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缺血性卒中筛查结果的区域性分析论文_王浩玥1,葛朝明*1(通讯作者),韦亚洁1,蔡宏斌1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 兰州 730000;2.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兰州 730000;

3.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 兰州 30050;4.酒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酒泉市 736202;

5.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天水市 741000;6.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白银市 730900;

7.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庆阳市 745000)

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地区缺血性卒中及潜在卒中人群分布情况,为我国卒中的区域性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7家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所乡镇卫生院及2家职工医院所覆盖地区≥4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包括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此次甘肃地区共筛查≥40岁常住居民共45179例,完成筛查人数为43673例,男性21161例,女性22512例。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14.78%,中危人群10.81%,低危人群74.40%,既往卒中患者1.5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TIA)患者2.31%。兰州、白银、酒泉、庆阳及天水各地区既往卒中和TIA患者的患病率两两比较均P<0.001。白银、酒泉、庆阳、天水和兰州既往卒中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0.82%、1.17%、4.37%、0.98%和1.31%。白银、酒泉、庆阳、天水和兰州TIA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1.28%、1.13%、6.60%、2.72%和1.60 %。结论 通过筛查发现甘肃各地区既往卒中、TIA患者、卒中高、中及低危人群地区分布存在差异。庆阳地区既往卒中及TIA患者患病率最高,而白银地区最低。除庆阳地区外,其他地区卒中女性患者发病率均较男性低。除酒泉地区外,其他地区TIA女性患者发病率均较男性高。除酒泉地区外,城镇卒中和TIA患者患病率均高于农村。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流行病学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每年新发250万例,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额负担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心理社会功能及财产的重要因素[1-2]。研究表明,通过人群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和综合干预,可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和复发率[3-4]。而不同地区缺血性卒中及潜在缺血性卒中患者(包括卒中高、中及低级危险人群)发病年龄、性别、慢性病及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统一防治相对困难。随各地缺血性卒中筛查完成,其发病的区域性特征逐渐体现。因此,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和尽早区域化预防已刻不容缓。本文对2013年甘肃地区缺血性卒中筛查成果进行分析,为缺血性卒中筛查与区域化防控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筛查对象为2013年1月-12月甘肃省7家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的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8所乡镇卫生院及2家职工医院所覆盖区域内的≥40岁的该地区常住居民(有本地户口或当地居住半年以上)。

1.2研究方法

兰州、白银、酒泉、庆阳及天水地区以7家三级医院为中心,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卫生院为筛查基点,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进行筛查。基地医院对下属筛查基点进行规划筛查任务和筛查数据统计的同时对一到两个社区进行示范性筛查,将每个基点筛查对象控制在1000人以内,将每个基地医院纳入筛查总人数统一控制在6000至8000人之间。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于各地三级医院或基层卫生服务站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问卷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办公室主持编写)[5],面访人员由经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培训且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情况、既往史、家族史等居民基本信息、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1.3诊断及排除标准

筛查以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办公室制定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项目技术方案》为评定标准:①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②心房颤动和心瓣膜病;③吸烟(每天吸烟1支,连续1年以上);④血脂异常或未知;⑤糖尿病;⑥很少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min、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⑦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0kg/m2][6];⑧有卒中家族史。具有≥3项危险因素,或既往有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评定为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7]。具有<3项危险因素,但患者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其中之一者,评定为缺血性卒中中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者为缺血性卒中低危人群。人口学信息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下称六普数据)为准[8]。排除标准为:不能配合筛查或伴有严重肝肾疾的脑卒中患者(避免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等系统性疾病所致的缺血性卒中)。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筛选出缺血性卒中患者、TIA患者及缺血性卒中高危居民的数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0.05,P<0.05认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脑卒中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

本次筛查出既往脑卒中患者695例,患病率1.95%,其中男性376例(1.78%),女性319例(1.42%),城镇471例(2.35%),农村224例(0.95%)。各地区既往卒中患者的患病率组间比较由高到低分别为庆阳、兰州、酒泉、天水及白银,并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1)。除庆阳地区卒中女性患者发病较男性高外,余地区女性发病率均低于男,并且各地区间差异显著(P<0.001)。除白银地区纳入全为农村居民外,兰州、天水、酒泉及庆阳地区城镇卒中患者患病率各组均差异显著(P<0.001;表1-3)。

表1 甘肃各地区卒中患病率统计

注:*P值小于0.001(同一地区城乡间脑卒中患病率进行比较,P值小于0.001表明差异及其显著)

2.3 TIA患者的区域性分布

甘肃地区筛查出TIA患者1011人(2.31%),男性414人(1.96%),女性597人(2.65%)。各地区TIA患者的患病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庆阳、天水、兰州、白银及酒泉,其各组间的患病率差异显著(P<0.001)。各地区男性TIA患者及女性TIA患者的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庆阳、兰州、天水、酒泉及白银,各组间的患病率差异显著(P<0.001)。除白银地区外,天水、酒泉及兰州城乡TIA患者患病率比较结果 兰州和天水地区城镇患病率高于农村,酒泉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镇,并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庆阳地区城镇患病率虽然高于农村,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05)。(见表4-6)

表4 甘肃各地区筛查TIA患病率统计

注:*P值小于0.05(同一地区城乡间TIA患者患病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白银地区无法比较,庆阳地区无统计学意义)

2.4 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区域性分布

甘肃地区筛查结果中缺血性卒中高危、中危及低危人群人数分别为6458人(14.78%)、4721人(10.81%)和32494人(74.40%)。各个地级市和兰州3个筛查中心的筛查结果中,高危、中危、低危人群所占比例在7.59%-24.26%、5.13%-13.52%和67.06%-87.11%之间。高危人群中既往脑卒中患者及TIA患者所占比例为0.82%-4.37%和0.60%-6.60%之间,各地区既往脑卒中患者数、TIA患者数及n≥3的高危人群数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

表9 甘肃各地区筛查高危人群构成统计

注:*P值小于0.05(不同地区间脑卒中高危人群构成比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甘肃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人口2500余万,其中农村人口众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蒙族、回族、藏族等多民族聚居,传统高盐高脂的饮食结构,健康意识和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并且区域性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缺乏。

随着国家卫计委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的实施,北京[9]、上海[10]、郑州[11]、重庆[12]、南京[13]、绍兴[14]及山西[15]等地缺血性卒中筛查报告及分析相继出现,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比例在13.45%-21.30%间。但上述研究均为大型医院对其辐射区域的筛查和区域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年龄、体重指数、颈动脉中内膜及斑块等各个危险因素的数据分析,跨地域进行缺血性卒中流行病学区域化差异对比较少见。

本次筛查成功完成筛查共43673人,发现甘肃地区缺血性卒中患病率1.59%,各地区患病率比较由白银地区0.82%到庆阳地区4.37%。不同地区男女患病率对比,男性为0.93%到4.20%之间;女性为0.72%到4.53%之间。不同地市城乡患病率对比,除白银地区纳入均为农村居民外,其余城镇发病率于6.37%到1.48%之间;农村则介于0.28%到2.37%之间。同缺血性卒中患病率一样,各地区TIA患病率也各不相同。筛查还发现包含缺血性卒中患者、TIA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各地分布也有较明显的差别。

兰州以外各地区高危人群比例由高到低为庆阳、酒泉、白银和天水地区。综上得出庆阳、兰州和酒泉地区为此次筛查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比例最高的三个地区。除庆阳地区TIA患病率的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8)和白银地区纳入全为农村居民无法经统计学分析外,各地区城乡间、性别间既往卒中患病率、TIA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各地区卒中各级危险人群所占比例差异明显。

本次研究入选人群以女性乡镇居民居多,高于六普数据0.5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覆盖区入选对象年龄段构成比40岁段少于50岁段,庆阳地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覆盖区60-59岁年龄段比例高于50-59岁年龄段比例外与六普数据相反,余年龄段筛查人数分布符合六普数据。白银地区由于筛查基点未纳入城镇居民,导致区域内脑卒中、TIA患病率无法比较。上述问题可能由于城镇居民文化水平较高,自身健康意识较强,城区交通便利等因素所致。城镇居民相对纳入比例较高,而城镇居民因工作参加筛查的依从性相对较差,导致个别地区退休年龄(55-60岁)前后两组数据反常。女性较男性社会、工作压力及经济负担小,更易参与社区健康活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辐射区为兰州市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工作节奏快、压力大,青中年劳动力较多,但能到参加并完成筛查人群相对象少。中老年人群所占比可能较周边地区小,导致入组偏倚。同时普遍存在农村筛查点相隔较远,村民依从性相对较差,并存在务农期筛查,能够配合完成筛查人群相对局限;城镇筛查点筛查任务量大,居民社会、工作压力及经济负担较大,工作日筛查较多,能够配合完成筛查人群较少;本筛查得出数据未与各地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心瓣膜病等基线数据对接,导致无法充分解释各地区脑卒中及其高危人群区域性差异的原因。

通过国家缺血性卒中筛查项目使我们可以清楚的监测各地缺血性卒中患者及潜在患者的分布情况,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控、治打下了基础。本研究通过其项目显示缺血性卒中高、中及低危人群的地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缺血性卒中各级危险人群应进行相对应的宣教、指导和干预。本研究在大区域化的防控策略的基础上,应根据危险级别和类别的差异,进一步细化、拆分区域,并与各地区尚未对接的基线数据相结合,加强各因素的区域化分布,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不足之处。从而实现针对其发病或潜在发病特点加以小区域化的防控和干预,甚至做到对既往卒中患者、TIA患者等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的个体化防控和干预。

参考文献

[1]袁鹏,张晓婷,毕齐.老年急性脑卒中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71-2273.

[2]陈竺.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1-214.

[3]Scott CL. Diagnosis,prevention,and intervention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J]. Am J Cardiol,2003,92:35i-42i.

[4]Liu M,Wu B,Wang WZ,et al. Stroke in China:epidemiology,p revent 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 Lancet Neurol,2007,6:456-464.

[5]张文静. 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房颤的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D]. 南方医科大学,2015.

[6]张永辉,王以新,杨敏京.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筛查[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01-3104.

[7]王陇德.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关注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探求尽快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死亡和伤残之策[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1-3.

[8]鹿立. 中国人口的婚姻取向及其人口学意义——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观察[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06(112):12-23.

[9]王洪波,李玉莲,王利清,等. 北京海淀区≥ 40 岁居民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5):583-585.

[10]黄久仪,王桂清,曹奕丰,等. 卒中高危人群筛选与干预策略——上海市南汇区 70 万人群卒中预防试点讨论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5):409-410.

[11]张慧敏,雷金花,孙伟平,等. 郑州市某社区 2828 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现状的调查[J]. 全科护理,2014(10):932-933.

[12]钟代曲,蒋晓江,沈盈盈,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 重庆医学,2014,4(43):1428-1430.

[13]曹承兰,余年,林兴建,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相关危险因素[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5):335-337.

[14]吴承龙,钟芳芳,章燕幸,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的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4,4(12):549-553.

[15]赵路清,吕学武,刘毅,等. 山西省沁源县29个村庄脑卒中的现况调查[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8(14):1037-1040.

论文作者:王浩玥1,葛朝明*1(通讯作者),韦亚洁1,蔡宏斌1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甘肃地区缺血性卒中筛查结果的区域性分析论文_王浩玥1,葛朝明*1(通讯作者),韦亚洁1,蔡宏斌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