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城市污水厂是解决城市污水污染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于是本文基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
前言:
建设城市污水厂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重要途径,我国在建设城市污水厂方面的经验不足,相关建设和管理的措施还有待加强。
1、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状况概述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废水排放量大致保持在300至400亿立方米左右。90年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半数以上的城市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仅有约130个城市中建设有300余座污水处理厂,而这其中的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没有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就直接排入水道。至本世纪初达到全国全年污水排放量417亿立方米,并且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渐低于市政排水,标志着我国的水污染处理的重心开始向城市污水控制为主。近几年来,我国已经达到1200个以上的城市,乡镇自来水普及程度达到70%,小型城镇的人均日用水总量也达到了约190L,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1100亿立方米以上。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空前繁荣,投资巨大、市场广阔,但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严峻的考验。
2、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问题
2.1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管理问题
污水处理可以牵扯许多行业的发展,比如建筑材料企业、金融机构和相关保险业单位、通讯设备以及各种各样的机械生产厂家等单位。这些企业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项目管理关系紧密。污水处理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整个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建设管理都不到位,无论是承建单位还是项目施工的总体管理目标都不明确,管理部门之间管理目标混乱,缺少明确分工,最终导致施工管理的不合理。并且有时候相关的工程负责人无法按时到位,进而影响工程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造成施工进度的拖延。还有的管理者盲目的申请增加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最终导致施工设备、人力、财力、物力没有得到科学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使整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出现工期长、消耗大等问题。
2.2污水处理和回水再利用管理问题
污水处理管理在我国发展缓慢、较为落后,城市供水管理和污水管理分别由各自的部门负责管理运营,而废水排放的监测管理也不统一,城市中工业废水排放由环保部门管理而生活污水排放的监测则由城市建设部门承担。此外,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表现为技术力量薄弱,工作经验欠缺。以上一些问题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建设和发展的阻碍。
2.3缺少稳定的资金保证
现在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经到了65%,污水排放管道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92%,对污水处理的年度总量已经超过了500亿立方米,进行二次处理的总量提高了5200万立方米。而且,为了实现污水的回收再利用,还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回用10%的污水就需要耗资60亿元。所以说,为了满足污水厂的建设需要,就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这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需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就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目标的顺利完成。
2.4污水处理设备标准化不足
当前,污水处理设备国家化工作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在以往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大多采用国外政府货款购买国外设备的方式进行。而我国目前自行生产的设备也与国外设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质量差距,如材料使用不标准、生产方式落后、防腐性能不足、监测水平不高和质量保证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水平的发展。
3、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措施
3.1重视污水处理观念
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污水处理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现在我国许多污水处理厂都存在着效率过低的问题,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能及时得到改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这种情况,国家需要相关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污水处理厂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大力指出,为了让污水处理厂重视污水处理,从根本上改善水污染问题,改善城市环境,还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污水处理厂的行为。
3.2强化管理的协调性
针对目前城市供水管理和污水管理由不同部门负责,信息不共享、工作协调难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实现一体化管理,使城市供水与排污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或将两者交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的行政管理。同时,注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向发达国家、先进地区学习、研讨的交流活动,加快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责任不断增大,同时也面对的更大的处理压力。但是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水平仍然不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设备相对落后。所以,国家需要加大的污水处理的投入,加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陈旧的基础设施似的污水处理事倍功半,使用良好的污水处理设备可以完全改变这种现象做到事半功倍。因此我们需要运用科学手段,及时更新陈旧的污水处理设备,最终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工作效率。
3.4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一是完善工程量清单编制。编制工程量清单需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内容,避免错项和漏项。二是准确保准特征。特征描述不清可能引起理解误差,造成失误或报价不准,影响招投标工作质量,给争议和赔偿埋下隐患。三是保证工程量计算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工程量清单内容只服务于报价,造价人员对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计算缺乏重视;造价人员需要重视工程量并准确计算工程量。三是及时核对工程量清单。完成工程量清单编制后,需要由多人反复校对和审核,校对审核是否存在漏项、特征描述是否准确完整、工程量计算是否存在差错等。
3.5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为了应对我国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首先应该要确保地方财政投入的稳定、有效,建立和扩充污水处理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也要持续的作好对外资的引入和利用,鼓励支持社会资金的投入,吸收企业及个人的公益性投入资金。也可以适当改变建设管理模式,采用进行城市地产开发同时进行污水排放管路的铺设或利用工业废水排放设备进行城市污水排放等方式也可以考虑。
3.6提高处理资源化程度
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任何一种资源都有枯竭的时候,因此我们要有变废为宝的理念,尽可能的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在达到一定标准后成为我们能够再利用的资源。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将水直接排放掉,缺少了对其合理利用的环节,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正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鼓励市民科学合理的节约用水,做到中水回用,变废为宝。并且,为了让中水回用有良好的基础保障,国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分类供水系统。
3.7提高设备开发水平
我国对环保治理工作的力度和投入不断增加,为顺应这一发展形势,就必须对污水处理设备制造进行调整,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充氧设备、提升和过滤及阀门等配件应制定统一的标准对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检测进行管理,提高国产化水平。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开发建设投资小、运行损耗低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革新和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士波.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近况和问题[J].给水排水,2013(03):34.
[2]申云,王朝品.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程序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62-64.
[3]滕岩.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模式[J].南方农机,2015,(06):50-51.
论文作者:汪一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污水处理论文; 城市论文; 污水论文; 我国论文; 设备论文; 工程量清单论文; 水平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