样的精品,没有精心策划,是决不会自动跑到版面上来的。

六是要注重提高素质。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精品固然与人品不能划等号,但两者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可以说,编采人员有什么样的人品,决定他们采编出什么水准的作品。古今中外,大凡能不断有精品问世的记者编辑,无一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光彩照人的品格。精品非一般作品可比,在其制作过程中,常常要吃苦耐劳,甚至要历经风险,记者编辑非有牺牲精神和风险意识不可,新闻精品与“懒”字、“怕”字无缘,是编采人员勤奋刻苦、无私无畏的自然结果。熟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组的人都知道,这个组的所有人员总是停不下来,每人每天都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之中,有时刚从外地采访回来,领导又将一小时后的飞机票递过来。常常因为采制的新闻节目得罪人,不少同志的中文寻呼机上出现“你的死期已到”等字样,但这个组没有一个同志为此退缩,而是干得更欢。何以如此?皆因为他们有较高的素质修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是“真正的记者”。

七是要坚持资料积累。我们常为一些记者编辑情况熟悉、新闻线索多、不断有新闻精品问世而赞叹,殊不知,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坚持搞好平时资料积累是一个重要因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如一位老记者曾说过的那样:“平时积累多了,使用起来,就可以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观察问题,从不同角度对比选择材料。这样他才能挖掘比别人更多、更新、更深的东西,才会有独到的见解,写出有特点的报道。”新闻精品题材的发现有时似乎表现出某种偶然性,但往往与记者编辑坚持资料积累、坚持对某一问题的思索的必然性有密切联系。“一旦那些长时间酝酿着的观点、见地、灵感同某一瞬间闪现的触点相碰撞,就会为出新闻精品迸出火花。”例如,1993年底,新华社记者张继民在为写一篇报道查阅科学论文《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一文时, 看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几百公里长”、 “峡谷平均深切度在5000米以上”等话语,略一思索,他感到这里可能孕育着一条重大新闻,搞得好还可能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资料中清晰地记载着,当时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只有二三千米深切度。后经数位科学家论证,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达5382米深切度,长达496公里,实属世界第一大峡谷。 张继民迅速写出《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消息,随后,他又说服妻子,取得单位领导赞同,赴西藏进行了二十多天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之行,为他的新作《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又积累大量宝贵素材。张继民这一震动世界的新闻精品的问世,被人们称为“本世纪末国际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

八是要精心制作处置。毫无疑问,新闻精品不能粗制滥造,要靠精工细作。从选题、策划到采访、写作、编辑等,每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精品掉格,影响其报道效果。

在新闻精品的制作过程中,如何讲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讲究“长与短、精与粗、上与下”的均衡,如何避免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降低新闻的格调,如何尽量降低制作成本,如何不使新闻精品单纯成为宣传精品等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赘述。

标签:;  

论优秀新闻的策略_策划编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