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水县产业扶贫模式及发展对策论文_张亚红

浅析白水县产业扶贫模式及发展对策论文_张亚红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农业经营管理指导站 715600

摘要:中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扶贫阶段,新时期扶贫模式下的扶贫对策选择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对白水县产业的扶贫模式及发展对策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白水县;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对策

近年来,白水县严格落实中央推进准扶贫措施及精准脱贫战略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大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配套文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在小众产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扶贫模式创新,技术精准对接及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传统产业扶贫模式

1、苹果主导产业支持产业扶贫。近年来,我县产业扶贫在苹果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涉及矮砧栽植、滴水灌溉、防灾减灾工程、老园提升改造等方面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有力的推动了主导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截止笔者发稿前,在全县贫困户中已发展矮砧栽植1.8万亩、滴水灌溉1.2万亩、实施老园提升改造0.7万亩,贫困户中基本实现了人均果园1.5亩,培植了稳定的长线产业。

2、小众产业发展助推产业扶贫。按照“稳粮促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油葵、丹参等产业。截止笔者发稿前,在贫困户中已发展设施蔬菜种植280亩、丹参种植8200亩、油葵种植2.3万亩、生猪养殖1.2万头、畜禽养殖15万只、核桃栽植300亩、花椒栽植28000亩、林下养鸡5万只、油用牡丹2000亩。通过小众产业发展,有力的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贫困户早日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在产业扶贫工作中,我县积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按照“一企帮一村,一产扶一户”的产业扶贫基本策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与贫困户签订产业扶贫帮扶协议,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

截至笔者发稿前,我县已有3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全县63个贫困村进行了产业扶贫对接,共涉及2223户贫困户,7810人贫困人口。

4、产业技术精准对接平台引领扶贫。依托陕西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渭南师范学院教授专家和农业、林业、果业、畜牧、商务等部门技术专家组建师资队伍,主要提供产业扶贫政策宣传、线下技术指导、在线技术答疑等服务,贫困户或包联干部在农业技术方面有问题可及时拨打咨询电话,平台工作人员及时联系对接技术干部,深入一线进行精准指导,增强贫困村科技致富能力。

二、创新机制,推广以果园托管为主的七项产业扶贫新模式

1、果园托管。农户将果园托管给企业,可以由企业对果园周年管理全权负责(包括投入品、农业机械和劳动力投入等),也可由农民主导经营,在生产环节中由企业负责提供有关食品安全、优果率、病虫害防控和土肥管理等核心环节的投入品,经营年度结束,扣除核定的托管费用后,增收部分实现由农户和企业按约定比例分成。果园托管分为全托管、半托管和反托管。全托管针对无劳动能力、无资金的兜底保障贫困户从技术管理、生产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等方面,为托管果园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半托管针对缺少技术、资金、果园面积较大的贫困户,在生产环节统一农资使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反托管模式就是企业将一产中的劳动力环节托管给有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户。

截止笔者发稿前,美华果业公司、天桥果业公司、仙果果业公司等3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在以不同方式实施果园托管,共实施果园托管面积9416.7亩,涉及贫困户1236户。

2、参(折)股量化。贫困户将土地、现金、果品、农机、劳动力等资产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形成利益捆绑关系,帮助其实现增收致富。

白水县盛隆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实施参(折)股量化方面,由贫困户自筹资金、财政配股资金两部分构成股份总额,根据其家庭实际情况自由投资入股并以份额多少确定具体股份数,贫困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时,自有资金将退回;财政配股资金则为70%的产业扶贫资金扣除农用设备(割草机)购买资金等剩余的部分,经过公司折股量化后平均分配至每户贫困家庭;收益分配方式方面股金收益率等同于甲方投资回报率,公司保证最低10%的收益率,分红一直延续到贫困户脱贫为止。

3、订单农业。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采取提前签订类似订单收购、包销合同等,为产品销售提供保障,解决后续销售等环节诸多问题,保证贫困户的收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白水县果乡情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企业和扶贫对象自身条件,以公司苹果醋酿制技术为纽带,以现有的公司销售网络为平台,无偿提供发酵所需的菌种及其他必备工具,苹果醋制成后由公司以成本价格提供包装并统一引导贫困户进行互联网销售,与帮扶对象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关系。截止目前,已与25户贫困户签订了订单合同,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4、休闲农业带动。立足白水旅游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农家乐、特色景观旅游等休闲农业,使其带动周边贫困村共同发展,不断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尧头豆腐文化产业园是我县立足豆腐文化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村三产融合试点的示范工程,产业园按照总体规划的设计要求,建设已经初具邹形。尧头豆腐文化产业园建成后,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附属产业可带动贫困户30余户,可解决不少于100人的就业,使之尽快脱贫。

5、劳务合作。为了做好对贫困户的扶持工作,白水县诚合果蔬有限责任公司从所包联村贫困户实际出发,通过签订劳务协议,采取劳务合作的模式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既解决了公司用工紧缺、基地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又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人多地少、无力投资、产业难选、农闲务工等难题,最大限度保障了贫困户的收入,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截止目前,我县3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合作合同560份,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实现增收。

6、技物帮扶模式。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自身能力较强、产业经营较好且自主发展意愿明确的贫困户可通过给予部分物资、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心理辅导等不断提高技能以及自身“造血”能力,最终实现增收致富。白水县康丰果业有限公司对所包联的尧禾镇太香村,通过提供相关物资、技术指导等,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康丰公司已无偿提供肥料30吨,苹果树苗2000株,安排公司技术人员培训5场次,培训260人次。

7、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搭载。通过依托农村集体经济“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改革,大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和家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充分利用自身资产资源的优势,采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资产入股等方式,增强合作社运营能力,拓展农业产业链,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将政府补助资金折股量化为集体和农民持股的股份,建立股权管理机制,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三、产业扶贫发展存在问题

1、贫困农户自身发展潜力不足。

2、特色产业培育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够,缺乏市场化、产业化的运行体系。

3、产业覆盖不够,带动辐射能力不足。

四、产业扶贫的发展对策

1、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大,把传统产业改造好,把落后产能化解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为脱贫带来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脱贫攻坚装上新引擎。

2、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园建设,合理规划建设新动能产业园,构建起布局结构优化、支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立足优质特色资源,建立传统特色产品开发、培育、利用和保护体系,就地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3、着力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污染整治,大力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将良好的生态、厚重的文化、美丽的风景打造成乡村旅游等朝阳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依托。

4、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鼓励群众通过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建立扶贫资金资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扶贫资金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扶贫产业项目有序运营。

5、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发展。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基层工作队、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派党员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采取入股分红、能人领办等多种方式,吸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特色主导产业,坚决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刘维忠.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D].2010.

[2]董晓波.农村反贫困战略转向研究—从单一开发式扶贫向综合反贫困转变[J].社会保障研究.2010.

[3]林乘东.中国扶贫战略的演变与反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论文作者:张亚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浅析白水县产业扶贫模式及发展对策论文_张亚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