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以交通运输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来,国家对于交通事业的投资越来来越大,交通工程的施工建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公路工程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所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大也较为复杂。在实际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软土路基给公路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深远,是当前公路工程行业重点关注的难题。如何采取措施对软土路基进行技术处理,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在文中结合了所从事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经验,对现阶段软土路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在综合行业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软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同行业者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所参考借鉴。
关键词: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应用;研究
1前言
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公路工程建设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做好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国家和时代的需求,所以政府和人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更加关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由此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变得更为重要。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以往的事故案例中,许多施工企业对软土路基不够重视,处理不到位,使得公路工程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沉降,导致路基的变形或是坍塌等病害。质量安全事故不但影响到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运营,更是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软土路基具有不稳定性,土体的剪切强度不高,所以在公路工程中对于难以避免的软土路基应当做好技术处理,提高公路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是保障公路竣工后运营的安全前提。
2软土路基的形成条件及处理面对的问题
我国对于软土路基的定义是指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可缩性较强但硬度又比较低的土层,透水性较差,包括保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质土,大部分还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国外的学者对软土路基的定义为:是因为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并且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国外的技术规范还专门对软土路基做了分类,并作出了对类型判定的标准。软土所形成的原因通常认为是因为第四纪后期地表水所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存在于地势较低洼的地带,地表常年潮湿或积水丰富。在地表上存在着较多的喜水植物,植被的生长和死亡会促发软土中拥有较多的有机物质。
软土路基处理需要应对的问题众多,一方面要做好土体的透水性,另外还要对土体压力进行判断,土体的承受能力不能够承载外界压力的时候,软土地基的密度会减小。若是未经过处理直接应用于公路路基上,容易产生沉陷和坍塌等病害。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软土路基通常分布在沿海、沿湖和沿河地带,设计单位在进行公路工程设计过程中,公路线路难免会经过软土路基。而对于公路工程线路一般都不能轻易改变线路,这就需要在项目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采取措施给予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
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施工建设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间人民沟通交流的重任。面对难以避免的软土路基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将软土路基处理不当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一,很大程度是采取基地换填处理时,对软土路基换填的材料把关不到位,软土路基对换填的材料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换填材料进场时一定要严格进行检测,渗透系数是个重要的技术参数,符合要求后才能进场换填。第二,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没有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分层碾压不到位,并且检测压实度不合格又进行继续填土作业。现场管理失控状态,公路的路基往往会因为承载能力不足,而出现沉陷、裂缝或者坍塌等病害。
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一般而言,施工技术方案是现场技术人员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应当科学合理,对软土路基处理所选择的工艺及机械设备的配置都应当详细。遇到特大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问题,还应当做好应急预案,组织公路工程领域的技术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论证。
4公路工程软基处理常用的技术应用
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经验较丰富,一直以来,取得了可观的业绩。对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处理也是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排水固结法、灌浆法、CFG桩处理技术、碎石桩、换填处理、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强夯法和压密注浆技术等软基处理技术。这些对软土路基的处理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和缺陷性,并且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局限性。目前,众多的学者对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这些施工技术方法和要点都有较多的文献进行介绍论述,学者们的观点也鲜明,大都是经过实践中取得的经验积累。笔者认为,在这文中就不再单一的将各个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一一论述,而是建议同行业者,根据自身以外的工作经验,可以参考这类学者的文献和建议,对软土路基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应当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才能够经济合理的把软土路基的问题进行圆满的解决。
通常情况下,对软土地基采用处理方法的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地基的实际情况、公路工程项目的性质、施工的环境和周边具体情况等。例如说软土地基的主要性质和成分为粘性土,一般不宜选择强夯压实的方法,而属于砂性土石,采用挤实砂桩法或者振动压实法更为合适。道路的性质,主要考虑道路的等级,等级越高对平整度的要求也越高,所以面对较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应当做好满足规范要求的处理方案。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何能够进一步做好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探索出一套对软土路基标准化施工作业的技术流程,培养专业的职业化队伍变得更为迫切。笔者认为,软土路基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的风险因素较大,如果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还是能够进行避免问题的产生。软土路基形成的条件和因素各有不同,所应当采取的技术措施也是多种多样,每种处理的技术方式都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道德素质的学习,也是能够作为处理好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好合适的软土路基处理方式,才是确保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实现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徐竞.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36):37-37;
[2]唐苗苗.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与处理方法[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077-00077;
[3]罗彦兵.分析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J].交通世界,2017(Z2):90-91。
论文作者:滕晓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土路论文; 公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