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论文_凌钢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论文_凌钢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火灾安全隐患排除。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1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特点

1.1易燃物质多,火势扩展速度快

为满足建筑施工材料供应及时,大量建筑材料堆积在施工现场。在选择材料存放位置和方式时,不少单位仅从材料保护、施工便捷等方面进行考虑,存在易燃物质架空存放、临近高热设备或明火作业区存放等现象。一旦发生火灾,现场存放的大量易燃物质会加快火情的扩散。另外,建筑主体中使用的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遍布整个施工现场,若火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很有可能波及整个作业区。

1.2用电负荷高,易发生连锁反应

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是建筑行业逐渐实现自动化生产,对电能的依赖程度更高,加上工期的限制,用电负荷较大。很多施工现场的供电系统为临时电,管线、电力设备的安装和排布相对随意。例如,电线直接裸露铺设在地面,经车辆、人员的碾压踩踏出现漏电问题。相较于明火引发的建筑材料燃烧,由供电系统故障导致的火灾形势更为严峻。观察以往的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案例,大部分由电气问题引起。电气火灾的扩展速度更加迅速,且受到电气系统复杂性的影响,火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

1.3明火作业多,火灾发生概率大

建筑施工现场的明火作业主要发生在钢筋结构的焊接、切割等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火星。若作业点临近易燃物质,就会造成一定的火灾安全隐患。另外,施工现场的生活区需要使用明火做饭。频率较高的明火作业加上消防安全监管不到位,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发生率显著提高。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2.1施工现场未配备消防设施

很多建筑单位和建筑企业太过于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很多施工现场都没有配备消防设施,有的施工现场虽然配备了消防设施,然而,灭火器材都已经过期,失去效果,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很多建筑工地也没有把临时水源落实到位,通常都是临时使用周边的市政消防栓。同时,很多市政消防栓距离建筑工地有几百米之远,如果建筑工地发生了火灾,根本无法及时把火扑灭。除此之外,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2.2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用电

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都会使用到气割、电焊等设备。由于很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因此给建筑工程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进行焊割作业的时候,高温金属火星四处飞溅,非常容易引发火灾。在焊割作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传导也很容易引发火灾。施工人员在焊割以前没有认真、及时地清理和检查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非常容易引发火灾;第二,随意增加用电设备,不依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大小选取相对应的电线规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会导致电线超过负荷而引发火灾;第三,未按照电气安装规范随意乱接乱拉电线,不按照规范用电,由此很容易导致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

2.3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在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的时候,通常会招募很多临时施工人员,而在这些人之中,大部分人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通常只注重工程进度,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允许没有取得专业证书的焊工、电工上岗,在用火、用电的过程之中,未按照相关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如果发生了火灾,很多临时招募的施工人员不懂得基本的灭火知识与防火知识,自救能力也较为缺乏。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不管是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还是社区组织、村组织、辖区派出所、建设部门、监管部门和消防部门,都有义务与责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有关管理人员应当对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犯规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从而掌握各种消防技能与消防理论知识。针对施工人员,应当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模式,比如播放消防宣传片、展示消防宣传图、讲解火灾案例等,从而使施工人员具备灭火、逃生自救的知识与技能。除此之外,也可通过工地的宣传栏、黑板、墙壁等,宣传火灾案例与消防知识,从而使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也要定期组织夜间火灾逃生演习、日间火灾逃生演习,从而让施工人员懂得疏散方法、自救方法、消防设施使用方法、查找火灾安全隐患的方法。

3.2配备完善的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

建设消防水源设施。例如在施工现场构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与消防水源,如果建筑高度大于24m,则应当安装临时消防竖管,在未投入运行正式消防积水系统之前,严禁停止使用或者拆除临时消防设施。

3.3构建完善的消防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应当签订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书,对主体责任进行彻底落实。除此之外,建设单位应当安排一名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负责人,对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要把近期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定期的汇报给上级部门。

另外,应当制定科学的、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防火安全巡查工作。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明火源,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做到人走火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取暖与炊事工作。切割人员、电焊人员、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培训不合格者或者未取得相应资质者不得上岗。严禁对电气线路乱接乱拉,管理、保存好油漆、乙炔以及氧气等易燃易爆物品。

3.4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认真总结建筑工地的火灾发生原因,吸取其中的教训,总结相关的经验,对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整合,针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对施工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公安消防部门、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要求进行明确。

3.5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火灾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出,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包括材料存放、电力管线排布、作业点的选择等,是导致火灾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从根源上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给消防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需要从现场管理工作入手,重新制定施工现场规划方案和管理标准。要求开展现场管理工作时,同时从消防安全、施工便捷性、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出发,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最大的方便。例如,将整个施工常所划分成多个模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每一模块中设置专门的易燃材料存放点。要求存放点可完全隔离于其他空间,并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由专人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从临近材料存放点向现场运送材料,避免材料大量存放在明火作业区周围。

结束语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监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消防安全意识,相对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与设施意识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而让我国的建筑行业向着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雅.刍议提高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3):51.

[2]刘卫东.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8(12):197-198.

[3]董和雷,张衍新.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要点[J].建筑,2018(21):78-79.

[4]张之毓.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风险及监督措施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64+166.

论文作者:凌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7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论文_凌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